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24章 明清對比

明末崛起在西南 桐桐兔 2085 2020-01-11 11:18:00

  第24章明清對比

  江永仕找的胡御史還是很靠譜,很快就辦妥了陳士奇的事,至于陶鵬飛當鹽城知縣的事就更簡單,直接找到吏部的一個主事,兩萬輛銀子,就這么簡單。這也是一個王朝崩潰的前兆,平時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現在居然就明碼標價。

  龐武年,一個鹽城的小學徒,自從跟著江永仕去到京城后,眼界大開,漸漸熟悉了京城底層人士的生活方式,王永川索性叫他跟著江永仕在京城學著做做掮客,不求賺錢,只為多認識些人,多結交些三教九流的人,能時不時傳回點有用的消息就行,當然,身在京城,銀子的事王永川可不會短缺與他。

  和日漸腐朽的明朝相比,身處遼東的滿清確實顯現出了他的朝氣蓬勃。

  遼東盛京(沈陽)

  滿清的第二代領導核心皇太極剛完成了他在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攻破了明朝耗費數十件時間,花費無數人力、物力經營的錦州-寧遠防線,并俘獲了薊遼總督洪承疇,及祖大壽等數名總兵。

  皇太極為勸降洪承疇,對他備加關照,恩遇禮厚。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不但不怪罪,且噓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當夜,皇太極甚至派他的皇后孝莊親自勸說,發生了什么不得不說的故事,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這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崇禎不及萬一。崇禎用人猜疑,一朝十四個兵部尚書,基本沒好下場;共換五十四個內閣成員,古今罕有。

  在這之前,皇太極憑借敏銳的政治嗅覺,先后進行一場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習俗等方面比較全面的改革,使汗權加強,滿族貴族之間和滿、漢之間的矛盾得到和緩,政局穩定,生產發展,兵力強盛,使滿清實力大大加強。

  崇禎從即位起,鹽、茶的稅收每況愈下,從最開始的幾十萬兩一年,到最后的一萬多兩一年,可以看出崇禎在位期間的吏治腐敗。

  而皇太極后的下一任領導人,睿親王多爾袞已在崇禎十一年作為“奉命大將軍”南征明朝,這次南征從墻子嶺、董家口入關,掠山西,破濟南,殺明朝宣大總督盧象升;然后北掠天津、遷安,出青山關返還,往返掃蕩數千里。并在崇禎十五年的松錦之戰,多爾袞統率數萬人馬,最后大敗明軍。

  在內政方面。根據多爾袞的舉薦,皇太極將希福、范文程、鮑承先、剛林等文臣分別升遷,利用他們的才智治國。根據他的建議,皇太極又對政府機構作了重大改革,確定了八衙官制。此外,文臣武將的襲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貴胄也要經他之手任命,這大大鍛煉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

  而崇禎的太子朱慈烺,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終日只是讀寫圣賢書,對運籌帷幄、治國理政一概不懂。甚至不敢結交大臣,有違太子之道。民間對其知之甚少。

  總的來說,明朝從崇禎開始,剛愎自用;大臣結黨營私。從熊廷弼、盧象升,孫承宗,傅宗龍、汪喬年等一大批經世之才,都不得善終。下面的基層官吏更是無所適從。

  而滿清這邊涌現出一批人才,皇太極,多爾袞更是毫無顧忌的招賢納士。政令暢通,軍法嚴明,嚴苛政法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基層官吏。

  明朝崩潰在即,農民軍也只是曇花一現,不能扛起對抗滿清的大旗,怎么辦。

  王永川,任重道遠。

  四川鹽城

  話說陶鵬飛來當這個鹽城知縣真的是很方便,以前不敢干,不能干的事現在都可以干。王永川為了讓他的武裝力量師出有名,特意以保護鹽路為名,叫做護鹽隊。為了有效的訓練這些護鹽隊成員,把他們分批的安排進了他岳父陳亮的巡檢隊伍,進行正規的軍事訓練。但在顧新舟當知縣時也不敢做的太過招搖,只能分批輪換。

  但現在是陶鵬飛當這個知縣,完全以王永川馬首是瞻。王永川已縣衙的名義,以防范流寇為由頭,組建了一營鹽城鄉勇。畢竟這個由頭在崇禎的圣旨上都有說明,其他人就沒法置噱。

  這個營人馬的總兵官由王永川擔任,總教官還是由李海擔任,現在王永川手下只有李海展露出這方面的能力。但王永川一點都不擔心以后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須知宰相必起于郡縣,猛將必發于卒伍,只要堅持科學的訓練,然后賞罰分明,就能通過層層選拔,得到合格的將領,看看現在有名的將領,都是在摸爬滾打中起來的。

  一營鄉勇有三哨人馬,一哨有三個小隊,每個小隊一百人,共計九百人。每十人為一什,什長一名;一個小隊就有十個什,設隊長一名,共有六百人,以前的二十來個老兄弟,最小也是個什長。

  另外,王永川還以從西北購回的戰馬,組成了一小隊騎兵,共一百多人。由于剛穿越過來時,騎兵強大的攻擊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剛有一百多匹馬,就迫不及待的組建騎兵隊。但由于數量和能力有限,現只能用作偵查情況和傳遞消息。這隊騎兵的隊長是陳金和,是陳慧姝的堂哥,一直跟在陳亮在巡檢所做事,想是要撐起他們陳家的門戶。既然陳亮開口,他不得不賣這個面子。

  不是王永川不想多招募些鄉勇,也不是他不想多組建些騎兵,只是現在的人力,財力物力,只能支撐這么大的規模。

  他的養兵方式和明朝傳統的方式不一樣,明朝傳統方式為兵為將有。朝廷發下來的軍餉,都收入將領的私人腰包中。將領只拿出一部分來武裝他的親兵,剩下的士兵一概不管,將領和他的親兵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這些親兵往往戰斗力強,忠誠度高。而其余士兵只能淪為農夫,毫無戰斗力和忠誠度。朝廷完全失去了對這些士兵的控制權。

  但戰爭不是光靠少量的親兵就行,決定戰爭勝敗的不會你最厲害的部分有多強,而是你最薄弱的部分有多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霍林郭勒市| 砚山县| 仙游县| 博白县| 太谷县| 南乐县| 类乌齐县| 宝应县| 华亭县| 奉化市| 灵宝市| 永福县| 凤城市| 政和县| 汉寿县| 潜江市| 柘荣县| 通许县| 扶余县| 仙游县| 南汇区| 白城市| 阜城县| 新龙县| 丘北县| 梓潼县| 老河口市| 营口市| 修文县| 石城县| 灌南县| 无棣县| 通州区| 安岳县| 鲁山县| 沙湾县| 高密市| 屯门区| 固镇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