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二牛一早起來,處理竹葉記的食材事物,和菜販交易,分配別人洗菜,殺雞殺鴨等等一系列事情。
方二牛原本是最早為劉家做工的那批難民之一,從劉家蓋鴨棚開始,做事任勞任怨,從不偷懶。
南河縣災情過了之后,因為家中兩兄弟加起來才三畝良田,還要額外租種地主的田地,本來在家就吃不飽,現在受災之后,更要向地主租糧食過活,租糧種種田,就更加艱難了。
相比在家整天勞累還吃不飽,還不如在劉家做工,至少可以混個溫飽,于是和妻子商量一下,他們現在還沒有孩子,干脆把家中田地都交給了大哥,夫妻倆一起在劉家做工。
原先打算也就是在劉家做個長工,混口飯吃,但是前段時間事情發生了轉機,夫妻倆跟張二狗來到了府城,雖然依然是為劉家做工,但是卻有了工錢,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
在竹葉記包吃包住,工錢是每個月二兩,夫妻兩個月下來,雖然偶爾進城買點東西,但是也剩下了六兩多銀子。
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更有奔頭了。
“六子,記得菜要洗干凈,千萬不要帶有沙子”。
“好的,二牛哥,我做事你放心。”
“阿俊,雞毛細心拔干凈。”
……
“大家做事認真點,今天東家有可能過來,若是惹得東家不快,大家都沒有以后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二牛走了一圈,見大家都有認真做事,感到很滿意,于是最后叮囑了一下。
當然,不認真做事的人也留不下來,這里有沒有“勞動法”之類的法律,做事不認真那是說炒就炒,根本沒有說情的余地。
“嗨,二牛哥,東家是怎樣的人?我來這也有一個多月了,從來沒有見過,聽說你們都是從夏縣來的?”一個正在切菜的小胖子問道。
小胖子名叫袁金原,家中是廚子出身,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本來家中是想讓他進府城的一家客棧做事的,但是在那家客棧開始是做學徒,沒工錢,于是這小子聽說竹葉記招人之后就干脆的跑了過來。
二牛一看,是金原那小子說話,這小子現在是眾人之中最會做菜的,所以現在的菜基本都是他一個人炒,其他四個也就是做下下手,而且這小子性格也很好,和大伙都相處的過來。
說實話,二牛對劉有銅也是一知半解,在毛竹村的日子基本沒有見過,而聽到的傳聞,劉有銅可沒有什么好名聲,當然,他肯定不能這么說。
見在府城本地的員工都看了過來,顯然大家都是對東家有些好奇,畢竟一個慷慨大方的東家總比一個尖酸刻薄的東家讓人安心。
以前大家也好奇,但是張二狗卻是和他們不怎么合群,他們也不敢問張二狗,現在有機會,就問問方二牛了。
方二牛想了想,傳聞的事肯定當不了真,于是說道:“東家雖然不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但是為人也不錯,你們也知道,我們家鄉幾個月前水災,流落到東家的家鄉,東家是哪里的地主,是少有的肯幫助我們難民的人”,于是又說了一些劉有銅的好話,當然,在方二牛眼中,劉有銅確實算是一個好人,不說以前落難給了一條活路,就算災情過了,劉家也沒有趕人,讓大家自己選擇留下還是離去,比大多數大戶人家都要好了。
“太好了,我鄰居小木子是在客棧當伙計的,他跟我說他那東家對他們太苛刻了,一偷懶就扣工錢,不小心弄壞客棧的東西也扣,從他到客棧工作就沒有領過足數的工錢,東家總是找到理由扣掉一些,而且客棧提供的伙食從來沒有肉,只有白米飯和青菜。”
“不用說我也知道我們東家肯定不是一個小氣的人,要不然我們這些日子也不會頓頓有肉,你看金原那小子臉都圓了不少。”
……
大家的心情都輕松了下來,做事更加賣力了,畢竟這年頭找份工作不容易,找份好工作更難。
方二牛見了,也很滿意,雖然竹葉記不是他的產業,盈利與否都跟他沒有關系,但是他還是比較關心他們的,可不想他們出了差錯被辭退,這兩個月下來辭退的人不少了,南河縣五個人能留下來,還多虧他時常叮囑,否則按張二狗那毫無人情味的性格,可不管你是那里的人,出錯一律踢走的做事風格,以南河縣其他四個人的思想覺悟,可能也有一兩個被辭退了。
別人說大家都是領一樣的工錢,方二牛不需要那么賣力,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不必為張二狗做牛做馬。
沒錯,張二狗見方二牛為人實在,做事認真,平時他不在竹葉記的時候都是交待方二牛看顧,有時候去碼頭收錢也讓方二牛代班。
因為張二狗自己沒有人管,只有他管別人,所以別人不能偷懶,他自己卻可以大大方方的偷懶,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讓方二牛代勞,比如送信的事也是方二牛代替他去做。
竹葉記很多人看不慣張二狗的為人,甚至連方二牛的妻子也勸過方二牛為人不要太老實,否則容易吃虧。
對于別人的規勸,方二牛總是憨厚的笑著說不用在意。
而且張二狗吩咐的事總是下十二分力氣完成。
其實方二牛并不是真的那么無私奉獻,他早有考慮,既然要在劉家做工,那肯定是想過的越來越好。
怎么過的好?
劉家基本上是劉有銅一個人說了算,若是能得到劉有銅看重,自然大有作為。
可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根本接觸不到劉有銅,劉有銅雖然是竹葉記的東家,可是兩個月下來也只有開張那三天見過,以后的日子就沒見過了。
而且,見了劉有銅又怎么樣,無緣無故誰會對你另眼相看。
接觸不到劉有銅,方二牛只能曲線救國了。
張二狗這人,在劉家雖然不算什么人物,但明顯是劉有銅的心腹,他不求張二狗向劉有銅舉薦他,只想讓張二狗有選擇時更多考慮他,這就夠了。
別人只看到他工錢一樣,事情更多,覺得他吃虧,他卻是把這當作是一個機會。
看了廚房之后,方二牛又去飯盒制作區看看。
“大家用點心,飯盒制作要結實,決不能讓客人吃到一半就散了,那樣又要挨掌柜的罵了”。
飯盒是用硬紙制作成一個盒子狀,里面用油紙兜底。
一個飯盒制作到完成需要不少時間,由于竹葉記忙的時候集中在中午和傍晚,其余時間都是在手工制作飯盒。
現在竹葉記每天大概需要3000多個飯盒,有時候達到5000個,素菜盒飯3個銅錢一盒,肉菜盒飯5個銅錢一盒。
府城的碼頭人來人往,往往每天人流量都在萬人左右。
而一天兩次的飯點,每次都只能賣出千多盒盒飯的原因,是因為碼頭很多力夫,水手都不吃午飯的,一天兩頓,很多人也吃不起盒飯,畢竟城內一碗面一個銅錢就夠了,這快餐已經算高消費了,快餐的客戶一般都是一些不差錢的旅客,和碼頭上數以百計的牙人和來來往往的商人。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了一些跟風的快餐店,雖然他們由于衛生或者質量,還有就是口碑方面的問題,基本競爭不過竹葉記,但多多少少也搶走了一點客源。
現在竹葉記一天營業額基本都是在三十兩以上,刨除人工和成本,一個月凈利潤基本上有400多兩。
劉員外除了開頭一個月從家里拿了錢開了竹葉記之后,在府城的生活都不用靠家里了,當然,也沒有往家里送錢就是了。
對劉員外來說,錢在劉家還是府城,都是他的錢,個人的錢,而不是劉家的錢。
“怪不得這倉庫開不下去,我每次來都覺得這里實在是有些遠了,不知道碼頭那邊還有沒有地方出售,把竹葉記開過去也方便啊,你說是不是,二狗?”
“我也想過,碼頭那邊基本上沒有空余的地方了,我在那邊也認識了不少人,問了,大家都說碼頭那邊地搶手不說,還貴的要命!”
“嗯,這樣啊”劉員外不說話了,畢竟他這地方遠,他以后少來就是了,再說,又不用他送外賣,遠點就遠點吧,創業初期,總歸是要吃苦奮斗的,奮斗他來,只能忍痛讓員工們吃多點苦了。
“到了”,張二狗指著遠處。
劉員外一看,遠遠的看去,竹葉記的規模比兩個月前大了不少,畢竟倉庫周圍的地都是他的,竹葉記想怎么用他也批準了。
不一會兒,劉員外就到了竹葉記,而方二牛也站在哪里迎接了。
“歡迎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