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東書還要幾天才能回來,至少要等七八號了。
幾個小子吃過飯就跑出去玩了,姜琦因為吃的慢還留在飯桌上,漫不經心的聽著大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
說著說著,朱代娣又換了個話題。
“我把東西都放在你們屋的柜子上了,一會兒出去拎著點。”
姜琦好奇的看了她奶一眼。
“知道了。”姜海中趕忙咽下嘴里的東西,應了一聲。
“走之前分好了,先去你爺爺那兒。”
“我都知道,年年如此。”
朱代娣對姜海中也很放心,知道他不是不靠譜的人,也不再說什么。
姜二一家來了,姜家連同附近一起熱鬧了起來。
幾個小子鬧騰起來,嗓音能喊破半邊天。
就這么一會兒,也不知在院子里玩什么呢,這一句那一句的嗷嗷的嚎,讓朱鳳英氣的隔一會兒就忍不住出去看幾眼。
“都嗷什么嗷,老老實實消消食不行嘛!”
“吃太好了是不是,雞是能玩的嘛!嚇飛了你們還吃雞蛋嘛!”
姜琦:……
所以,兒子多了,小時候都是債呀,這話她奶說的一點沒錯。
不過姜家因為住的偏,周圍除了謝家有小孩子外,另一邊住的是一對老夫妻,再往周圍,要么是孩子已經大了,要么都已經成家。
而謝家這兩年低調的很,家里唯一的小子,也越來越不起眼,大多大人也逐漸不喜搭理他,覺得這孩子越長越陰森森的。
吃過了午飯,姜海中領著幾個小的出門去拜晚年,這就是朱代娣在飯桌上說的事。
這兩年才又興起了拜年的活動,大家都選擇走動走動聯絡下感情,作為普通人,大多數還是樂意如此的。
但村子里的人也都熟的很,哪里需要真的聯絡感情,大多都是要的這么個意思。
如今家家戶戶還不算富裕,日子過的雖然不算緊巴巴,卻也不會白白關照別人,去的早了有蹭飯的嫌疑,所以在幾次間接的,接受到大家的嫌棄后,姜海中都是等吃過午飯在出門走動。
姜文中沒有跟著,一來是因為他傷著一條腿,出門走路也慢,二來他過年時就已經串過門了。
去姜爺爺家的時候,姜琦也被帶上了。
姜爺爺是姜海中,姜文中他們的稱呼,按輩分是姜琦的曾祖父、太爺爺,是村子里非常難得的長壽之人。
姜太爺已經八十多歲,身子骨還很硬朗,自個住著只有三間的老房子。
房子是近幾年已經非常少見的土坯房,房頂也是年年都要修才能防雨防風,可老人因為早年讓大兒子不痛快,硬是硬著性子不搬出去。
老屋的院子早已經壞的差不多了,早年還有的院門已經成了擺設,現如今常年不開,來人或者出去都是直接從壞掉的墻縫處走。
姜琦是規規矩矩的跟著姜海中,最不老實的姜東北卻是選擇翻墻。
老屋的屋門是木頭的,多年來沒有換過,現如今木門的朽壞的了不少,可因為那個年頭,做的東西都實實在在,所以哪怕已經可以從縫隙里透風,也沒有因此而散架。
屋門沒關,進屋時屋子里自有一股老房子特有的味道。
“爺?”姜海中喊道,聲音提的很高,畢竟人老了耳朵背,不提聲音根本不會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