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適注視著最后一副西藥。
他總想不明白這么小小的幾粒藥怎么能比一大碗一大碗的藥湯更有效?
折可適下首坐著劉仲武,劉仲武神色緊張盯著那幾粒西藥。
劉仲武之下,又坐著個消瘦體弱婦人。
那是他渾家,劉锜的母親。
這幾日里劉锜催馬直奔秦州,以小車將他母親請到渭州。
他要求李寇瞧一下才肯放下心。
這是李寇答應他的。
然,他對那么一點藥也頗顧慮。
能行?
折可適盯著那一副藥看了很久,一仰脖子全部灌了下去。
在他身邊站著個面目憨厚的青年,連忙奉上開水。
那是折可適的大兒子折彥野。
這是秦鳳路西軍第一軍的副將,這幾日也接到家書得知折可適身體康復才從外地趕過來。
折可適看一眼喜形于色的大兒,又看一眼放在手邊的次子的書信。
他很為這兩個憨貨發愁。
折彥野哪里管那許多,侍奉大人吃下藥轉身便要走。
折可適奇道:“你作甚去啊?”
折彥野叫道:“這李大手里必定還有,俺再去討幾副!”
“胡鬧!”折可適笑罵,“李大郎交待,吃過這點便要靜養幾天,待他回渭州再診脈,你去要甚么來?不過,你倒是應該去潘原縣,只管告知李大郎放手去做,他托仲古所請一概答允。”
折可適踟躕一下,略有些為難地道:“然另外一件事……”
這話一說劉仲武也低下頭去。
折彥野茫然,半晌才問又有甚么。
劉锜都跟著走出門,這會回頭一瞧兩個老將心里明白。
他拉一下折彥野才說:“折大兄有所不知,此番潘原既擒獲曹秀,又抓捕契丹遠攔子,這可是大功幾件啊。”
折彥野點頭:“光抓獲曹秀便是大功一件!”
“倘若他們能趁機破獲潘原監押被殺一案,憑這樣的功勞足以推動楊可世兄橫行三班……”劉锜道。
折彥野大怒:“怎么奪旁人之功?”
劉锜道:“也不是要奪,折大兄別忘了李大這廝才多大點人!”
折彥野一呆,不由垂下頭去。
李寇年紀太小,便是有大功在手朝廷上次也不過一個流外官耳。
可若能把功勞分潤給旁人。
是吧?
劉仲武便說了:“童太尉在此,須分他一個統籌得力的功;他手下心腹既有出動,也該有個次功。然,童太尉目的在統帥西軍,他不會擢取所有功勞。因此,擒獲曹秀,殺敗曹子龍,這功勞應當會留著;另外,俘獲遠攔子,足以使朝廷與契丹爭論誰在破壞澶淵之盟的時候,朝廷立于不敗之地,這是更大的功勞。何況,曹秀乃曹氏后起之秀,曹氏必定不愿放棄,若……”
折彥野當即想到曹秀會是什么下場。
他是要被當成貨物交換一些東西。
比如?
馬!
曹氏在涼州經營日久有的是駿馬,三五百匹還在他們忍耐之內。
可這對李寇他們豈不公道?
更何況,縱然擒曹秀的是呼延灼和姚平康,便忽略了他的指揮得當之功勞,他還有擒拿遠攔子的功勞,這不比擒獲曹秀功勞小啊。
至于破獲潘原監押被殺一案,那更是等同擒拿逆賊之功。
這么多的功勞都要讓給別人?
折可適縱然備好回報,也自覺無顏再見李寇。
他索性直說:“你去與他商議,擒遠攔子之功,先要算在楊可世手上,推動他得三班橫行;擒曹秀之功,分在姚平康、呼延灼、魯達三人手上;指揮得當的功勞奉送童貫,若破獲監押被殺大案,則以慕容彥達為首。”
折彥野怒道:“又以何酬答李大?”
折可適嘆道:“本以為給他個軍寨之主,便是謝過救命之恩。如今瞧來這廝是個有大本事的,你去告訴他,北原軍寨,我許他自理之便宜之權,寨中土地,許他三年不收租子。另,”折可適思忖再三才說道,“北原軍寨不設巡檢知寨,待他成年后,西軍將門許他一個知寨位。”
這話說來折彥質臉上發疼。
他這幾日驚喜連連,原本只是要以小兒輩們迫使潘原縣內民怨四起而后禁軍接管縣城,不成想只兩三日小兒輩竟破賊。
他原本只想能抓幾個諜子便是勝利,不成想曹秀也落入手中。
他更沒有料到李寇還有后續連環之計。
他還要破張監押被殺害的案子。
折可適看得很清晰,李寇這個人有一身上等武藝,又極其善于學習,本便是個戰陣中但凡有時機便能快速長成一方人物的人,況且他雖不熟悉民政然用人有獨到之處,便是烏合之眾般的廂軍也能為他所用,排兵布陣所有幼稚之處然頭腦清晰下手凌厲,潘原大案全是他一手掌控,這樣的人區區軍寨之主何足道?!
不過,他許諾北原軍寨不設巡檢知寨倒是真個報答了。
何為巡檢知寨?便是監視的人。
折彥野雖是沙場猛將,但也有家傳的政治頭腦。
他站在門檻上一腿在外一腿在內,考慮很久才硬著頭皮只好去做說客。
很顯然這是西軍將門的決定他只能執行去啊。
劉锜板著小臉跟在后頭,白皙的臉龐漲得通紅。
奪人家的功勞,還要請人家幫忙為他大人診脈……
驟然,門外馬蹄得得有人沿途大叫“潘原監押被殺一案破了”。
誰?
折可適心中本有些惱怒,這等大事怎能沿途叫嚷?
但他轉念一想莞爾又笑了。
這定是李大的主意,這廝恐怕對渭州潛藏的敵人還很在意。
“罷了,我自去與這小子商議吧。”折可適下了決心,只是心頭畢竟疑惑,朝廷命官為賊所殺何等大案怎能這么快就破了?
小兒輩們該不會屈打成招了吧?
折可適與劉仲武都想到了這一重。
因為他們大約也能猜到張監押被害一案的兇手到底是誰。
那是他們也只能夠小心應付的勢力,小兒輩們怎么這么快就破了?
片刻間有人闖進大門,折可適遠遠一看心里大喜。
報功的人竟是黃述。
黃述手持一份公文,竟是潘原知縣慕容彥達親封的加急公函密報。
這說明他們已經人贓并獲,只等有司行文徹查。
可他們怎么這么快就破了那么棘手的案?
折可適有些迫不及待想要拆封看了。
他想過一千個破案的法子,唯獨沒有想到似乎這么順利的結局。
然而,密報拆開他只看了一遍就頭疼地捂住腮幫子了。
案破,但只是個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