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存在開始與結局的過程。
我,我啊——我是什么了。
大概是塵埃吧,我除能夠感受了自身這個不知道有多大的塵埃和我極其微薄的引力場外。在一瞬間,我突然想起我的自己。自己的記憶,自己的目標,但更多的是茫然的存在。
首先,我現在擁有的,因為沒有參照物看不出來的體積和質量和我所能夠操控極其微弱的引力場。
這個引力場還是在我的身上過去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感覺到的,在僅僅只有意識,甚至于這個意識也在迷茫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時間已經是奇跡的表現。
引力是四大基本力之一,在我的理解中引力的確定性不可控的,但是現在的我卻能夠以我從未沒有過的感覺去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且能夠改變它。
在我近乎本能反應下,開始扭曲引力場,剛剛開始時引力場紋絲不動。不過在我的意志下,引力場在時間的流逝下慢慢變化。由圓球形變成了橢圓形。這樣能夠更好的在不斷變化旋轉軌跡中吸收更多的物質。
在一瞬間,當我遇到它時,我才猛然驚醒,它是光。
是一束巨紅星的光,被空間和時間層層削弱的光,很普通,但是卻使我想起了我。
想起了那種感覺,它照到我身上時,我沒有感到溫暖,也無法感到溫暖,無法想象到寒冷,仿佛這一切都是我獨自臆想出來的感覺。
孤獨和絕望一起向我涌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過來的,記憶,經歷,是我在那片溫室里活著的支撐。
使我走出來的是那一小段的回憶,“成為極致吧!”我已經忘了我是怎么想到的,大概是逃避現實的幻想,又或者是絕境的自我安慰,在我第一次真正的仰望星空時,那沒有被光華遮掩的星空,在我第一次為人類而活著的時間里,那純粹研究未知的過程,在我面對著無力改變的現實中,苦苦支撐但卻不能忘卻的生命。這個我妄想出來的,意義,但是這個意義環繞著我最后的生命中,直到死亡。
我已經很久沒有回想起了過去了。
因為那過去的我早已經被我“割舍”。
但是為什么,我想起它呢?
我怎么會想起他們,和他們一起經歷過的生命,和他們一樣的追求。
極致是我的構想,那是一種感覺,是種生命。
每個人都做過夢,極致也便是我的夢。
另一個更加完美的我,一個連我都要仰望的我。
好像我是為了什么才誕生這種夢,不過我忘了。
拋棄一切去追求真理,不管道路是什么,不管遇到了什么,都不會停止。
就像一個工具,就像是我。
成為極致吧!成為極致吧!
我在宇宙中的最初吶喊,獨自一人,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為了那點點滴滴的意義,極致成為了我一直走下去的原因,真理是我活著的工具。
在消化它們時,是我最痛苦的時候。無盡的時間所遺留下的意義,那種感覺,無限的信息碎片與我的意志相互沖擊,交織,重組。
我的意義和它們的無序,大概是相同的吧。都是存在于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我喃喃自語著。
即使我能夠感受到它與我是一樣,但它是它,我是人,極光。
現在我是星塵,又或者是其它我無法理解的物質結構,當我重新回憶起自身最初目標“為了人類,為了真理。”我加快了吞噬的速度和消化,龐雜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我的核心當中,處理的無序信息越多,我就越來越迷茫,迷茫我是誰,迷茫我為了什么。
在不斷掙扎的過程中,但是我還是因為自身那無法斷絕的追求挺了過來,那些殘酷下感到溫暖的記憶。
先用引力波感覺離我最近的物質,然后控制引力場向它靠近,至于是我拉向它們,還是我吸引它們,在這個我現在的情況下都是沒有意義的。接觸后開始消化它們。
漫長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那由記憶組成了零散片段的流逝時間,被我當成了計時器來估計時間。
當我在增長自己質量的時候,我也開始重組我的“大腦”。之前的消化只是我一點意志的本能反應,在有“大腦”后我才會有真正的思考,真正去理解我現在的狀態。
除去核心外,我用硅晶體和碳構體組成我的“大腦”。
我剛開始用的是微薄的宇宙輻射和星光所傳遞到我的能量來構造,效率極為低效,但我沒有任何其他的方式改變。
當我開始“思考”時,那種相當于最初的計算聯合系統的計算量,我開始利用自身的引力場的波動供能,這是原本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我也無法理解這種在當時的我看來就像是無限般的力量,在我的場內物質開始變化。
由化合物漸漸的變成為單質,單質交織形成我需要的物質。
利用邏輯“杠桿”去撬動物質結構,使其轉換成為我需要的結構,利用那極為微薄的物質去締造只有超高精密條件下才能夠產生的設備,這對于我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在失去了伴隨著我的納米系統后。
恍然間,我感到靈魂一陣絞痛,如果我有靈魂的話。
那是我無比熟悉但卻淡然面對的感覺。
關于這部分的記憶也在此蔓延到我的靈魂中,如果現在的我還擁有著靈魂的話。
在“大腦”的誕生初期,意識開始蘇醒。我開始想起我的人生,我與他們所經歷過的,那不斷救贖的生命,那浩瀚無垠的真理的征程,那我無法觸及的未來,但是“大腦”的結構還不建筑完成,除了能感覺到我自己的自我意識,沒有和外界的信息的直接交流。就像植物人一樣,就像是死了般,但我還是在那記憶與現實混合的過程中感受到我活著,活著。
為了他們那些早已經實現自己的意志的人們,我所做的一切和他們一樣,都是作為人類必須去做的。
宇宙漫漫,我的道路剛開始。
那怕,我只有我……
我對極致的理解,也不知道是從哪時候開始的。
現在我對極致的理解是成為信息的奇點。之前的人生,我對極致的理解是用一切去完成我的目標和理想。
在我還是有人類的身體時,我是追求真理的那一部分的人,不在乎金錢,權利、感情,在我看來都沒有意義。
人活著就是為了理想的,停止前進的人與死亡無異,可是,前進的人卻是走向死亡。前進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可以別人負擔,也可以自己負擔。
舍棄一切,為了真理。是那群聰明的傻瓜。他們不管走到了哪里,也不忘了自己,是人類,是地球人。為了人類,不是付出了多少,而是付出生命的多少。真理的道路是需要無數和我們一樣的人用生命填的。
我在思考后,不知道多少次回想起與他們的時光。我在離開拉美爾前就為什么我與他們一樣瘋狂地追求真理,因為我們已經只能從追求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只能夠在其中找到存在的意義,只能夠在當中感覺自己是一個人。
真是充實。
真是快樂。
我的一生已經圓滿結束,但我還活著,活在這個充滿未知宇宙中。
我不由自主的感謝著容納著我這個已經圓滿結束的生命,是它給予了我繼續下去的機會。
這就是極致吧,在這茫茫宇宙中尋找未知,用盡生命,在無盡的結構找到自己。
構極,成為極致的開始,構造自己的極致,思考后,我開始動用我那個極其微薄的引力場,扭曲著我渺小的身軀,塑造成能夠壓縮物質的光錐形。星塵在被我捕獲后會隨著軌跡越來越靠近我制造的“引力陷阱”,那由最簡單的原理,造出最不可思議的結構。
任何物質壓縮到一定限定就會表現出更多相似的特點,因為物質直接的根本都是相同的,在極端的壓力下被迫凝結在一起,在普朗克時間下快速的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其中的“潤滑劑”是我之前預想到的能量,或者說是附加在物質上的能量在擠壓中濺射而出。
而這些能量也是我替代最初低效的能量供應,在摩擦碰撞中產生的能量被我利用晶胞管導入到我所建設“大腦”中,這些能量是釋放在我的預料之中,但是我并不滿足這些被宇宙拿去平衡寂靜超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能量消耗,我需要更多物質去組成我需要的設備,那些可以被我實現的實驗又開始徘徊在我的思索中,在掩蓋孤獨與絕望的求知欲下,我又開始加速對于物質的吸納。
時間開始推移,在我運行的軌跡中,我所遇到的星塵密度開始下降,而我開始執行我根據現狀而擬定的計劃。那些稀薄的物質早已經無法滿足我日益擴大的體積與質量,我需要更多是物質來維持著我的晶胞腦,由能量翹板建設的晶胞計算體終于可以初步使用,這種老舊但是實用的計算體建設材料,可以說是陪伴著我最長的計算體類型。
對此,我無比熟悉其制造和應用,把其數據接口轉換成我現在最細微操作的單元模塊,我的思考速度也得到了極為巨大的提升,我現在終于有了一種感受到思維的感覺,即使這運算速度剛剛超過了我的計劃的最低標準,但是帶來的不僅僅超越我還在地球上的思考速度,更是使我更加理解了森林和卡諾的常態感覺。
這種超高速思考的感覺,也使得我能夠更加適應宇宙環境,但也把我對于感官的實現提到了計劃當中。感覺不過是被大腦處理的的生物信號集,而現在的我跳過這個過程,直接感受到由無數細微的信息組成的世界。
作為曾經擁有著肉體的人,我十分珍惜我現在得到的一切,但是作為人是不會滿足現狀的,希望更多是欲望的一種美化體現,但是這種希望才是我現在最需要得到的,我現在已經明白時間的刻度,從我又意識開始,到現在組建晶胞腦的這段漫長的時間里,過去了長達十七年,至于之前沒有意識的歲月,在我真正解剖承載著我的物質后才能夠確定。在現在僅僅擁有廉價的真空環境和常規計算系統的我來講,還需要這個完整的人類工業體系和一顆行星才能夠勉強實現這個預案,縱使現在我就已經知道承載我的記憶的跟我生命后期做出的漫長時光中,整合出來的抑制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我們人類那相對于人工智能生命來講,只是毫微的旅途下,更加限制了我們的選擇。
為了填補那空缺的時間,我又開始計劃的實行。
離開這片誕生的塵埃區,到達離我不遠的行星,這個行星還是我利用引力波宏觀探測出來的,在這個星系中,除去占據最大質量的巨紅星,還有能夠干涉我的引力場的些許穩定的擾動,在軌跡運算中利用簡單的角度區和我環繞巨紅星的軌跡長度,計算出距離我最近的行星。
利用推進加速來接近,甚至一次性的直接接觸,來填補我因為模擬實驗中消耗的大量能量不可能僅僅依賴這稀薄的宇宙塵埃或者在虛空中飄散的零散物質碎片。
首先,我需要具有推動作用的加速系統,這部分的研究數據我已經設計完畢,剩下的就是時間流逝下,物質的積累。這個過程并不愉快,枯燥乏味的重復,在消耗之間選擇平衡,但是我依然繼續這種無比漫長的等待,大概是我太過熟悉類似的行為。
我最初的設想是利用我能夠操控的引力場來進行移動,但是鑒于目前環繞在我身邊的星塵太過微小,能夠帶來的反作用力對于我的移動可以說是忽略不計,我只能退而次之,選擇了較為冒險的物質拋射方案。
我不能改變其主要運行軌跡,且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大大減少運算上能量的吸收,來塑造推進系統。這也將是我做出更多有效行為的限制,使其航行更加的不確定。一旦錯過目標行星的捕獲范圍,那么我可能再也找不到新的機會繼續接下來的計劃實行,而選擇停止自己的思考,在無邊無際的虛空中等待命運的選擇。
但是這并沒有什么可以猶豫的,我的生命早已經實現了作為人的價值,至于我還活著,以這種我無法理解的姿態而存在,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現在要做的不過是作為生命最基礎的愿望,得到更多。繁雜的數據的整理和延伸是我在這段漫長的軌跡中唯一能夠做的事情。
但是這件事情很快就被我消耗殆盡,在不知不覺中,承載著我的記憶不在是原來未知的結構,更是被我附加在我那組建而成的晶胞計算體里,延伸和擴展。這也算是生命的延續,至少對于我來講,我現在所擁有的,也不過是我的記憶和這具徘徊在我已知與未知之間那道接觸的界限的承載物。
我能夠感到引力波的變化程度開始擴大,這表明,我越發的接近我所預想的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那一直能夠補充我的消耗的塵埃也終于開始削弱,這個種表現說明了我之前所存在的區域更像是氣態行星的光環帶,這也使得我關于這個星系的預測信息模型更加完善。
未雨綢繆是我現在唯一能夠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明白真正的未來是怎樣表現的,但是做好準備是面對未知最好的前提。
撞擊,這是以我無法想象的速度瞬間開始和結束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除了減少計算系統的使用,也漸漸減少了對于引力場變化的計算,使得接下來的整個事態嚴重脫離了我的計劃范圍。
我在撞擊的瞬間,龐大的動能轉換成熱能填補我那微薄的消耗后,傾瀉而出,把我所建設的晶胞腦徹底激活,以泛鏈式向外擴散。
傳遞著能量和容納著我的記憶和數據的碎片飛濺到我無法感覺到的地方。但是現在的我已經無法再去理解這一過程,我又陷入了最初的情況,只有意識繼續存在。
至于后面的行為,是我在一系列事情和問題結束的,才推導出來的。
不斷壓縮和解析是我在之后最應該會做的事情,在清醒的最后,我已經極大的減緩能量的消耗,這樣的措施也使得我更加渴望得到更多的物質與能量,而這個渴望也演變成我的本能反應。
展開了一系列的行星解剖消化行為。
我能夠從引力波中感受得到,我旁邊的行星。
到了后期,每壓縮百萬分之一,所受到的阻力就會增加幾百倍。
不只是引力場的疊加,更是力的本質上的疊加。
伴隨著的另一個巨大的助礙是“消化”過程中的信息,那種無盡的蒼茫,物質組成的經歷隨著時間步步累積的信息,沖擊著我的意識。
但是我不能停止,也無法停止。
我的引力場無法控制住我日漸增長的體積,造成了類似于黑洞的引力坍塌,我的表殼與內層因為物質與能量結構的不均勻而瀕臨破碎。在不斷破碎與結合的過程中,在成為極致的道路上,在充滿未知的前方,我遇到了最初的虛元沖擊。
恒極光:
這種思想一直穿遞給人類,引發了第二次超越思潮,也使我們開始了走向那條通向至高的道路。
雖然這條道路本就充滿了艱辛與迷茫,但我一直相信我們人類在最后的最后一定會得到我們每個人都滿意的結局,縱然那時的我早已經不存在。
縱使最后的結局之后再無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