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滿清奸細
吳三桂拿著這信久久沒有把眼睛挪開,這時他身邊的吳家老仆說道:“我不知道什么朝廷,什么滿清。只知道老爺還在北京,要是我們不投降李自成,北京城的吳家三十多口人就不能活命。”
老仆的話反佛給了吳三桂巨大的動力:“那就給李自成回信,我會投降于他,但他要保證吳家全府的安全。”
紫禁城
“這吳三桂還算識時務。”李自成得意的說道。
“你去看看現在現在吳家怎么樣,就不比對他們拷餉了。”李自成對李過說道。
李自成不是個好色之人,但他一直沒有一兒半女,在西安稱帝后又納了十幾個妃子,每夜都要精選三位美人同時供他寵幸,精選的標準就是由宋獻策根據美人的生辰八字來決定的,甚至宋獻策還安排了和各位美人行房事的各種體位,事無巨細到這般程度,但令人遺憾的是無一例外都沒有懷孕,這讓他在他人生最得意的階段憑添了幾分遺憾。
他懷疑是不是以前行軍打仗傷了身體,現在每日要喝不少湯藥,為的是調理身體,生出兒子。
因此,作為侄兒,李過雖然住在宮外,但每日一早必定進宮來陪在李自成的身邊。聽從李自成的吩咐,李自成也有意栽培他。
但李過只能算是中人之姿,這么多年跟在李自成身邊,也沒有展現出過人之處,甚至行軍打仗都不如李海。
李海去找劉宗敏,把李自成的意思告訴了他,他們一同在牢里把吳襄提了出來,雖然施刑的是積年老手,但由于吳襄年紀偏大,又在牢里經過了折磨,現在也是有氣無力了。
這把李過嚇了一跳,連忙安排人送他回府,并安排名醫為其診治。經過大夫診斷,好在沒有生命危險,以后仔細調養便是。
他們都沒注意到,在遠處有一位飯店伙計注視著這一切,并在李過一行人離開后主動湊上前去,想周圍的人打聽。看似無意,實則有意在獲取這方面的信息。
太陽落山這位飯店伙計回到他的住處,這是片老舊的民居,房屋雜亂無章。他換了身衣服后,從后門溜了出去,在這雜亂無章的民居之間熟練的穿行。他時不時的回頭看看,以防有人跟蹤他。
他東躲西拐后來到一間房里,這時里面已有四人。
“我來晚了”伙計一進屋子就連忙向居中的一位掌柜模樣的人道歉道。這掌柜打扮的人明顯是這些人當中的首領。
“來了就好,后面沒有尾巴吧?”掌柜很快答道。
但是很奇怪,他說的雖然是漢語,但是很明顯帶著遼東的口音,眾人好似習以為常。
“頭領放心,每次來我都是故意七繞八拐的。自從李自成進北京后,錦衣衛那些番子已自顧不暇,哪有時間來找我們麻煩。”
“還是小心些”掌柜叮囑道。
“今天我來晚了,主要是獲得了一份重要情報,李自成欲招降吳三桂,已經把吳三桂的老爹吳襄從牢里放了出來。這吳襄也是命大,被那么折磨居然只是一點皮外傷。”伙計說道。
掌柜一聽,很是激動:“你立了一件大功,我一定會稟告主子,賞你一個前程。”
他接著環顧四周對眾人說道:“我們一定不能讓李自成招降吳三桂成功,要不然山海關還是會落在李自成手里,我們南下的道路還是被堵死了。我們一定要把山海關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剛才說是吳襄看起來很嚴重,不過全是皮外傷。那我們就弄假成真,送這吳襄一程。
……..”
這掌柜對著眾人耳語一番,然后這些人一個一個分頭離開了這里。
經過幾天的調養,吳襄已經略有起色。這日,吳家的小廝照例來到這家老子號的同仁堂藥鋪抓藥。
和往常一樣,小廝提起要就走了出去,按照來時的路回去。但他不知道,這次他的身后跟著名不速之客。
路過一個轉角的時候,迎面走過來意為挑擔的貨郎,這小廝一下子就撞在了這貨郎的身上。把他的擔子打翻在地,擔子里挑的核桃滾得滿地都是。
小廝連忙把藥包放在一邊,和這貨郎一起把散落在地上的核桃撿起來,不大一會功夫,核桃就被撿完。
這貨郎不住的道謝,直夸今天遇到了好心人。明明是自己撞了這貨郎,他還夸自己,這小廝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把藥包放在一邊,在地上撿核桃之際,他后面的那位不速之客已經把他的藥掉了包,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副藥。
還是那座小屋,幾只信鴿同時被人拋向空中,然后朝著關外飛去。
第二日,吳府中傳來噩耗,吳襄已在昨夜死了。
這時李自成派他的妻弟高一功去接收山海關已出發了幾日,料想先一行至半程。李自成下令嚴密封鎖消息,一切按原計劃進行,等吳三桂交出山海關之后再告訴他這個消息。到時吳三桂也無可奈何。
但他不知道的是,吳家畢竟是將門,家中常備快馬。昨夜吳襄剛病死,就有府中家仆騎快馬向山海關去報信。大家都以為是吳襄在牢里受到內傷,現在不治身亡的,把這一切都算到李自成頭上。
吳三桂已準備好一切,等這一切都移交給李自成后就解甲歸田。高一功接收山海關的隊伍將士眾多,且沒當這是行軍打仗,隊伍拖拖拉拉。而吳家家仆快馬飛奔而來,竟比高一功早兩日到達山海關。
吳三桂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拔出大刀,一下竟把那小廝騎的馬的馬頭砍了下來,一時鮮血噴了他一臉,吳三桂用舌頭舔了舔臉上的血跡怒道:“李自成,我要砍其頭,啖其肉,不然我枉為人子。”
吳三桂也知道光靠自己這點兵力是沒法大敗李自成的大軍的,他立即派人去聯系滿清,向他們借兵報仇。
這時皇太極已然歸西,現在滿清是多爾袞在掌權。多爾袞早已接到飛鴿傳書,來到了山海關外,就等著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