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村的建設,已經到了最后的攻關階段。
牌樓和照壁已經建設完成,233局的鋼筋混凝土的路基也已經打好,水泥也已經鋪上,就等著在最后再鋪上柏油了。
使用233局的專業設備,也就需要半天左右就可以鋪設完成,畢竟只有五公里左右而已。
在村民的強烈建議下,李江買了五六百塊錢的炮,狠狠的慶祝了一番。
這是在慶祝蘆花村的改頭換面,也是在慶祝蘆花村終于有了一條像樣的道路。
看著這些鞭炮和爆竹帶著硝煙與火光在村口綻放,李江終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一年前還在上學的他,本以為自己終將會成為盛海市里一個被996工作制壓迫的普通白領,卻沒有想到體內突然出現的隨身空間和靈泉竟然會帶給他這樣的改變。
讓他從一個大學生,在接近一年的時間變成了蘆花村的村長,帶領著全體村民一起奔向了傳說當中的小康生活。
看著村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他很是滿足的轉身問向一旁的副村長陳富貴。
“陳副村長,你有沒有想過咱們村會變得這么的好?”
陳富貴臉上的表情也十分的精彩,他的表情是看見蘆花村現在的興奮與欣喜,畢竟在這些建設當中,雖然沒有出錢,但是他確實出力最多的一個。
然后再這興奮與欣喜的背后,卻是對蘆花村全體村民的愧疚。
他由衷的感嘆起來:“您這村長當得可比我強太多了啊!我以前那就是,哎,算了不提了,說出來我都覺著臉紅!”
李江拍了拍陳富貴的肩膀說道:“富貴叔,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以后一定要像現在一樣繼續多為村里做實事做好事兒,村民們對你的觀感一定會扭轉過來的。”
李江真的是對陳富貴有了很大的改觀,稱呼甚至已經變成了富貴叔,而不是之前的陳村長,陳副村長。
他知道陳富貴本性并不算太壞,只是太過貪財而已,他嘗到了太多當村長獲取利益的甜頭了,現在讓他嘗一嘗被人夸贊的甜頭,以后一定會改變的。
就連韋艷萍都對陳富貴笑著說道:“副村長,加油!我看好你喲!”
陳富貴開心的笑了起來,第一次他覺著被人認同的幸福感,或許這種感覺只有跟著李江才會有吧?畢竟村民們認同的是李江,而自己只是沾了李江的光而已。
“修路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富貴叔,你們家應該住的還是土坯房吧?”李江隨意的問著。
陳富貴此時的表情略有些尷尬,自己當村長的這些年里,搞來的錢都用來揮霍了,從來沒有修繕過自己家的老院子,因為他已經把村委會當成了自己的家,并不認為自己還會回到老院子里。
卻不想自己竟然被郭筱筠趕了回去,他這段時間一直想著想要把自己家里的土坯房老院子重新蓋上一下,可是他還真的拿不出太多的錢來。
“富貴叔,你統計一下全村的土坯房有多少戶,艷萍姨你根據富貴叔的統計結果核算這些家庭的年收入有多少。”
兩個人頗有些驚訝的問道:“咱們這是要做什么?”
“危房改造!根據收入進行補貼修繕危房,對了,艷萍姨你到時候跟那些人說一下,能批多少錢是上面決定的,如果不夠的話,可以找我借錢,是我的員工的話,從工資里抵扣,不是的話還款沒有利息!”
陳富貴是徹底的服了李江了,他這一舉措,可是完全的抓住了全村貧困戶的心了,以后還會加倍的支持李江。
與陳富貴與韋艷萍交代完危房改造的事情之后,李江在此來到了村廣場戲臺旁的一排房屋,這里原先是村里的小學教室。
只有五間房子,卻是一所小學。
五間房子其中一間是老師的辦公室,一間是學校里存放的物品,另外三間則是教室。
一所小學怎么可以只有三間教室呢?李江自然清楚,因為他就是從這所小學畢業的。
當時學前班和一年級是一間教室,二三年紀是一間教室,四五年紀則是一間教室,但是整個學校卻只有兩個完小文化的老師。
完小是當初對九年一貫制教育的稱呼,可以理解為初中文化程度。
不過蘆花村小學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被撤銷了,一來是沒有師資力量,二來是教學設備并不完善,故而村里的小孩,只能到鎮子上的小學去上學。
而其他鄉村也是如此,鎮子收容了所有的村的小學生。
故而這幾間教室便空了下來,李江走進了一間房子,那是他三年級時待過的教室,教室里的那個燒炭的爐子還在屋子里擺放著。
李江還記得那年冬天的早晨,自己早早的背著一書包炭來到了教室,燒起了爐子,因為那天他值日。
值日的意思,不止要打掃衛生,還要負責教室的溫度。
那些日子過得還真是清苦啊!現在想來當時自己父親開養豬場剛剛賠了錢,家里都舍不得燒炭而是燒的柴伙桿,而自己帶到學校的炭則是母親東家借西家湊來的。
自己父母這樣拼命地供養自己,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走出這個窮山溝子,卻不想自己在外上了一圈大學又繞了回來。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以后這樣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
他心中暗自決定,在自己的任期內一定要將蘆花村小學,重新蓋起來!
不僅要重新蓋起來,還要有最完善的教學設備,最好的師資力量!
“江娃子,發什么呆呢?”牛鮮花看著李江對著爐子怔怔的發呆,拍了拍李江說道:“那我的計生辦公室就在隔壁了,剛送來的那些書我也擺好收拾好了,沒事兒我去鎮上領避孕套去了啊!”
年紀大的牛嬸,對避孕套這種事兒絲毫不避諱,李江回過神來,忍不住嘆了口氣:“牛嬸,村民選你當婦女主任,可不是讓你光管發避孕套的,其他事情你也得注意啊!”
牛嬸嘿嘿的笑了笑,說道:“江娃子,現在村里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吃飽了也穿暖了,大晚上沒事兒干,你說他們能干啥?我可得把計劃生育工作給做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