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坐定之后,杰克便將所知卡諾莎情報說出。
聽完,布蘭陷入長考,約半刻后,“看來再過幾年,法蘭克跟教廷要再起沖突,屆時整個半島都要卷入戰亂,你們條頓傭兵團要加緊訓練。”
“殿下,您知道這件事的來歷嗎?”
杰克只是個傭兵團長,不太清楚嚴重性,于是布蘭開始說明。
“上一代法帝“必隆安?卡佩”你聽過嗎?”
“自然,他可是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主帥之一,曾擊殺兩位阿拔斯王子跟六位異端重臣,是戰神。”
“卡羅爾也參加過二次十字軍,他說過必隆安集天才,強壯,魅力,勇敢,合群于一身。
而祖父則說,他是大帝。
他用聯姻,強宣,陰謀污蔑對手為異端等來擴大地盤,把轄下的教區收回,改由親信或家族成員直轄。
發布封臣不得私自開戰的和平令,并將貴族內閣權利縮限,任意收回伯爵以下頭銜,集大權于一身,雖是大帝,但也是貴族眼中的暴君。
因他武力威望甚高,教廷難以在軍事上討好,使在法蘭克的教區主教,越來越少是由教廷任命。”
杰克聽入迷,“英雄招妒啊,可惜只活到三十六歲。”
必隆安死后,盧約二世趁收復圣地的名望還在,他先將法蘭克的大主教提拔為樞機主教,接著鼓動這大主教跟其他受到必隆安改革侵害的貴族們作亂。
在A.E.1303年的新年首日,盧約二世頒布“教士選舉法”,規定封建領主沒有主教任命權。
帝國保皇派不滿,可教廷先一步動用武力,將圣殿騎士團開到法蘭克邊境,在皇帝前往“圣母院大教堂”舉行“敬主彌撒”時,讓大主教狹持小皇帝東逃,之后離開巴黎一路到了接壤圣殿騎士團的城堡所在。
“挾皇帝令諸侯”事件,引動戰火。
面對指責,教宗敕令再出,言明教會不受審判,教宗有權廢黜皇帝,一切君主都應親吻教宗之足……
保皇派的貴族聯軍經過必隆安改革,若要強打本該占據優勢,帝國八大公爵,五位都反對教會,只要有人出頭帶領便可。
但偏偏沒人想直接出面應對教廷,必隆安人死政息,多位公爵們開始暗跟教庭接觸,最后形成六比二的局面。
小皇帝服軟簽署“主教序任法”,放棄自必隆安以來的一切侵害教廷權利,才重獲自由。
此等奇恥大辱海德里安銘記于心,隔年在母系勢力運作下,娶了帝國最強公爵,八大公爵之首的阿基坦公爵長女,鞏固帝位。
繼承其父英勇,海德里安對軍備很重視,還兩次大敗外敵入侵,塑造新的皇帝威望,到了去年,因原配一直無法生下子嗣,加上老阿基坦公爵無子(全都夭折)。
所以施行“男性繼承法”的阿基坦公爵領,爵位便落到分家手中,海德里安已不需要這位長的不出色,又無實地頭銜支撐的妻子。
海德里安搭上勢力跨越中東歐地區的“巴伐利亞王國”,想同毒蛇王賽洛繆之長王女聯姻。
而在巴伐利亞跟法蘭克之間隔著“施瓦本王國”。
黑暗時代時,施瓦本跟巴伐利亞還是一國,之后分開。
施瓦本與法蘭克長年敵對,這軍事同盟一成,可解決法蘭克東面的施瓦本軍事威脅。
但貴族離婚需要教會同意,生不來孩子,并不能當做離異理由。
教廷不同意這門婚事,還動用巴伐利亞當地教會指責該長王女死去的母親非是光明教徒,曾有崇拜異端的記錄。
加上法蘭克傳統,皇帝長久以來都是跟國內重臣聯姻,這婚事遇到的阻力,空前巨大!
“教宗敕令”再被搬上臺面警告海德里安。
海德里安威脅大主教替他執行免去婚禮的儀式。
但大主教不從,這一次,年少氣盛的他不給面子,宮廷禮拜時,換他直接抓捕大主教跟一眾宮廷教士團,報了童年之恨,隔日便從巴黎凱旋門出兵,掃蕩所有親近教廷的堂區,修道院,教會,城堡等。
有來有往。
知曉此事后,盧約二世馬上發出“破門令”,格除海德里安教籍。
“不被神所領導之世俗君主,不再有資格君臨世間……接獲此令者,當舉武器,反抗暴政。”
海德里安被教宗點名“撒旦附體”!
帝國大亂。
上代情勢,是祖父告訴自己,當代情勢,這幾年莊園的收集。
此時,距離米斯城甚遠,法蘭克帝國南境的“普羅旺斯”地區,在時任公爵魯道夫帶領下,對皇帝發出第二道文書,請求交少今年要繳的小麥數量。
在一位帝國稅官被殺后,信件連同首級一起送到皇帝海德里安手中。
看完之后,皇帝對著貴族大罵,“上次我已經同意給他們自治權,這次得寸進尺。
“投機者,卑劣的血統,毫無信譽跟榮耀,不愧是維京人的種!”
幾百年前,維京人來到普羅旺斯搶得過癮
一部份留在此地區并受洗改信,成為當地新貴,并與本地貴族聯姻(強娶),形成異于法蘭克其他地區的文化。
到了A.E.1066年,有維京血統,出身諾曼底(北法地區)的貴族威廉,出兵英格蘭,君臨英倫王座--世稱“征服者威廉”。
由于文化接近。
英格蘭跟普羅旺斯還有諾曼底三地都有通婚舉動,過去兩百年,兩位英格蘭王,四位英格蘭王后,帶有普羅旺斯血統。
普羅旺斯跟帝國分分合合,每當帝國強弱有變,歷任公爵總會鬧出風波。
“陛下,還是先應他這次,我們跟教廷交戰失利,現在無兵可用。”
“是啊,我們同巴伐利亞聯姻結盟的提議被婉拒后,施瓦本人更趁著我國新敗虛弱,又派了一支隊伍到邊境,收割我們的小麥,奪走我們的牛羊。”
大臣們都不想打,海德里安挺直的身子,又降了下來。
他喊退總管大臣們,一個人在寶座上累的昏睡過去,他夢到那天的場景…..
被破門之后,皇帝放軟帝姿,冒寒前往卡諾莎地區。
還帶著元配妻子,跟少數護衛,仆人及教士同行,共計四十人。
貴族間的爭端,往往會有一位具有名望的調解人擔任第三方,此次事件由奧地利大公赫蒂?戴?詹姆出任。
赫蒂大公跟教士關系良好,愛出風頭,他十分崇敬屠龍者尚格那樣,仲裁各國事務,所以也效仿行徑。
皇帝請動他出面的代價,是寫滿三大張羊皮紙的禮物清單。
漫長艱難的跋涉,皇帝臉色疲憊來到位于山頂上的卡諾莎城堡。
脫下皮帽和靴子,身著苦修士的簡陋服裝,僅僅披上一件氈毯,這是皇帝想出的“懺悔形式”,嚴冬時節赤足露頂。

巧合巧
小提示,重要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