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餮仔細感受了一會,他有個疑惑要詢問馬哈“高祖父,為什么你在我圓的范圍內仿佛消失了一般?”
馬哈卻將話題撇開,說什么自己比你強太多,你注意不到很正常等等。
厭餮想到了他用凝時看到的馬哈身上的氣,如果馬哈的能力類似于變色龍梅雷翁的神的不在場證明,確實能不被圓察覺,但也不可能隨時隨地都開啟吧。
厭餮百世不得其解,只能當做是馬哈太強大了,所以自己探查不到。
馬哈又提道“既然你圓也修煉成功了,剩下就自己摸索最適合自己的范圍了。
接下來學習堅:“纏”和“練”的高等應用技,使用比平常更多的氣來包覆住身體用以強化自身攻防力的技巧。
若要使用“堅”的話,只要讓全身一直在發動“練”的狀態,并讓氣保持在身體周圍。
由于“堅”的維持非常耗體力,但是又可以有效的防御全方位的攻擊,因此稍微有程度的念能力者在戰斗時,幾乎全程都是會保持在“堅”的狀態。
要是哪一方最先解除“堅”的話,則解除的那方就幾乎是輸定了。而在對付念能力者時,自身的“堅”至少也要能維持半小時以上。”
厭餮記錄完畢后開始嘗試,使用練將體內的氣排出,同時用纏穩定住排出的氣在身體上,形成一種類似保護膜的護罩。
厭餮接著使用念線控制白骨撿起石頭砸向自己都被一一彈開。“很實用的能力啊”厭餮看著這效果心中道。
厭餮開始維持堅,直到大約半小時左右氣不足了,這還是他只用堅,連控制白骨也沒有。
厭餮趕緊使用絕恢復體力,而這時馬哈開口道“堅你也學會,還剩下流和硬也一起交給你了吧。
流:借由調整身體特定部位的氣的量以改變身體攻防力的技巧,在“堅”的狀態時,念能力者全身的攻防力都是在50的情況。
而如果雙方氣的量并沒有差很多的話,則在“堅”的情況下戰斗,兩邊的人都不會受到很大的損傷。
因此,如何迅速改變身體特定部位的攻防力來給予對方傷害,也變成念能力者需要修練的部份。
通常中等的念能力者,攻防力的改變都會與自身的攻擊同步(例如原本是在“堅”的狀態、攻防力都是50的情形下,當右手出拳攻擊對方時,瞬間將自身的攻防力調整成右手70、全身30,利用右手比對方多出來的20攻防力來給予對手傷害;若是氣的移動速度太慢,不僅自身的攻擊很難給予對手傷害,且當對手攻擊時,也會因來不及用足夠的氣防御而受到損傷),
而且氣的分配量誤差不會高于0.1%(氣的分配量誤差太高的話,很可能會受到比預期來的大多的損害,或者是自身地攻擊無法正確給予對手應有的損傷)。
硬:將“纏”、“絕”、“練”、“發”、“凝”五種技巧聯合使出的高等應用技。
首先用“凝”將氣全部往身體的某一部位集中(例如右手),接著用“纏”將散發出去的氣全部包覆在該處以增加氣的密度,這時身體其他部位仍有少量的氣會跑出來,因此再利用“絕”將其他部位的氣都消除掉,這時使用“凝”的地方就會接收來自身體內100%的念而被大幅度的強化了。
若是在一開始先用“練”將自己體內的氣量提高的話,則“硬”的效果還會比沒使用“練”所施展的“硬”的效果更好。
“硬”常常被念能力者當作戰斗時的重要攻擊利器,將自身100%的念全部擊向對方,毫無疑問的可以給予對手很大的傷害;
但由于在“硬”的狀態下,身體沒用“硬”的部位對念的防御力是0,要是這些部位被對手用念攻擊的話,也會受到致命的損傷。所以在沒把握可以擊中對手的情況下,念能力者通常是不會使用“硬”來攻擊的。”
厭餮記錄完畢以后,開始嘗試流,先進入堅的狀態,此時全身功防力都是50,然后加大右手煉的氣,減少全身煉的氣。
此時右手煉的氣為70,全身為30。流嘗試成功以后,厭餮開始嘗試硬。
首先使用煉將體內的氣爆發出來,在使用凝,凝聚氣于右手上,接著使用纏穩定右手的氣,不斷控制氣壓縮,最后使用絕消除身體除了右手以外所有氣。
厭餮看著bulingbuling的右手(好吧,其實是腦補的),充滿力量的右手外圍好像帶上一個拳套包裹著拳頭,走到一塊巨石旁,“哈”猛然出拳。
“砰”的一聲,巨石炸裂開,中間被厭餮擊中的部位已經變成粉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