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劍山莊坐落在西子湖畔,憶盈樓坐落在揚州湖畔,而渤海國則是偏居于冰天雪地的龍泉府之地。
盈憶樓建立雖然沒有藏劍山莊那么久,也能夠追溯到武皇時期。
武皇時期,女子當權,便有了憶盈樓的誕生。
在武皇退位以后,憶盈樓并沒有衰落下去,反倒是憑借幾代憶盈樓的掌門,更是將憶盈樓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個大門派。
到了天寶年間,憶盈樓的樓主公孫婉兒奪得了名劍大會的魁首,成為了武林盟主,憶盈樓的聲望推到了一個頂峰。
而公孫婉兒的徒孫,也就是公孫秀秀秀,被譽為憶盈樓建立以來,最有可能達到當初祖師那個境界的人。
所以,公孫秀秀秀不僅是美貌名傳江湖,就連武學天賦也極高。
只是,美貌終究是一種罪過,會讓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甚至就連老一輩的都對公孫秀秀秀產生了不好的想法。
好在憶盈樓終究是江湖武林大派,還沒有落魄到要送門派弟子出去,才能夠換得門下弟子平安的地步。
同時,盈憶樓和藏劍山莊世代交好,公孫婉兒曾經喜歡過藏劍山莊的上一任莊主,也就是楊英的太師父。
后來楊英的太師父并沒有與公孫婉兒在一起,也愧對公孫婉兒的這份情,為公孫婉兒創造了《冰心劍訣》這一功法。
在楊英的太師父離開人世以后,公孫婉兒憑借楊英太師父教授的冰心劍法,在上一屆的名劍大會中奪得了魁首,成為了武林盟主。
只是八年前,奪得魁首后的公孫婉兒卻莫名消失在了江湖上,至今這件事還是江湖奇聞之一。
那一屆的名劍大會可和上一屆的名劍大會不一樣,上一屆的名劍大會被譽為近百年來,最差的一屆名劍大會。
實在是上一屆名劍大會的召開,藏劍山莊鍛造出的武器并不能夠稱之為神兵,即便名聲宣揚傳去了,也沒有多少高手感興趣了。
不過楊英的太師父在離開人世的時候,告訴藏劍山莊的后人,若是將來憶盈樓遇到不可抗拒的災難的時候,藏劍山莊的后人務必要出手幫助憶盈樓。
藏劍山莊的后人也就是楊英的師父以及楊英這兩輩人了,這兩輩人里面也并沒有見到憶盈樓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這一次楊英之所以聽了葉琦菲的話便對渤海國月泉宗的人出手,一來是他確實對于渤海國的人沒有什么好感,而來則是秉持著太師父的遺愿。
當然,還有最后一個原因,那就是憶盈樓都是女子,楊英不會覺得一群女子會故意惹是生非。要知道憶盈樓的人,在江湖上都是非常低調的那種,就差避世不出了。
藏劍山莊在杭州的西子湖畔,行俠義之事,深得百姓的愛戴。
所以只要是杭州的事情,無論大事小事,藏劍山莊都會插上一手,這是太宗時期太宗特允的。
后來幾位皇帝,都是英明神武之輩。就算是史官對于武皇的評價不怎么好,可對于藏劍山莊,武皇也依舊充分信任。
這也是為什么楊英說,藏劍山莊是保皇派的原因了。
誰是皇帝,那么藏劍山莊就效忠于誰,前提便是此人是李唐皇室血脈的嫡親。
杭州城內設立有比武擂臺,這是藏劍山莊專門給江湖人士解決紛爭所設立的。
當有無法調和的矛盾的時候,擂臺便成為了解決紛爭最好的場所。沒有問題是一場比試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簽訂生死狀。
楊英是第一次上擂臺,之前在擂臺下也看過不少的比斗,簽生死狀的那種比斗也不在少數。
刀光劍影的江湖,楊英早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那時候還可能有些不適,現在一切都顯得那般的從容。
楊英帶著青鋒劍走上擂臺的一端,渤海國月泉宗少宗主李牧羊站在擂臺的另一端,對視著,一句話都沒有說。
臺下觀戰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一些別的門派的混雜在其中,他們也想看一看這年輕一代里面,最強的幾個人的交鋒。
而這一次,無論是楊英還是李牧羊都要參加這一屆的名劍大會,他們更想要知道,這兩人的武功究竟到達了何種地步。
要知道,四年前的楊英便已經參加名劍大會,獲得了十六名的好成績,現在他的武功肯定更加精進了。
而李牧羊,號稱在渤海國年輕一輩里面未嘗一敗。
即便渤海國并不被富庶的中土大唐看在眼中,但是渤海國的武者還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尊重的原因自然是月泉宗的當代宗主也就是李牧羊的父親,曾在十年前在東海擂臺打遍了東海的各路豪杰,東海的群雄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治得了李泉淮,讓李泉淮一舉揚名天下。
當然,也有東海的英雄俠客不服氣,說只是東海最強的幾個人沒有在,要不然豈能夠容得了李泉淮在東海逞兇。
的確,當初的東海最杰出的幾人來了中原武林,否則李泉淮肯定不會這么順利的。
只是李泉淮當時才三十五歲,一晃十年過去,如今他的武功到達了何種地步,只怕很多人都會相當的忌憚。
不過在杭州城內的百姓可不這么看,他們對于楊英是非常熟悉的,有人在杭州的主場挑戰藏劍山莊的大師兄,這不是找不自在的嗎?
楊英在杭州城的名氣,可以說是超過自己師父的,只有江湖武林的人才會先念起葉千秋,再念起楊英。
李牧羊的目光始終盯在了楊英的青鋒劍上,青鋒劍號稱神劍,楊英被江湖人士冠以青鋒劍俠,今日他就來試一試這位青鋒劍俠的成色,是不是如同外面傳的那樣?
當然,李牧羊也不是愚蠢之輩,他從來不曾小覷對手,今天更加的不會小覷楊英。
中原武林并不知道自己李牧羊的大名,今天自己就要踩著藏劍山莊的大師兄的名聲,讓中原武林知道渤海國的武者是如何的強大,不然這群中原人還真的以為渤海國的武者,只是靠嘴皮子打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