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見瑪利亞,所以也不想去威尼斯了,安德烈沒有去過彼得堡我們就決定先去那里玩幾天。
圣彼得堡,位于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
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
1924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圣彼得堡。
和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更具皇家風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八位受歡迎的旅游城市。
這里極具俄羅斯風情的古典建筑震驚了安德烈,我和他談論著彼得堡的歷史和我對這個城市的印象。
我告訴安德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
安德烈聽得入迷。他問我怎么知道這么多?我說你忘了,我的祖國歷史可是得了五分的。安德烈說他不會忘記,那天也是我們的初吻!
我們談到二戰給這個城市的創傷,和英雄的俄羅斯民族。希特勒的軍隊將這座城市圍困了872天是二戰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圍困與反圍困作戰。
我們談到1917年,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在這里獲得成功,從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蘇聯時代。
我們不停地追尋著普希金、萊蒙托夫、高爾基等人在彼得堡的生活足跡。
我們徜徉在涅瓦大街上,這里集中了18~20世紀最杰出的建筑。
在街道兩側和毗鄰的廣場周圍有眾多的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和電影院等供人們休閑娛樂。
街區兩旁是眾多的百貨公司、食品店、教堂和名人故居等。
這里的建筑依舊保持18世紀、19世紀的風貌,每一幢建筑都精雕細刻,古香古色,優雅獨特。
此外,涅瓦大街還是一個信仰寬容的地方。在這里坐落著聞名于世的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圣凱瑟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
如果你知道普希金,你就沒有辦法不對皇村著迷。
皇村由兩座皇宮組成,葉卡捷林娜宮和亞歷山大宮;這里巴洛克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感傷,以及中國風格的異國情調,共同編織成一個結構完整、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筑綜合體,是世界園林藝術中的典型。
我們流連在這奇美的畫卷里,安德烈說如今他終于明白,為什么普希金能寫出那么絕美的詩篇了。
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著名的冬宮座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這里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辟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
冬宮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筑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
安德烈說冬宮給他的震撼不亞于盧浮宮。他真慶幸自己這次沒有選擇去威尼斯度假。不看一眼傳奇的冬宮他絕對會抱恨終生!
我和安德烈足足在冬宮參觀了三天。我們真的不舍得離開那些讓我們迷醉的藝術品。
冬宮中藏有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
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彼得夏宮一個讓人覺得仙境般的所在,位于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其外貌簡樸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假。所以這里也被譽為彼得夏宮
夏宮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筑群。由于建筑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
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住在二樓。樓上裝飾極為華麗,舞廳的圓柱之間,都以威尼斯的鏡子作裝飾。
著名的彼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右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
神奇的喀山大教堂,最顯著的特征是它有一個呈半圓形的柱廊。柱廊的后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
喀山教堂名稱來自于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圣母像。
當恐怖伊凡的軍隊突擊喀山時,在烽火中發現了這尊圣像畫。由于喀山圣母像不斷地傳出顯靈的事跡,故成了俄羅斯東正教徒最敬奉的圣像之一。
青銅騎士是圣彼得堡市標志性雕塑,位于十二月黨人廣場上。
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騎上,兩眼炯炯有神。塑像曾受到偉大的俄國詩人普希金的高度頌揚,寫下了他最出名的敘事詩《青銅騎士》。
我們在這個塑像下面拍照留影,想象著普希金凝望這個塑像的感覺。
在彼得堡我們游玩了整整10天,安德烈說,他這10天就像做夢一樣。他說如果世界杯讓他激動,那和我游覽彼得堡就讓他沉醉。假如有可能他永遠都不想離開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