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全渠道推薦
韓金龍辦事效率很高,下午就安排了全渠道推薦。
作為時下最熱門,最具流量的手機軟件,在創(chuàng)造性上,一直被斗音拿捏的死死的。
運營部門的精英還為歌曲配上了視頻。
四首歌,四個故事。
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始有終。
視頻三到五分鐘,幾乎等同于一首歌的MV。
它們被投放在各種區(qū)域,無論是推薦還是熱點,只要用戶正在玩,就能夠看到。
視頻中,一對無緣的戀人、高飛的風箏,在青綠的山丘上不斷的高飛,漸漸的風箏斷了線,女孩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過。
男孩回憶著點點滴滴,曾經(jīng)的彩虹,曾經(jīng)的星空,曾經(jīng)一起追逐過的懵懂愛情。
他黯然落淚,也許放手才是最大的知足吧。
“《知足》真好聽,難得的青春情歌。”
“為了你而祈禱而祝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如果愛是一種解脫的話,我寧愿放手讓她走。”
“我也有個青梅竹馬,上個月打電話說交了女朋友,我就哭了一晚上。”
“以前不懂珍惜前女友,現(xiàn)在夢里全是她,想想人有時候真是挺賤的。”
“誰沒個青蔥歲月呢。”
“愛情讓人回味,也讓人受傷。”
一首知足讓無數(shù)人淚灑,每個人都沒喝酒,卻都哭的像條狗。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遺憾。
但遺憾有時未免不是一種殘缺的美!
至少你曾經(jīng)擁有過!
繼續(xù)下個視頻。
深夜十二點,一個男人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公司回到公寓,這是他半個月以來第五次加班到凌晨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多賺點錢,實現(xiàn)對她的諾言。
他有個漂亮的女朋友,他很愛她,只要是她開口,任何東西都愿意付出。
這一夜,手機打不通,男人到處尋找,結(jié)果在酒吧門口遇到了醉醺醺的女朋友,她醉紅著臉,靠在另一個男人的肩膀上,表情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滿足。
男人默默抽著煙,從此城市中又多了一個撐傘的人……
相比于剛才那首歌,《過火》就像打火機,頓時點燃了眾人心中的炸藥桶。
“太虐人了,膽小者慎入!”
“舔狗的悲哀你們不懂。”
“不,我懂,因為我當舔狗當了三年,依然沒有獲取她的芳心。”
“真愛換絕情,看著心愛的女人躺在別人的懷中叫寶貝,那滋味誰受得了。”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唉,想要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
“世間好女人多得是,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值得啊!”
“說的簡單,現(xiàn)在僧多粥少,女朋友哪那么好找?”
“反正出軌的人沒一個好東西。”
……
第三個視頻。
江師大操場上,巨大的舞臺站著一位陽光帥氣的青年,他背著吉他,拿著話筒,自彈自唱,舉手投足間,瀟灑自然。
臺下萬千學生揮舞著雙手,隨著他的歌手搖擺。
女孩為他傾倒,男生為他歡呼。
“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
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
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
……
青年撥動著吉他炫,渾身迸發(fā)出無窮無盡的力量,仿佛要沖破天際。
那是自由的氣息,那是夢的方向!
評論區(qū)徹底沸騰。
“現(xiàn)場版耶,簡直屌炸天!”
“這唱功,這臺風,這詞曲,大佬給你跪了!”
“某坤進來挨打啊,都是男人,憑什么人家比你陽剛,唱的還比你好?”
“注意點,玩歸玩鬧歸鬧,別拿坤坤開玩笑好伐。”
“坤坤現(xiàn)場版只會喂喂喂。”
“本姑涼有預感,他將是我第一個男人。”
“自古表白都白表,斗音表白最傻屌,姑涼你還是洗洗睡吧。”
“這種勵志的男人就該由更優(yōu)秀的男人來配,比如在下坂本君。”
“牛逼兄弟。”
……
接連看了三個視頻,歌已經(jīng)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心里。
但正如文琴說的,當歌手,最怕的是歌紅人不紅。
他們只是欣賞這個歌手的歌曲,對人卻沒有太多的認識,只當他是個長相比較出眾的歌者罷了。
“誰去人肉下,三秒鐘內(nèi),我要小哥哥全部的資料!”
“三秒?你當手沖呢。”
“下面有人開始科普了。”
科普君ID叫天天換房的MISS徐,頭像是個美女,清新淡雅,她一出現(xiàn),立馬吸引了大批用戶的注意力。
“王旭東,性別男,江州音樂大學畢業(yè)生,因和木魚當紅女主播段千雪來往密切,被木魚漁民尊稱為東哥,現(xiàn)在已簽約豐娛音樂,是一名專業(yè)歌手。”
“這幾首歌曲,全都是他的原創(chuàng)作品,斗音和企鵝音樂還曾找過他,想要高價購買版權(quán),都被他一一拒絕。”
“另外他在江師大和江州大學都參加過演出,反響非常好,斗音還給了全渠道推廣,估計也是看中了他的才華,想用其增加平臺流量。”
“而且據(jù)消息稱,慢手冰山南瓜等APP也在擴張原創(chuàng)音樂板塊,斗音拋棄當紅明星不用,選擇剛出道的新人,這點的確有點冒險。”
“不過這位東哥實力超群,能在短時間創(chuàng)造出如此動聽,如此多元的音樂,夸一句天才也不過分,特別是江大那首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真的撩的人心花怒放。”
這長篇大論,看得人嘖嘖稱奇。
“你們不覺得這個神秘美女很可疑么?她居然對東哥這么熟悉,連音樂公司找他買版權(quán)的私事都知道。”
“對啊,談合同這種事,可不是隨隨便便能人肉的。”
“不會是資深狗仔隊??”
“有可能,論挖新聞挖八卦,誰能比得了他們。”
“嘿嘿,東哥被狗仔盯上了,想不火都難咯。”
一群人在瘋狂議論,現(xiàn)在的APP里,潛伏著各種自媒體,或者自由撰稿人,他們挖掘著明星的隱私,挖掘著平民的流量。
只要有新聞,有爆點,他們就會撲過來。
當年一位著名導演就因為狗仔曝光了他家的地址,就在發(fā)布會上將記者罵的狗血噴頭,連個屁都不敢放。
而這條幾乎代表王旭東簡歷的評論猶如電腦病毒般飛速朝著斗音各個角落擴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