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是天氣炎熱之時,太陽早早地升上天空,空氣中彌漫著燥熱的暑氣。盛夏本不適合大規模軍事行動,但有朝廷督戰,這一仗又不得不打。
早上天剛亮,陳溫就在會稽郡治所山陰縣東城門外列兵布陣,準備趁涼廝殺,早點結束戰斗。
隊伍緩緩向前推進,可山陰城墻卻不見人影,只有“唐”字大旗隨風飄揚,吊橋放下,城門大開,似乎完全沒有守備,處處透著詭異。
陳溫全身甲胄,騎著大馬,疑惑不定:“停。”
軍隊在離城門一百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請弘農王王妃唐姬答話!”陳溫朗聲喊話。
城頭上唐姬慢慢前移,陳到和幾名衛士拿著盾牌在旁護衛:“原來是陳溫大人駕到,有失遠迎,小女子這廂有禮了。”
“看你今天城門大開,似乎已有悔意。王妃娘娘,只要你釋放王朗大人,放棄抵抗,我一定如實奏明圣上,爭取圣上饒你一命。”
“多謝陳大人。不過抵抗還是要抵抗一下的,要不然豈不讓跟隨我的將士失望。”
“以卵擊石,殊為不智,為了保全將士性命,還望王妃三思。”唐姬與陳溫對話,士兵在城內忙碌。10臺連弩車推到城門口一字排開,調好角度,對準敵陣。
“唉,身不由己啊。”唐姬嘆曰,“不過,一會兒戰事開啟,還望陳大人略略靠后,千萬不要率先垂范,萬一不小心傷到陳大人,小女子可就罪過了。”
“你用激將法,不管用,我不會上你的當。眾軍聽令,列隊進城!”陳溫一聲令下,中軍在副將于靡的帶領下開始前進。
來攻城的士兵都覺得這一仗太好打了,撈軍功是沒有希望了。但大家都一個心思,一定要讓會稽軍民看看聯軍氣勢,于是,大家斗志昂揚,精神抖擻,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整齊的方步,猶如后世三軍儀仗隊“嚓嚓嚓嚓”朝城門前進。
唐姬則后退幾步,靜靜地看著城下。
一百米、九十米、八十米……五十米。“放!”10臺連弩車同時發射,一米多長的巨弩呼嘯著飛向敵軍,“噗”透過鎧甲,刺入身體,有些弩箭更是穿過第一個人繼續刺入第二個人。更逆天的是,連弩車像后世的機關槍一樣,可以連續發射60支弩箭。只一炷香,城門前就整整齊齊擺滿了尸體。由于受到巨力沖擊,大多數人都仰面朝天,前面一個倒在后面一個的腿上,倒像是有人故意堆碼一般。最悲催的要算于靡了,先被射死馬,后被弩箭穿胸,至死都沒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做了閻王老爺的糊涂鬼。
放完60箭,連弩車立即撤退,吊橋升起,城門緩緩關閉。
看到這一幕,陳溫、盛憲都震驚得說不出話,半晌,陳溫平靜下來,一揮手:“盾兵上前,排盾陣。”
聯軍盾兵全部上前,迅速立成盾墻,其他士兵緊跟后面,在盾牌的保護下緩緩推進。唐姬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士兵越集中越好。等到大家推進到離城30米左右,唐姬喊:“放!”
20臺投石機同時發射,一時間滿天都是黑壓壓的石塊,大的像磨盤,小的像大碗,飛在空中,像滿天的小鳥。士兵們誰見過這樣的景象呢,都仰著頭好奇地看著天上。突然,這些石塊全部砸下來,大家才如夢初醒,可惜為時已晚。霎時間死傷一片,哀嚎聲撕心裂肺。
士兵們一片混亂,一些士兵開始往回跑。
“連弩兵,上!”
城垛口,一個個腦袋冒出來,無數手弩抬起來,“嗖嗖嗖”每人十箭,城下又倒下一片。
“撤退,撤退!”陳溫下達鳴金令。
“想跑,沒那么容易。發射。”隨著唐姬一聲令下,20臺投石車開始第二輪發射,城下士兵又倒下一片。
陳溫回到行營中軍帳,把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這仗,沒法打了。傳令,中軍帳議事。”
一會兒,盛憲、留贊、許貢到。“我們死傷多少?”
“初步統計,我軍傷亡約4000人。”留贊回答。
“我軍傷亡約1000人。”許貢回答。
陳溫大怒:“5000人吶,轉眼之間,我們5000人就沒有了,敵軍呢?一個沒打著。這仗還這么打?”陳溫把桌子拍得“啪啪”響。
等陳溫冷靜下來,盛憲無奈地說:“我們太輕敵了。不過,這唐姬都是些什么武器啊?”
“斥候呢?斥候呢?為什么沒有偵查出來,把斥候給我斬幾個,以儆效尤。”
“刺史息怒。我們今天吃虧在人員太集中,造成損失慘重。明天,我們分散兵力,四面攻城,唐姬的石塊也罷、弩箭也罷,威力就發揮不出來了。”許貢獻計。
“嗯,這樣雖然我們也會損失一些人馬,但只要攻破一個城門,唐姬就只有束手就擒了。”陳溫情緒開始好轉,指著地圖:“分3000兵馬給盛憲太守。我攻東門,留贊攻南門,盛太守攻西門,許貢攻北門。我們四面猛攻,我就不信攻不破一個小小山陰。”
“眾將聽令!”
“末將在。”
“明日四更啟程,五更攻城。”
“諾!”
在陳溫議事之時,王康的軍士化裝成老百姓正在打掃戰場。按戰爭規則,每次戰斗結束后,請當地民夫清理掩埋尸體,一則不讓死者曝尸荒野,二則避免瘟疫流行。這些收尸隊伍,雙方都不得攻擊,否則會觸犯眾怒。但王康的化裝士卒到場后,首先清理的是吳郡士兵的尸首,并迅速拉走。拉到無人處,將比較干凈的、沒有破爛的衣甲退下,旌旗也收攏。做完這些事,軍士撤走,民夫才真正上場。
王康和張康年的一萬兵馬一直隱藏在遠離戰場20多里的樹林里,白天的戰斗沒有參加,覺得十分遺憾。王康也不明白娘娘為什么要收集吳郡士卒的衣甲旌旗,但王康為人穩重,還是一絲不茍地執行,而且遵照娘娘的吩咐,將衣甲清洗,放在太陽下曬干。
傍晚,王康接到斥候帶來的王妃令:“子時偷襲盛憲大營,盡量縱火殺敵,但不許攻擊盛憲本人,速戰速決,撤退時盡量搶走衣甲旌旗。”王康覺得這個命令有些奇怪,但王康沒有多問,立即叫來張康年:“終于輪到我們出場了!”
王康重重地拍了拍張康年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