雖然三部聯軍撤出了關內,但大明的局勢并沒有因此安定下來。
六月七日,努爾哈赤率領三部聯軍安全撤出關內。同時來自京城的圣旨也送到了袁崇煥的手中。天啟皇帝命令他立刻回京述職。
隨著這道圣旨的下達,所有人都意識到皇帝要開始問責了。而袁崇煥就是皇帝開的第一刀,但此時天啟皇帝想的并不只是問責這么簡單,他要借此機會將東林黨連根拔起。
六月十一日,隨著薊州知府田正道彈劾江凌恒的奏折被送到皇宮。這場自明朝建國以來,波及最廣的政治風暴隨之展開。加之魏忠賢為了推卸責任,將兵敗的原因說成是,薊州守備江凌恒畏戰不敢出城,致使五城聯軍失去后援最終兵敗。天啟皇帝一怒之下,當日便下令,革職查辦江辰溪,江凌恒本人待一切查清之后再做處置。
次日袁崇煥回到京城,也被下令革職查辦。隨后天啟皇帝以黃立極和王在晉兩人獻策誤國為由,下令將兩人批捕、并且單獨關押。到得此時,朝堂諸公這才看出,天啟皇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標是東林黨。
夜晚,這幾日心情不佳的天啟皇帝再次來到了御書房。雖然這兩天,他下旨查辦了幾位重臣。但實際上對于如何鏟除東林黨,他并沒有什么好的計策。他決定問問王成恩這個心思玲瓏的小太監。
剛剛坐到龍椅上,天啟皇帝開口便問:“王成恩,這兩日朕的動作你也都看到了。但朕卻不知該如何對那東林黨下手。”
一旁的王成恩一聽這話,腦門上立刻冒出了一層冷汗。他知道天啟皇帝接下來一定會和自己問計。
果然一切如他所料,下一刻便聽見皇帝開口問:“王成恩,你可有什么妙計說來給朕聽聽。”
王成恩嚇得立刻跪倒在地,連忙爬到天啟皇帝面前,顫聲道:“啟…啟稟皇爺,臣……臣以為,皇爺可先從黃立極和陽在晉這兩人入手。然后在順藤摸瓜,將東林黨人連根拔起。”
聽完他的計策,天啟皇帝滿意的點點頭:“起來說話吧。還有你覺得此事派誰去辦比較合適?”
“謝皇爺!饒臣不死!”王臣恩磕頭謝恩,然后站起身來:“啟稟皇爺,臣以為此事可派御史楊維垣去辦。此人頗有才能且為官廉潔,只需讓他連同幾名一直遭到東林黨排擠的官員,先收羅證據,然后在上書彈劾黃立極和王在晉兩人。再從這兩人嘴巴里撬出關于更多東林黨的秘密,竟而將東林黨一系官員一網打盡。”說罷他退到一旁,等待著天啟皇帝做決定。
“此事便依你的意思去辦吧。”天啟皇帝擺了擺手,示意王成恩可以退下了。
隨后在天啟皇帝的嚴厲督責下,對東林黨的大清洗正式拉開序幕。
由于啟用的都是一些辦事能力極強的官員,所以清洗行動很快便見到成效。
六月十三日,御史楊維垣上書彈劾黃立極和王在晉兩人,天啟皇帝下旨免去兩人的職務。
十五日!滁縣貢生錢太喜上書羅列了黃立極、王在晉兩人的十大罪狀,隨后天啟皇帝下旨,令東廠暫時將兩人押解京師北城的客棧,在那里對兩人進行審問。天啟皇帝之所以不將兩人壓入天牢,是怕東林黨官員手伸的太長,為了消滅罪證殺人滅口。
當日夜晚,北城的一家小客棧里。剛剛被東廠幡子們押解至此的黃立極和王在晉兩人,正坐在一張破舊的方桌前相對狂飲。
又是一碗酒下肚,兩人長吁短嘆相顧無語。倒了此時兩人哪里還會不明白。天啟皇帝之所以現在不殺自己,也不把自己投入天牢,無非就是想從自己口中得到更多東林黨官員的罪證。而那些東林黨的官員們,勢必會為了堵住自己的嘴,千方百計的殺了自己。
自知已是必死之局的兩人,就這樣只是飲酒也不說話,一直對飲到深夜,酩酊大醉的兩人這才準備散去。
可就在這時客棧的另外一間客房里,若有若無的傳來一陣悲涼的歌聲:“想當初、勢傾朝、誰人不敬,九卿稱晚輩,宰相謁私衙。如今勢去時哀也,零落如飄草,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
沒聽見這首小曲之前,兩人或許多多少少還抱有一絲僥幸心理。但在這樣的夜,窗外小雨凄凄,兩人又落魄到如此境地!這首小曲無異成了閻王的催命鬼,兩人萬念俱灰之下,寫了一封悔過書,祈求天啟皇帝放過他們的家人,隨后兩人便服毒自盡。
第二天一早午門一開,這份記錄了所有參與了貪墨賑濟錢糧、走私鹽鐵、販賣人口的官員名單,便被呈給了天啟皇帝。隨后天啟皇帝便下令,將名單上的五十八名官員全部緝拿下獄。
但事情到這里遠沒有結束,拔出蘿卜帶出泥,隨著這些官員的落網,那些躲在幕后的官員也被一一揪出。直到這場清洗結束,最終被牽扯其中的大小官員共計一千多人。
另外一邊。
六月雖是夏季,但時下的北方地區卻不是太過炎熱。輕柔的微風送來十里花香,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悠悠的白云,偶爾還有幾只晚歸的鳥兒,自低空飛掠而過,飛向自己的巢穴。
官道上一大隊人馬前行著。隊伍最后的馬車里,李一飛看著順義傳來的信件,眉頭不由得皺在了一起。
五月陜西的王家胤舉兵造反,隨后白水的王子順、安塞的高迎祥、清澗的王左掛等人紛紛舉兵造反。
六月,農民起義大軍已成野火燎原之勢,由陜西開始向外瘋狂蔓延。京師被圍困的惡果開始顯現。失去了京城的管控,地方上的衙門很快就陷入了癱瘓狀態。沒有人能調動兵力前去圍剿或是安撫這些造反的饑民。接下來以陜西和太原為中心,農民起義的大軍,猶如蝗蟲過境一般,迅速將周邊更多的府城卷入其中。隨后何良玉攻下太原城舉兵造反!緊隨其后李自成在榆中發動兵變,張獻中在米脂起義!
六月中旬,各路起義大軍已達九路,而在這九路起義大軍當中,則要以何良玉的人馬最為剽悍,她手下的七萬騎兵不但各個裝備精良、接受過正規化的戰陣訓練,而且他們著裝統一,七萬人馬清一色的黑衣黑甲,號稱自己是黑甲軍。
六月中下旬,遠在京城的天啟皇帝收到各方傳來的消息,隨后任命洪承疇為陜西三邊總督,統領各路勤王兵馬負責剿匪平亂。
許久之后李一飛看完信件,他將信件收好,掀開車簾看向窗外,只見目力所及處盡是一片殘破與凄涼,天邊的殘陽鮮紅如血,落日的余暉傾灑在焦黑的廢墟上,無數的百姓殘肢斷臂,其狀慘不能言。
收回目光,他嘆了口氣心中忍不住在想,如今這邊關地區,被三部聯軍蹂躪的慘不忍睹,兩百多萬流民嗷嗷待哺,天啟皇帝忙著清洗東林黨無暇北顧,中原地區又添新亂。這天下怕是要換人來坐了!
一旁側臥在錦榻上的岳夕顏,見他愁眉不展的模樣,心知書信中定然寫的不是好事,便坐起身來抬頭輕輕的給他按摩著肩膀。
感受到她的動作,李一飛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不必如此。然后轉頭看著她:“娘子我決定了,回到順義便南下去巴蜀。如今時間緊迫,我們沒有時間再浪費了。你是隨我一起去,還是留在順義?”
“夕顏當然跟著相公了!相公去哪我便去哪!”岳夕顏想也沒想的便脫口而出。
李一飛微微頷首,他沒有將自己為什么突然要去巴蜀告訴岳夕顏。經此一戰,他總結出了許多問題。不論擁兵只求自保還是未來對抗后金。順義城都不適合作為根基來發展,順義城距離邊關實在是太近了。他知道后金這次入關擄走了幾十萬人口,回去之后實力必然會有質的飛躍。最遲兩年,定然會再次入關南下。到得那時順義還能不能守得住都成問題。就更不用說當做根基來發展了。所以他必須未雨綢繆。只是該如何去規劃未來,一切還得回去之后再做定論。
車隊的最前面,熊常平環抱著藍止玉坐在車廂外。兩人眺望著遠方的順義城,此刻的天空中火云萬頃,天空下日光傾城。
望著眼前的美景,藍止玉閉上了眼睛美美的吸了口氣,然后問:“三哥,我們回到巴蜀就成親好不好?”
“那是當然!”熊常平用手故意揉亂她的頭發。
可藍止玉卻絲毫不生氣,她從三哥的懷抱里坐起身子,轉過身滿臉認真的看著他:“三哥,雖然巴蜀這幾年沒有打仗,但奢崇明一直都在積蓄力量,巴蜀之地隨時都可能再起刀兵,遠比邊關要危險。玉兒不想騙你,三哥你可要考慮清楚了再做決定。”
“玉兒!”三哥牽起她的手:“可如果與每天掛念你相比,這些又能算得了什么?”
“三…三哥…玉兒今生能遇見你。是玉兒幾輩子才能修來的福氣。”藍止玉將身體依偎進他的懷里。
“玉兒,我雖讀書不多,但巴蜀之亂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過去九年,如果朝廷能平定巴蜀早就平定了。所以朝廷是指望不上的,唯有你自己練兵一道可以走。”他頓了頓:“如今這天下的局勢你也看見了。北有建奴虎視眈眈,邊關地區幾百萬流民無人問津。中原地區又是各路農民軍揭竿而起。巴蜀亂局九年未定。如此亂世,唯有擁兵自重方能活的更久。”
藍止玉點點頭和他說起自己的練兵計劃。兩人聊著聊著,一輪明月悄悄升上了天空。
夜晚的紫金城如同往常一樣,繁華而又沉寂。
這幾日心情不佳的天啟皇帝,帶著王成恩登上了眺望摟。
望著皇宮外璀璨的燈火,天啟皇帝憑身第一次覺得,自己就像是被人飼養在黃金籠里的金絲雀。對外面的天地一無所知,登基這些年便連京城都不曾出過。過去都是朝堂諸公告訴他這天下是什么顏色,那這天下便是什么顏色。可從這次建奴圍城來看,他知道!過去那些歌舞升平,繁華盛世的美夢。不過是滿朝文武為他構建的夢幻王國。如今夢破了,他也該醒醒了,睜開眼睛看看這天下到底是什么顏色。
想到這他轉頭看向一旁的王成恩:“你覺得魏忠賢此人如何?”
王成恩心頭了然,他知道現在的皇帝對滿朝文武都失去了信任。問魏忠賢人怎么樣,是打算重用魏忠賢,通過他抓住最上層的權柄。小事交給文武百官去處理。想到這王成恩開口道:“啟稟皇爺,魏忠賢此人可用,但卻不能重用。”
他這話是權衡利弊之后方才說出的。他明白如今的朝廷已經爛到了根子里,根本不是重用誰就能改變局面的。就算不用魏忠賢,還有張忠賢、王忠賢。與其如此還不如用知根知底的魏忠賢。
天啟皇帝斟酌了片刻又問:“王成恩你實話告訴朕,那些慘遭建奴荼毒的城府,到底有多少流民,是不是和奏折里說的一樣,只有十幾萬流民?”
這話一出,嚇的王成恩一個激靈,他知道如果自己說出實情,這朝堂上必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如今不是和那些官員計較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派一位能臣干吏前去安撫百姓。一念至此他趕忙道:“啟稟皇爺,如今邊關的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皇爺向來最是心善,該當先去救濟百姓。那些官員也都是出于好意,并非是刻意隱瞞實情不報。”
“既然如此,那你替朕選幾位信得過的官員。選好之后草擬一封報表,送到御書房即可。”他擺擺手:“不用跟著朕了,朕有些累了,想一個人靜靜。你也早點休息。”
“是皇爺!”王成恩行了一禮,抬頭望著皇帝離開的方向,那是去往皇后寢宮的方向。他無奈的搖頭嘆氣:“或許有皇后陪著皇爺說說話,皇爺的心里能好受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