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襄陽牢獄門口,守門人取下一塊刻有“佐”字的腰牌,遞給一人,“任佐史下值啦!”
被稱為任佐史的漢子,約四十歲左右,中等身高,其貌不揚,他執筆在桌上的記錄冊上簽下名字:任滿。笑著應道:“于大爺辛苦,聽說縣尉大人今日要來巡視牢獄?”
“幸得任佐史提醒,我差點忘了,我趕緊把這里歸置歸置,省得挨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千萬不能燒在我們這里啊!”
“我來幫你吧!”任滿將腰牌收好,迅速的取了抹布幫著老頭清理牢獄巍峨森嚴的石質大門,“于大爺對這吳大人可了解啊?”
兩人平素關系應是不錯,老者并沒有推辭任滿的相助,邊干活邊應道:“東街吳老大人家的老三,十幾年前去了太學,后來一直沒有回來,聽說是在廷尉里做官老爺呢,佐史來襄陽的時間不長,故而不知。”
“我來襄陽快滿八年了,東街的吳老大人我自然知道,原來是他家三公子啊!”
“十多年了,吳家三郎我都快認不出了。任佐史放心啦,你能干又謙虛,吳大人肯定會重用你的。”
……
兩人又絮絮叨叨了半個時辰,此地已擦拭得非常干凈,任滿一直不動聲色的探著于老頭的口風,從暫代縣令之職的蕭泰,到新任的郡丞羊牧,以及近來內部職位更替頻頻的襄陽衛軍。
回到自己住所,任滿將門小心的關好,臉上的表情漸漸凝重,整個人的氣質大變,宛如換了一個人。
他取出一卷竹簡,上面寫滿了不知所云的東西,有近十條,這是繡衣執法專用的密文,旁人看到也不明所以。看字跡應該是斷斷續續寫成的:
壹,非年非節,縣令突然被宣走述職,江陵長暫代其職。(有郡守文書,但存疑)
貳,原縣丞突然離職一月有余,回來后即受升遷。(有司徒府調令,應無疑)
叁,接任縣丞之人來歷不明,此任不合常理,卻手握郡守親發的任命書。(郡守有問題?查,未見)
肆,兩月內,縣內十八名屬官更替,皆有確實理由,然多事發于同時。(甚怪,卻查之無果)
伍,街面平和,與往常無異,民生安適,如常起居。(難道是我多疑?)
陸,多方查訪得知,四月初某日夜,東城門突發騷亂,片刻即止,并無后續,次日均安。(總覺有事發生,還是自己多疑?)
……
隨后他又添上了一條:
拾,原縣尉突發疾病去官,新任縣尉存疑。(雖來歷清楚,卻形容有改,舊識難辨)
他沉吟著將卷軸收起,內心非常的掙扎。
是上報還是不上報?
任滿,表面上是襄陽城內牢獄里的一個司空佐史,實際上卻是直屬皇帝的繡衣執法中,最底層的一個小官,被派至此地,監察地方。
既然是直屬皇帝,那么他們監察的必然不是地方上的偷搶奸淫等事,而是地方的民心相背,官吏的忠誠與否。
任滿來了近八年,只每年循例給上峰奏一聲平安,而近幾個月來,卻總覺不安。
但沒有實據,他也不敢隨意奏報。同僚中有人因為急功近利而倉促上報,最后一旦無法查實,那個后果,很嚴重,非常嚴重……故而任滿不敢妄動。
“糧庫!衛軍!”任滿喃喃自語著,“近期便是稻子入庫的時間,剛好方便探查,至于衛軍,不知老梁查得如何?若這兩處也有疑,便是冒著受罰的風險,也要上報了!先好好睡一覺,今晚便去糧庫探查!”
縣令府衙大廳之中,蕭泰,羊牧,吳迪,泉山,紹淵圍坐于長圓形的大桌旁,今年的襄陽出奇的炎熱,雖廳四角的銅盆內已置著冰塊降溫,但幾乎每個人都仍汗濕衣衫。
蕭泰指了指銅盆,泉山應是早想這么干了,也不喊人,親自將幾個銅盆搬到了大桌子上,頓時清涼了許多。
現任縣尉的吳迪,就是當年綠林雅軒的吳老板,他將銅盆往自己這里拉了拉,對紹淵道:“先生體弱,還是離這銅盆稍遠些的好。”
“多謝!”紹淵含笑道,同時將自己的蒲團向反方向移了移。天氣突然高溫以來,他的飲食睡眠都受到了影響,一直有些懨懨的,故而很是注意,怕自己的身體不爭氣。
“襄陽衛軍常駐兵力三千,其余兩萬為屯田兵,現在衛軍中的要緊崗位都換上了我們的人,剩下的我想安插入屯田兵中。另外屯田軍良莠不齊,我想將老弱之人解散,方便管理,還可以提高戰力。”泉山道。
“屯田軍精簡一事由你全權處理。我們安插入屯田軍的人數不宜太多,會讓人起疑,選五百人入屯田軍,其余的讓他們回綠林,好好訓練。”蕭泰道,“羊縣丞,你選幾個武藝高強的,回綠林帶帶他們。”
“要論武藝高強,當然是先生身邊的柳辰了,不知先生可愿割愛?”羊牧做了幾日的縣丞,官架子擺得甚足。
紹淵忙于記錄,還沒開口,蕭泰已道:“大哥離開時有交待,不許動先生身邊的人,羊縣丞不要開玩笑,你手下不是有幾個高手嗎?”
羊牧打了個哈哈,道:“讓戎藝去吧!蕭大人,早稻入庫已然過半,下一步怎么說?”
“按數量將要上交給州牧的糧食先運過去。”
“如此一來,便所剩不多了,我們如何屯糧運到綠林去?”
“先生可有妙計?”
“我已經將戶籍梳理了一遍,選了部分富戶讓小米他們去進行了核查,發現每家實際所擁有的奴仆數量都高于在冊之數,按律,每名奴仆要賦稅兩算(二百四十錢),也就是大約三石糧食,我已經安排人去重新登記造冊,各家富戶按新冊收取賦稅,而向州牧上交的數額,我們可以打一個時間差,今年還是按原冊上交,明年再上報新冊。”紹淵將筆放于筆山上,道。“還有,今年該交之糧,我們也不必一次交齊,還是比照往年舊例,分批上交吧!”
“好,就按先生之意,吳縣尉,你再派些人手給先生,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造冊和賦稅繳納,防止遲則生變!”
“是!”
“我已巡視了治下牢獄和各鄉、亭,情況正常。牢獄之中有些輕刑的是否可以以罰代刑,也清一清牢獄。”
“此議甚好,你再查一下,民憤大的案子不要擅動,其余的你和先生商量,根據不同的罪責定一個合適的數額,先生精通刑律,你好好討教。”
“是!”
……
各人都將自己分管的事務商討完畢,已是晚霞漫天,銅盆內的冰早已化成了水,室內的溫度又漸漸升高了起來。
“諸位可還有事要商量?”蕭泰問道。
幾人邊搖頭邊準備起身離開。
紹淵的聲音有些暗啞的響起:“諸位可聽說過繡衣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