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把唐姬吵醒。這是幾天來唐姬睡得最香的一個夜晚,連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雷雨都沒有把她吵醒。唐姬走進縣衙花園,看著滿地的落葉枯枝,大吃一驚:“咦,下雨了,我怎么不知道。”
跟在后面的陳到和幾名親兵都嘿嘿地笑了。
唐姬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全身舒暢。唐姬說:“怎么不早點叫醒我?”
“見娘娘太累了,故意讓你多睡一回兒。”
“有什么急需處理的事沒有?”
“有,張康年在大廳等候。”
“叫他來,陪我吃早飯吧。”
唐姬來到餐廳,張康年稟報說:“山越俘虜審訊完畢,大小頭目大都戰死,還有十余人作惡較多,已被砍頭。剩余1302人,怎么處理。”
“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
“有500多人是寨兵,其他的實際就是獵戶,被秦狼裹挾下來打仗的。”
“寨兵直接編入你的部隊,獵戶俘虜先留下,我再思考一下怎么處置,你去給我叫十來個獵戶俘虜來,我再和他們交談交談。”
“帶到哪里?”
“就帶到飯廳,我和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談。”
唐姬叫衛兵加了一些飯菜、碗筷。一會兒獵戶到了,唐姬和大家一邊吃飯一邊交談……
唐瑁這些天在會稽簡直可以說是精神抖擻,每天不停地聽取下屬部門匯報工作,組織人員到各縣巡查,官員調整也拉開序幕,一是利用鄞縣調整,動了部分官吏;二是讓三個年老多病的縣令提前回家休養,致使三個縣令暫缺。這三個肥缺吊起了許多官吏和世家的胃口,到唐瑁處公關的人排成長龍。當然,官吏調整也攪動了官場環境,做形象、爭政績的人多了起來,郡府里許多部門到半夜還燈火通明,形成會稽郡多年來少有的奇觀。
沈家莊所在的蘭亭村已升為蘭亭鄉,山陰縣把周圍的幾個村統一劃歸蘭亭鄉管理。王小七新官上任三把火,白天晚上都在鄉里忙碌;廖秋菊對流民安置工作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干脆從郡府搬到沈家莊居住,每天指揮流民修路、建房;杜遠雖然覺得讓士兵干修橋、開荒的事是不務正業,偶爾發發牢騷,但有廖秋菊協調,杜遠的1000士兵還是干得相當不錯。
唐姬則和山越俘虜交談熱烈,后來干脆到俘虜營與獵戶俘虜平等交流,讓這些獵戶俘虜十分感動。
傍晚,馬異趕到鄞縣,唐姬叫廖化、張康年、陳到、賀齊和新任縣令陳胥議事,王康在鹽場沒有參加。
唐姬說:“今天和山越中的獵戶俘虜進行了交談,現在,我安排幾個事。第一,這700多獵戶俘虜單獨組建一支部隊,為連弩營,歸賀齊麾下,可先擴到1000人,以后繼續擴編。連弩兵是今后叢林作戰、山地作戰和守城守關的重要力量,希望賀齊高度重視。”
“諾!末將必將盡心竭力。”賀齊答應。
“第二,把斯從家族的土地拿出一部分來,安置山越士兵的家人,普通士兵每家分地3畝,什長以上每高一級多分1畝;其他山越有愿意下山的,分地2畝,當然,所有家庭由士兵幫助免費搭建簡易住房。這事由陳縣令和賀齊共同處置。”
“諾!”陳胥、賀齊齊聲答應。
唐姬解釋說:“山越住在深山密林,主要靠打獵為生,生活保障度低,加上是非觀念淡薄,容易結伙打劫,鋌而走險。但對這種人群,只靠鎮壓不行,只靠懷柔也不行,那么,恩威并濟行不行呢?當然會比單純的鎮壓或者懷柔要好一些,然而這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漢人和平共處。所以,我們征用他們來當兵,再把他們的家庭遷移出來,通過和漢人居住在一起,慢慢改變他們。當然,這個過程也許比較漫長,但值得我們去做,至少可以改變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實現長久安定。今天我和這些山越俘虜交談,發現他們大都能聽懂漢話,許多人還能對話,說明相處沒有太大障礙。而且我向他們保證,讓他們有房子住、有田種、不受欺負,有這些條件,他們也愿意下山來。當然,除了當兵,還有許多其他安置辦法,比如安排做工,這就是我下面要講的第三點。”
“深山密林有許多寶藏,我們可以利用起來。請馬異聽令。”
“諾!”
“在鄞縣建一個軍械作坊,利用這里的優質楠竹、斑竹和木材,重點生產連弩、弩箭和弓箭;再建一個木材作坊,可先生產安置流民用的木方、木板,同時還可以生產農具、運輸車輛等;再到海邊建一個造船作坊,先生產漁船、運輸船,后邊再生產戰船。我先撥一億大錢給你,希望你妥善安排,盡快建成。斯從在縣城的商鋪能賣則賣,不能賣的出租,收入給你支配。”
“諾,只是我不知道連弩怎么造。”
“我正在研究,到時候有山越工匠給你當師傅。”
“諾!”聽到娘娘的宏偉規劃,馬異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就去辦理。
“關于城防問題,暫時不做大的投入,現在的鄞縣城實在太小了,今后的鄞縣會非常繁榮,城的面積要擴大,要按20萬人口設計,現在的城墻只能作為以后大城的內城。賀齊的3000兵這樣安排,現在的1000鎮守鄞縣,1000連弩兵駐守斯家莊,新招1000兵駐守海邊,守衛鹽場和造船作坊。”
“諾!”這回輪到陳胥和賀齊心跳加速、熱血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