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面圣
林萱萱看到古若辰愣神,嘴角爬上一絲弧度,笑了起來。
“所以我有缺點,我也是獨一無二的,以后你看到我的缺點,可不許嫌棄我!”
林萱萱的話中帶有三分警告,三分期許,四分撒嬌。
古若辰看著如此可愛的林萱萱,幸福之余,忍不住調侃道:“你有什么缺點?是非不分無理取鬧,還是摳腳數腿毛?”
“咦,你好惡心啊!”林萱萱推開古若辰,“這些事怎么好拿出來說呢。”
古若辰笑道:“提前說嘛,反正以后都會知道的,做好心理準備。”
林萱萱道:“花前月下,我們不應該說點浪漫的事嗎?”
古若辰點頭,手指輕輕撫過林萱萱的秀發,深情說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數腿毛,一直數到老。”
林萱萱聽到前半句,以為會聽到什么甜言蜜語,結果聽完后半句,整個人都不好了,嗔道:“你會教我大師兄說那些甜言蜜語,為什么不說給我聽?”
古若辰道:“這個,甜言蜜語需要在合適的時候才能說。”
“什么時候才合適?”林萱萱問。
古若辰看了一眼林萱萱的胸,故作認真道:“等她長大一點的時候!”
說完,拔腿就跑。
“啊?”林萱萱瞬間炸毛了,“你站住,我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色狼,她長不大的,今天你必須說!”
林萱萱追了上去。
月涌星河。
夜風輕拂。
少年少女在天空下追逐,雖然他們嘴上都在嫌棄對方,但是他們的心,從來沒有這么近過。
……
等了三天,知府大人便全部確定被易天豪迫害的人的身份,總共七百五十三個。
古若辰擔心易無霜的傷情,不打算再等知府大人找到他們的家人,給知府大人留了五十萬兩銀票,便和蕭仁杰他們一起開拔進京。
京城,人聲鼎沸,繁花似錦。
古若辰他們一行人來到上次的酒樓住下,等待皇帝的宣召。
古若辰身體原主人身為大周帝國的人,記憶里有著關于大周帝國皇帝的記憶。
大周帝國的皇帝,百姓稱為周帝。
他十歲即位,十六歲親政,二十歲平了八王之亂,之后囚禁太后,讓后宮從此不得干政,獨攬大權。
四十歲之前,他勤于政事,精明強干,讓大周帝國繁榮昌盛。
但是近十多年,他寵幸奸臣,放縱皇子,讓朝廷黨爭不斷。
以上是古若辰身體原主人的記憶。
這記憶比較籠統,古若辰很難給皇帝定性。
不過勤勉也好,腐朽也罷,可以肯定的是,皇帝絕對不簡單。
次日,皇帝宣召,讓古若辰和林萱萱進宮面圣。
古若辰聽到這個旨意,覺得很奇怪。
因為按照邏輯,皇帝應該是宣召他們所有人,如果劍走邊鋒,那就是宣他一個人。
畢竟,他的聲名太大了。
可是宣他和林萱萱,這就讓人捉摸不透了。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了,古若辰已經做好面對一切的準備。
穿過一道又一道的朱紅色的宮墻大門,走過一條條青石板鋪就的大路,古若辰和林萱萱來到了皇宮的后花園。
后花園涼亭里,一個穿著黃色衣衫,看起來五十多歲的男子坐在亭邊喂魚,他的旁邊兩個太監深低著頭,雙手舉過頭頂,手里托著魚食。
他的對面,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躬身站在。
即使沒有見過皇上,從這人隨意卻囂張的姿勢,目中無人的氣度,古若辰也能猜出來這個人就是皇帝。
引路的太監把古若辰和林萱萱帶到涼亭口,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古若辰和林萱萱走進涼亭,行禮道:“拜見圣上!”
皇上停止喂魚,正身打量了古若辰一眼,說道:“免禮,平身。”
林萱萱和古若辰道謝起身。
皇上語氣平淡道:“人說英雄出少年,可朕從沒見過那個少年有你這般英雄。”
“圣上過獎了。”古若辰道。
皇上笑笑,抬手指了一下旁邊的男子,說道:“這是太子,萱萱見過,你沒見過。”
這人居然就是太子?
古若辰打量了太子一眼,只見他雖然三十來歲,但是劍眉星目,英武不凡,只不過他的氣質偏向含蓄內斂。
太子對向古若辰的眼神,微微一笑。
古若辰立馬給太子行禮道:“草民出身鄉野,沒見過世面,禮儀不周,還請太子恕罪!”
太子道:“無妨,免禮。”
古若辰站起身謝太子。
皇上待古若辰給太子行完禮,說道:“太子今天來,是來請罪的。”
皇上這直來直去的話讓古若辰不知道該怎么接,他只有沉默,保持靜聽的姿勢。
皇帝繼續道:“兵部尚書和神劍山莊的事,朕已經知道了。兵部尚書是太子當初舉薦的人,如今他做了這等傷天害理的事,太子難逃干系!依你之見,朕是不是應該廢了他?”
說到要廢太子,皇上深邃的眼神看向古若辰。
古若辰聽到這話,心里忍不住罵了一句。
玩政治的人果然都不簡單。
太子知道兵部尚書的事,沒有著急和兵部尚書撇清關系,而是主動來請罪。
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對眼前這個自信可以掌控一切的皇上,可謂是上策。
而皇上也不簡單,最后一句話,既可以嚇太子一跳,還可以試探他有沒有參與黨爭。
古若辰謹慎道:“圣上恕罪,如此國家大事,草民既不敢妄言,更沒有能力評判。”
皇上平靜的點頭,“那也是,這太難為你。”
皇上說完,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手扶著涼亭欄桿,繼續道:“你既然已經藏了一年多,為什么不繼續藏下去?”
皇上這話說得可謂相當兇險,明面上是在問他為什么不藏,可實際上要是說不好,這“藏”可就是欺君。
古若辰來之前想過皇上的刁難,可是沒想過皇上盡喜歡說這種綿里藏針的話。
“草民沒想過藏,因為草民做的事都是光明磊落的,只不過是不太喜歡出名,做事也不喜歡張揚。”古若辰的回答說不上滴水不漏,但也算是避重就輕,躲過了皇上的棉里針。
“嗯,不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朕的治下,出現這些事,是朕的過錯。”
“圣上言重了,百里之林,尚有害蟲千萬,大周幅員遼闊,難免會有害群之馬,這不是圣上的過錯。”
“說得有理,”皇上轉身面對古若辰,“你是個難得的天才,謀慮修為勝過朕大部分的臣子,朕想請做官,造福百姓!”
皇上的話說得不輕不重,絲毫沒有強迫的意思,可古若辰明白,他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