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事無常,變幻莫測。數萬年前至孟婆一族隕落,奈何橋邊也再無人熬制孟婆湯。死去的人的靈魂便在奈河中洗滌鉛華忘卻前塵,轉世投胎。而死前心中懷有強烈的情緒,死后仍有執念無法消除的靈魂就在奈河中終日游蕩,不得解脫,長久以來便擾亂了地府秩序。
此時,順應天道法則應運而生了一位新神,名江鸞,法號南無,職責是助有執念的靈魂消除執念,轉世投胎。世人皆稱為引渡者。
奈河中下段有一處芥子空間,那是南無的神所。空間內云霧繚繞,無邊無際。只有一片依靠空間主人喜好幻化的梅林和一段清澈卻深不見底的河流。
河旁的梅樹枝干上坐著一位美人兒,那人仿佛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而生,美的無關性別年齡,讓人沉淪迷醉。
美人懷里抱著一只耳鼠(這耳鼠的形狀像老鼠,卻長著兔子一樣的腦袋,有麋鹿一樣的身體,能發出狗一樣的叫聲,平日用自己的尾巴飛行。)問道:“我沉睡這百年間可有執念不消的靈魂。”
在懷中趴著的耳鼠說:“有兩只靈魂一直在奈河中游蕩不去投胎。”耳鼠的聲音稚嫩像四、五歲的幼童那樣。“我就把她們困在了這一片的奈河中,不讓她們亂跑,省的她們總是擾亂秩序。”
“做的不錯。”江鸞伸手給它順毛,耳鼠舒服的瞇著眼。江鸞召來其中一只靈魂,手一揮,出現了一面光鏡,這光鏡顯示出這只靈魂生前的種種。
此靈魂生前名姜嫵,出生于蘇洲,單親家庭與母親生活,因此性格有些維維諾諾。十六歲之前的人生還算美滿順遂。
但自從母親改嫁,隨著母親來到京都生活,平淡的生活就有些變了。繼父有一個兒子——曹梓銘,雖然不算好相處,但二人之間還算相安無事。繼父托關系讓姜嫵轉學到了京都的重點高中——四中上學。本來也應該平淡度過的高中生活因一些意外的發生讓姜嫵與學校風云人物楚珩有了交集。
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際遇總是讓人嫉妒的。楚珩的愛慕者林夏就十分嫉妒姜嫵與楚珩的接近,不僅散播謠言使同學疏遠排擠姜嫵,還謀劃一些事情構陷誣賴姜嫵。姜嫵的懦弱使她既不敢和家人說起,更是不愿與繼父添麻煩。這也使施暴者變本加厲。姜嫵的成績也一路下滑,由年級的前五十下降到了后百名。最后,姜嫵患上了自閉癥并跳樓自殺了。姜嫵的母親接受不了姜嫵的死亡而變得精神異常。
光鏡中最后顯示的是靈魂的執念:如果可以,我絕不要活的那么懦弱。我不會在讓人隨意誣陷,遭人排擠輕賤。也絕不會在輕易跳樓而死,讓母親為我傷心難過。我會努力成為足夠優秀的人,讓所有人都望塵莫及。也能讓母親為我而感到驕傲自豪。
江鸞看完收起光鏡,把靈魂又放入奈河。
江鸞抱起耳鼠放在一側的梅樹枝上,說:“這次就不帶你了。”
“嗯?大人。”耳鼠黑溜溜的眼睛看著江鸞,有點可憐巴巴的。
江鸞輕輕一笑,帶著安撫的意味說:“乖,我不在的時候你就幫我維持奈河的秩序,若是還有執念未消的靈魂,就還把它們困在一處,等我回來了處理,好嗎?”
“好,那大人要早去早回。”耳鼠舔了舔江鸞的手心。
江鸞莞爾一笑,身形一隱,消失在空間中。

瀾居
我搜索了資料,有的說奈何橋下的河叫“奈河”,是佛教所說的地獄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對此有所記載:“行十余里,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因河上有橋,故名“奈河橋”。也有的說是忘川。日本佛教中也稱三途河。還有的說地府有三條河,分別是奈河,忘川,黃泉。在這里,我就私設奈何橋下的河為奈河,奈河和忘川為兩條不同的河流。 這里的耳鼠是我在山海經中看的,顏值我覺得是在山海經中比較偏可愛的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