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大反轉,大出乎意料之外,避免不了要“審問”一番,原來不會說話,也問不出什么問題。
現在會說話,能回答問題了吧。還有總不能還稱小路吧,蘭宇翔如實告知他的名字。
“你是怎么跑到這深山野林的?”喬杰忠首先問,因為誰也不想與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生活在一起。
“我是遇到強盜搶劫,拼命的往山林里跑,越跑就越迷路。”,蘭宇翔很快就接口回答。
當然不能跟別人說自己是從天下掉下來的,那樣真的成為別人口中的神仙了,以后交流起來就困難了。
當然在他無法掌握語言交流之前,也曾千百次模擬這些場景,怎么回答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是輕車路熟了。
喬杰忠他們也沒有懷疑,因為在這個國家,除了城鎮有官府管理,野外就是草莽英雄的天下,官府也管不了這么多。
“那你怎么裝傻扮啞?”緊逼的追問。
“開始,我確實不懂你們之間的語音,或許我們的語言與你們不一樣”,蘭宇翔如實回答。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掌握了一些你們的語言規律。結合我們的語言,現在基本可以和你們交流了,特別是這么緊急的時刻,被逼出來了。”
“好啦,小路也沒有什么惡意,來到我們這里一直在幫我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紀嵐出聲和場。
“好在你們收留我,否則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來,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天,才到這里”,蘭宇翔再次表達感恩之意,也斷了繼續問他背景的事情。
“哼,我們這里離城鎮大約有200里,就是一個人不吃不喝,也要走3天3夜才能看到人煙,算你運氣好,如果你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估計你一輩子就留在這森林里了”,喬杰忠還是一個硬邦邦的語氣。
哇,蘭宇翔心里一震,確實是運氣。雖然自己也訓練過野外求生,但那時有現代通信工具,也有區域監控,如果真的不行了,還有人過來救治。在這里原始的野生時代,救自己的真的只有自己了。
喬杰忠雖然不茍言笑,但他們一家人還是很高興,蘭宇翔并不是累贅。說的好聽點,也解決他們心里后顧之憂。
他們兩夫婦也不想出山,涉足江湖,參與政治。他們只想隱居山林,過著一些無憂無慮的生活。
次日早上,晨曦初升,光線萬絲。一早村里的人就過來邀請蘭宇翔去看看神廟,重新點燃火柱。
雖然認為他是神仙,神仙也有來無影去無蹤的,一旦他走了,去哪里找他呀。所以一早就有村民在候著他。
經過昨晚一夜冷風吹晾,火柱神廟地面已經干燥不少,但還有點潤濕。磚瓦殘梁早已被村民清掃干凈,除了房頂空窟窿,其他地方也修復的差不多。
蘭宇翔也納悶,這個火柱是怎么來的呢?自他來到這個地方,沒有進入廟宇看過,村民不允許一個陌生人到處跑。所以這個火柱是用柴火點燃的,還是用油氣點著的?
如果是柴火,應該有人不斷的添柴,才能保持火苗不滅。如果是柴火,重新點燃就簡單多了。
他進了廟宇,里面還是比較簡單,一個塔型的火爐罩立在廟宇中間,六個腳架設于地板上,火爐下面就一個小孔,并沒有什么可點燃的東西。
從表面看這個火爐的主要目的是防護火苗被風吹滅。但這小孔有什么作用呢?
蘭宇翔趴在地上觀察,這小孔就茶杯口這么大。伸手過去,孔里吹出一陣陰涼的冷氣,有氣流從孔里流出,氣流并不強。
蘭宇翔理解這火柱是怎么形成的了。這氣體就是地下天然氣,或甲烷或油氣混合體,只要有火,就能點燃。氣壓夠強,這火柱就越高。
這火柱怎么能把這廟宇燒了呢,難道是小孩子玩火。這廟宇里面沒有其他雜物,三面都是磚墻,這火爐又是瓷造的,廟宇房頂又這么高,小孩子玩火也燒不起來啊!
蘭宇翔疑惑不解,先把火重新點燃再說。他讓村民點燃火把拿給他,他用火把靠近那個小孔,然而火柱并沒有點燃。連續好幾次,都沒辦法點燃。
村民面露失望,有一個村民說:“我們昨晚都試過幾次了,都沒辦法點燃”。
蘭宇翔想想,有可能是氣體氣壓不夠,氣量不足。他用一個手臂粗木塞子,把那個孔堵住,讓洞里的氣體積壓,提升油氣濃度及氣壓。
對村民說“下午再來,地面太濕,待太陽曬干了,我再過來”,他不想讓村民失望。
圍觀的村民忐忑的離開。
下午蘭宇翔如約而來廟宇,把木塞拔掉,用火把伸過去,火柱一點就點燃起來了
圍觀的村民歡呼起來了,尾隨看熱鬧的喬雪茹也很高興。“你還真能把火點起來啊!”。
但蘭宇翔笑了笑,并沒有高興。他知道,這個油氣孔基本上枯竭了,上午點不著,主要是氣量不足,氣壓不夠。
他用木塞堵住氣孔,就是積聚空洞內的油氣,提升孔洞內氣壓。待氣壓夠了,自然就能點著了,但燃燒肯定不會很久的。
村民正準備感謝蘭宇翔幫他們點燃了火柱。突然,火柱火焰上串高過房頂,接著火柱高度又降到離地不到一尺的高度。如此反復幾次,最后火柱熄滅了。
通過此現象判斷,神廟被燒毀,主要是油氣壓不穩定,導致火焰上下串動,燒掉了房頂。從油氣壓不穩定,也可以判斷此油孔已是枯竭,就算再次點燃,也持續不久。
看到火柱得而復失,村民難表失落,私底下的議論聲漸大。蘭宇翔走到一個高處,用力向村民揮揮手,示意安靜。
“我還在這里,點火做飯燒菜都不用太擔心”,蘭宇翔先把大家憂心的問題做一個承諾。
“我會給你們找到新的點火方法,如有可能再給你找到一個新火柱”,畫餅展望,安撫村民,展望未來,給信心。
村民稍微平靜下來了,因為他們一直依賴火柱為生,這火柱就是上輩上輩傳下來的,怎么來的,他們也不知道了。
他們一直把火柱當作村里的守護神一樣看待,現在火柱沒了,整條村子充滿失落感。
蘭宇翔接著闡述神廟被燒的原因,“由于地底下油孔燃燒枯盡,導致氣壓不穩定,氣壓忽高忽低,火焰串高串低,就把神廟屋頂木質結構燒了,與小孩子無關。”
算是給火災起源一個原因分析,給小孩子一個清白。
“火柱滅了,也是地下的油氣被燃燒完畢,火柱滅了是最終的結果,沒有誰可以改變。你再怎么點燃,也是無濟于事。”
蘭宇翔也奇怪,這個星球的人類處于什么階段啊,取火的方法還沒弄懂。須知地球的人類2萬年前已學會鉆木取火了,由于鉆木比較費勁,后來人類又發展火石取火,火鐮取火。
后續幾天,蘭宇翔都在找鉆木材料,被鉆木鉆板要軟,旋轉鉆木轉頭要硬,再刨些木絨當引火材料。
準備妥當后,他召集村民,在神廟前寬闊的地方,現場演示鉆木取火。當青煙飄起,火焰點燃火絨,最后黃色火焰引燃事前準備的干草。
大家都驚呼起來了,感覺像魔術一樣,鉆木生火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蘭宇翔現場抽取幾個村民一一試驗一次,都能成功取得火。
自己動手取火的村民很詫異,自己也可以取火了,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村民都很感激蘭宇翔,他們再也不用依賴火柱取火了。
不過鉆木取火用的時間比較多。蘭宇翔想想用更簡單的方法取火,不用靠人力不斷的去鉆。
開始他想到用透鏡原理聚焦陽光,就可以生火。
但那個環境條件制作玻璃比較困難,后來他想到凹鏡原理。他用一個圓形的鍋,把鍋的凹面打磨光滑至能反光。然后用鍋凹面面對太陽光,把干草放在光線聚焦點。面對陽光,不到一會,干草就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