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九方流金澤
這突如其來的機會讓秦文軒翻了盤,他從弱勢地位變成了強勢地位,一通砍瓜切菜一般的攻擊,讓秦文軒結束了這場戰斗,拿出隨身攜帶的壓縮餅干,就著冰針就開啃,這可能是今年秦文軒吃得最簡單的一頓飯了,周圍荒無人煙,甚至連草(一種植物)都沒有,怎么準備豐盛的晚餐?也就壓縮餅干這種方便攜帶又能吃飽的東西可以頂一下了。
秦文軒簡單的吃過晚餐,就準備繼續上路了,他借著月色大概走了半個小時,猛然覺得地面有些不對,仔細觀察后發現,這地面上好像有一些神秘的圖案,身在圖中,秦文軒看不太清這到底是什么,于是秦文軒利用萬象步飛到了半空,這一次,他終于看清了,這些圖案竟然組成了一個足足有兩個體育場大小的大型陣法,看樣子不是什么自然的,是有人有意布置在這里的。
這些圖案十分奇妙,似乎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韻律,把感知開到最大,秦文軒發現這些陣法正在源源不斷的吸收著月光,這些月光被匯聚在一起,不知道變成了什么,秦文軒目運靈氣朝著這些月光匯聚的地方細看,發現那些初見雛形的東西似乎和秦文軒之前砍碎的沙人的內核十分相像,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片沙漠里會有這么多的沙人,應該是這個陣法在源源不斷的制造這種生物。
至于原因,也許就是為了保護最中央的那個神秘的地方,那個地方現在也在散發著光芒,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能看到那奇特的光線,就像是在告訴著每一個經過的人:這里有寶藏,這簡直就是惡魔的誘惑,也不知道這兩年失蹤的人會不會都是這樣被惡魔騙走了靈魂。
秦文軒雖然沒有破壞這個陣法的意思,但是他還是經過仔細觀察后,朝著整個陣法的陣眼走去。陣眼都在正中心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陣眼如果都在正中心的話,那么每個人就都能輕易的找到陣眼并將其破壞了,那布置陣法的人還玩什么?一般布置陣法的人都會可以把陣眼安排在不易被人察覺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在真正的陣法表面再鋪上一層陣法。
這層陣法起到的是掩飾真正陣法的作用,有些殺心比較重的,還會特意把掩飾陣法的陣眼放在真正陣法的殺陣里,這樣一旦真的有人想要破壞陣法的話,就會因為大意或者學識所限,最終誤闖殺陣、喪命黃泉。
秦文軒沒有看破掩飾陣法的能力,他說到底就是靠著深厚的功底觀察一個陣法的靈氣流動,并居此猜測陣眼的位置,如果有掩飾陣法在的話,恐怕秦文軒就得傻眼了。辛虧這里的陣法沒有這個,估計布陣的人很自信,可能覺得沒有人能夠從沙人手里活下來,也可能這本來就只是一個小小的測驗,篩出去一部分人之后,剩下的精英就隨便他們折騰了。
來到陣眼,秦文軒發現這里竟然還有一個小小的地下密室,推開表面的蓋板,里面桌椅床柜一應俱全,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布置的很有情調,因為太久沒人來了,表面有著一層厚厚的灰,秦文軒簡單的打掃了一下,發現柜子里居然還放著三塊玉簡,表面沒有什么文字,但是秦文軒卻能感覺到里面是蘊藏著很多信息的。
想了想,秦文軒試探性的注入了一縷靈氣,很快玉簡就做出了反饋,就好像某種優盤連接上了電腦,秦文軒發現一股神秘的信息忽然出現在了他的腦海當中,竟然是外面那個大陣的整體樣式、布置順序和所用材料,前兩個都看得懂,第三個因為文字看不懂,圖像也沒見過,所以不知道大概都需要什么。
第二個玉簡里面裝的是修煉方法,其中的圖像詳細的介紹了從入門到元嬰的全部方法和遇到的困難,但是秦文軒發現了一個問題,這玉簡里記載的頭頭是道,每一個步驟的修煉時間和修煉方法都寫得一清二楚,但是實際上秦文軒卻知道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比如迎著初晨第一縷陽光,面向東南方開始吸收靈氣,這個方向靈氣是最充裕的。
可是現在這個位置,靈氣最充裕的方向是西南方向,這其中差的可就太多了,秦文軒怕自己理解錯了,還連續看了好幾遍,最終結論是自己沒有問題,也沒有理解錯上面的記載。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秦文軒覺得如果可以搞明白這個問題,也許華夏無數典籍失傳的原因就可以找到了,為什么古代我們人才輩出,后來就漸漸流于凡俗了呢?真的只是因為靈氣變稀薄了嗎?那么多的絕世天才,就算靈氣變稀薄了,應該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啊?
秦文軒拿著玉簡在狹小的室內踱步,想要完全明白這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玉簡里面記載的每一部分都有理論基礎,不可能是假的,秦文軒拿著第二個玉簡里面的修煉方法里關與修煉時間、方位等的信息開始反推當時的靈氣流動方向和特性,幾個小時后,秦文軒得出結論,這里面記載的靈氣流動方向和現在的方向相比,已經偏移了近九十度。
這還不是最恐怖的,靈氣濃度的分布、靈氣的特性、靈氣中所蘊含的雜質,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玉簡里記載的已經完全不同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細思極恐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況,也許無數的典籍不是憑空消失的,是被他們的后代主動放棄了,隨著靈氣的改變和偏移,修煉效果越來越差、越來越差,所以他們的后代覺得可能是傳承了太久,典籍里面的內容早已被篡改,真正的內容已經失傳,于是主動放棄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去嘗試新的事物。
另外一些抱殘守缺的,覺得老祖宗不可能出錯,典籍也一直沒有失傳的,則認為是家族沒有了驚才艷艷的天才,但是即便如此,老祖宗的傳統不能丟,所以家族里的人還是繼續修煉這些典籍,然后隨著靈氣的偏移和改變,老祖宗留下來的典籍能夠起到的修煉效果越來越差、越來越差,整個家族也開始逐漸沒落,最終抱著他們的典籍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假如這個推論正確,那么其實在這幾千年來,已經有無數的天才被耽擱了成長了。
這其實是一種認知障,幾千年來靈氣的偏移幅度只有不到九十度,靈氣雜質的改變更是緩慢無比,一兩代人恐怕都很難發現問題,一兩代人都覺得沒問題的東西,后人會有所懷疑嗎?不會啊,于是這種認知障就這樣輕松的禁錮了華夏修仙者的道路,前人趟過的路不一定就是對的,即便他已經走了很遠,只是大多數時候,當你看到前人從理論到實踐都比你要強得多的時候,很難懷疑對方的說法。
由此推斷,也許那些隱世門派修煉的已經是殘缺版的修煉功法了,秦文軒覺得自己白手起家,連修煉功法都是自己想辦法鉆研的,這一點沒準是一件好事,沒有了前人思想的禁錮,他可以更好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去解決問題,沒準最后的結果比自己想象當中的還要好。
從今天開始,以后要是碰到古代典籍,也得辯證的看了,一些典籍留下的東西在當年是至寶,可是到了今天,記載的東西可能已經不怎么準確了,幾千年過去,當年的東西也許不知不覺的已經像靈氣一樣悄然發生了許多的變化。
以此為起點,秦文軒在反過頭來看第一份玉簡,秦文軒發現,這回他能夠清晰的明白這個陣法的真正作用了。本來以為之前外面沙海的效果就是它本來應該有的,現在看來恐怕已經與這里布陣的人的想法有了巨大的不同了。
根據當時的陣法形態和玉簡上通過圖形對陣法的介紹,秦文軒猜測,這個陣法原本的作用是創造一種有意識的能量體,這個能量體通過吸附周圍的沙子來獲得物理上的形體,然后攔截一切到來的人,因為這些能量體力量有限,有實力的可以輕松的闖過去,沒實力的則會被攔在外面,可是靈氣偏移、改變后,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本來陣法里有一個裝置是用來銷毀這些能量體的,當有人到來,陣法就會自動產生能量體,而沒人之后,陣法上的銷毀裝置就會啟動潛藏在這些能量體體內的特殊陣法,把這些能量體都消滅,原理和共振差不多,陣法探測到四周沒有生命了之后,就啟動共振裝置,這些能量體體內的陣法感受到這種震動就會和沙地上的陣法一起震動,能量體就被銷毀了。
現在靈氣變得稀薄了許多,性質也有了許多的不同,陣法白天吸收的能量不足以創造出能量體來,到了晚上月光給陣法不足了它缺少的量,但是混雜了新型的靈氣和月光的能量被陣法加工后,已經不是原來的能量體了,它變成了一個有實體的像是玻璃一樣的圓球,這個圓球遵循著之前陣法制定的規則,吸收沙子來組合軀體,驅逐任何打算闖入這里的人,但是有了實體核心的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驅逐手段和以前相比要暴烈了許多。
本來把人驅逐走之后,陣法應該啟動銷毀程序,把這些沙人的核心消滅,但是這些有了情緒的沙人核心擁有了恐懼的情緒,它們不想被消滅,于是就盡可能的抗拒來自沙地上陣法的共振,再加上靈氣偏移后陣法的共振效果比原來差了不少,居然還真就被這些沙人的核心給抵抗住了。
再后來,外圈的探測裝置被破壞了,陣法啟動特殊協議,如果探測裝置被破壞,那一定是有人打算闖入,特殊協議:“一旦探測裝置被破壞,就開始不間斷的生產能量體。”的啟動,讓這片沙漠的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沙人每時每刻都在產生,但是之前人員離開后銷毀能量體的命令也沒有消失,所以陣法的共振銷毀程序也一直沒有停止。
所以這片地方的陣法就變成了一種不停生產沙人,但是又不停的共振,試圖殺死這些沙人的特殊區域。這些沙人沒有主管的思想,但是它們體內核心時刻抵抗來自沙地陣法的共振的行動,讓它們的情緒始終難以平靜,最終這些沙人情緒越來越暴躁、越來越暴躁,對周圍闖入領地的人的態度也從暴力驅逐變成了殺死,這片沙漠最終變成了死地。
那為什么這兩年才出問題呢?其實之前每年也有消失的人,那些都被這些沙人殺死了,只不過這么長的一條沙漠小路,偶爾有幾個人死在路上實在太正常了,一直沒有引起重視,一開始陣法的外圍有一個特殊的隱匿陣,是為了防止純粹的普通人誤入的,正是這個裝置保護了一直以來在這條路上行走、拉貨的人們。
幾年前開始,隱匿陣法每天吸收的靈氣已經不夠它本身的消耗了,這兩年陣法一直在吃以前的老本,直到今年,隱匿陣法終于撐不下去了,暴露在人們視野之外的發光之地本來只是為了指引前來參加考核的人,但是這種對于修真者來說是指引的東西,對于普通人的誘惑就好像美女之于色鬼、錢糧之于乞丐一樣,沒幾個能夠抵擋得住誘惑的。
為什么之前兩撥特種兵都葬身這里,就是因為這些受過專業訓練的特種兵能做的也不過是把他們的所見所聞給匯報出來,但是內心的潛意識卻控制著他們一步步踏入了深淵。秦文軒這一次算是基本上把這些沙人都給清理掉了,幸虧陣法里把不得離開沙漠寫了進去,要不然這些沙人指不定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災難和動蕩。
第三個玉簡要復雜的多,秦文軒半天都沒看懂,因為這好像是在介紹一種語言,先是一個神秘又復雜的圖形,圖形旁邊跟著一長串的文字,也不知道寫的什么,難道這是一本描繪介紹人文的書?這個密室的主人是一個考古學家,他發現了很多以前的人的文字,破譯后用文字給每一個字都做了詳細的注釋,以便告訴后人這些文字的意思,不讓這個文明成為一個傳說。
秦文軒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只是這對于秦文軒來說,那就是用不懂的文字詮釋不懂的文字,留下來的也只能是不懂的文字啊。秦文軒不知道這位大師是怎么想的,非要留下這么個沒用的東西在,你至少整幾幅圖畫啊,那玩意只要是人,無論隔了多少年,總能看明白個大概的,就像是前兩個玉簡一樣,為什么這次就全都是文字了呢?
秦文軒一邊抱怨一邊繼續往下看,為什么不扔下?當然是因為這個機會太過珍貴了,他平時接觸不到什么古代典籍的,能看到的都是經過了后人的改編和詮釋的,很多都已經失去原有的味道了,尤其是這種由古代有修為的前輩撰寫的內容,那更是一次沒見過,現在有機會哪怕再沒用,也得看一遍啊。
你別說,還真不是完全沒用,大概看了快一半之后,秦文軒發現了不對,他發現了三個有些熟悉的圖案,這些圖案他應該是見過,可是具體是哪里又有些想不起來,本來打算繼續看下去,但是一看時間,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他明天還得趁著氣溫還沒升高的時候沖出去,看看這個考驗后面到底是什么東西,所以必須得開始休息了,他將三個玉簡都放在自己的懷里,然后躺在了室內的床上,開始休息。
第二天早上起床,秦文軒趁著天還沒亮,溫度還十分涼爽的時候,就朝外面沖了出去,途中又碰上了好幾個沙人,不過沒了高溫的影響,再加上秦文軒已經知道了它們的弱點,所以輕易想滅了這些家伙,然后就繼續前進了,一直到太陽初升,秦文軒才終于跑到了散發光線的所在地,仔細一看,這是一個湖泊,湖泊旁邊還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明清時期的文字:九方流金澤。
九方流金澤?這是什么意思?秦文軒不太明白,不止是這個名字他不明白,他還不明白,眼前這個湖泊,怎么是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