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閣老眼睜睜看著揚長而去的劉烈,嘴角狠狠抽搐!合著我喬家不但白搭兩個女兒,還得搭上兩份豐厚的嫁妝啊~
父女仨面面相窺,呆若木雞。嫁女如此,古今第一家…
...
太守府。
賓主落座,氣氛尚算融洽。彼此算得上是情敵,更是將來的對手。但彼此又明白,現目前為止還沒有到刀兵相見的時候。
在動蕩的當今時代,彼此的策略還是以休生為主。特別是江東,作為外來力量入主江東的孫氏,尚未徹底融入江東世家體系。
需要外在力量支援,這就是孫堅目前最迫切的課題...
雙方談了很多,孫堅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孫堅的豪爽和仗義,深得劉烈好感。這也是劉烈耐著性子和他說這么多的原因,畢竟,孫堅這樣的心性,還是比較容易獲得劉烈好感的。
想了想,劉烈拿出一只小巧玲瓏又精致的木盒,打開木盒,呈現在孫氏父子以及周瑜面前的是一個異香撲鼻,粉紅色物件。
“這是何物?”
此物聞所未聞,其清香令人心曠神怡。孫堅舒暢地吸了幾口氣問道。
“此物乃是香皂!”
劉烈笑道:“用此物沐浴,使人感到神清氣爽,香味濃郁!不過價格昂貴,直適合世家貴族使用。”
看了看孫堅,劉烈又說道:“此物,我廬江也是剛剛研發,尚未上市!吾有意給予孫兄在江東的代理權!”
雖然不明白劉烈口中的研發和代理權是幾個意思,但孫堅大概明白劉烈的意思。他眼眸之中流露出興奮的光芒!
孫堅雖不曾經商,但畢竟眼光還是有的。他明白這個叫香皂的價值!一旦此物在江東世家暢銷,錢糧的問題迎刃而解。
江東乃魚米之鄉,世家門閥林立。一旦此物占據了世家市場,那意味著...
孫堅不敢想象!
最重要的是,一旦掌握了這樣的壟斷之物,同時也是一種掌控世家的手段。
世家,無不是利益至上...
孫堅深呼吸一口氣,向劉烈拱手道:“兄弟如此大禮,文臺多謝!日后需得我江東幫忙,我孫氏鼎立相助!”
劉烈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雖然重生在這個時代,但劉烈擁有的是前世的記憶。更何況,還是才華橫溢的化學工程師?弄一些后世流行的化妝品洗浴用品還是可以。
將孫堅拉進自己這個利益鏈,無形中有了某種控制江東的手段。當然,這對于陷入兩難境地的孫堅同樣是一個機會。
沒有錢糧,何以養兵?不養兵,何以逐鹿天下?這便是孫堅目前的窘境。
處在孫堅這種地位來說,至于女人,呵呵!作為名震華夏的江東猛虎,什么樣的女人得不到?
是,大喬的姿色才華天下聞名,但孫堅更多的是與喬家的利益聯姻。
而且,目前和廬江的合作已經超過了聯姻喬家利益,對于女人便是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了。
至于公瑾相對于對小喬的垂愛,公瑾應該明白大局為重。江東名媛才女極多,倒是給她弄一個好了。對于自己身邊這個最得力的助手,孫堅是如此想的...
孫堅等人當日夜里就謝絕劉烈相留,連夜離開了廬江。
次日,太守府衙門,劉烈瀏覽著公文。畢竟管理一郡之地,有許多事務是要處理的。雖然有荀彧叔侄和徐庶戲志才等人齊的輔佐,劉烈也并不會做個甩手掌柜。
懶惰的陋習是養成的。
勤勉的品質,同樣是天長日久養成。廬江目前處于積蓄發展間段,劉烈暫且還沒有向外擴張的打算。所以劉烈并沒有再召喚統兵之類的將才,也沒有召喚其他的人才。劉烈倒是用積分向召喚系統兌換了很多后世的技術,當然相關人才倒是捆綁而來...
如今劉烈主抓的是農業,水利基建之類。同時還有造船業,冶金鍛造技術。
火藥的發明和改良已經完成,甚至是炸藥也逐步完善。但冶金技術,卻是循序漸進,急不得。畢竟,那樣的技術畢竟是跨越了千多年的產物,以如今時代的基礎,段時間難以搞定。
槍炮,暫且指望不上。但簡易的手雷地雷之類熱兵器,已經開始量產。
目前需要劉烈把控的事情很多,官府架構改制,情報部門的完善以及軍事改革,都是劉烈需要重視的問題。
十年,十年時間,劉烈相信廬江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優勢,都會領先當今天下許多年。屆時一統漢家天下,便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召喚系統不僅僅能召喚各式人才,還能用積分兌換來自千多年后世的各種技術。再加之劉烈本身那跨越時空的先進理念,劉烈相信十年后,大漢將重新以絕對的王者姿態傲視天下!
府衙議事廳,荀彧庶子以及徐庶戲志才都在場。他們看著自家主公的神情,充滿著敬仰。他們不明白,主公從哪里弄來這么多匪夷所思的稀奇古怪東西。
那火藥炸藥,足以蹦山填海。
那新式的鋼鐵所鑄的兵器,無論是鋒利和韌度,都是史無前例的。
還有那皖水河畔碼頭上,那巨大的干船塢,以及樣式古怪的戰船,都是讓這些人聞所未聞...
而最近,主公又推出了什么鐵模鑄炮法,后裝線膛炮制造。當然,還有城郊那叫做什么后裝線膛槍...
翻看桌案上林林總總的絕密文件,劉烈向徐庶說道:“元直,保密工作,一定加強。”這一塊,屬于徐庶負責。
徐庶拱手道:“主公放心,臣親自在抓!”
在如今的廬江官場構架格局中,荀彧為文官之首,徐庶副職。至于荀攸戲志才,雖為文臣,卻擔負的是掌握廬江軍的之責。
其實,相對于當今天下,廬江并不缺乏理政型人才。近兩年來,從天南地北投廬江的人才非常多。經過這一年的觀察和鍛煉,差不多已經融入了廬江各縣。
廬江的發展格局已經定下,并且也是在朝預料之中的方向發展。劉烈要做的是,帶領廬江各界精英繼續完善。再有的是等待...
三年的時間,有許多從戰亂地區的難民擁入廬江。劉烈并沒有排斥,而是容納。如今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六百萬,大約相當于這個華夏的六分之一!
人口,兵源稅賦的來源,國之基石。沒有人口,啥都沒有...
好不容易處理完公文,又和手下文武討論相關事宜。劉烈伸伸懶腰笑道:“吾之大婚訂在三個月后,屆時各位喝喜酒的份子錢可莫要寒酸,丟了廬江官員的顏面!”
荀彧等人哈哈大笑!
三個月后,劉烈正式進入這個世界的十八歲。成人了,給成家了...
這時,劉烈的心神卻是飛向了西邊:鹿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