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三間草堂,中間一間最大做了客廳,兩側各有一間。叢可就住在右手邊那間,而左邊則是叢母與叢蕓的房間。緊鄰她們娘倆房間的一側角落總茅草簡單的搭了一個小棚子,權當做廚房來用,棚子靠墻的一邊滋了一口大鍋。
輕歌抬步走進房間,剛一進門就覺得房間有些逼仄,整個房間除了一張木床,還有一把瘸了腿的椅子,一個東拼西湊的桌子。
桌子的一角整齊地擺著兩本被翻爛的書,輕歌甚至在桌子上還看見一只已經毛掉的差不多的毛筆。
看來叢可的家境遠比她想象的還要貧苦,真當的上是家徒四壁了。
輕歌把手里拿的需要抄寫的書卷放到了桌子上。
回想一下記憶,此次叢可回家不僅僅是縣學放假,更是因為他要準備三年一度的鄉試,這次秋闈他要趕往省城去。
雖說叢可對這次鄉試十拿九穩,但是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家住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離省城還有很遠的距離,按照他的腳力最起碼得走個十天半個月,最惱人的莫過于趕考的盤纏,不過還好縣學里的同窗李文跟他也算得上是知交好友。
與叢可家不同,李家在縣城中可是鼎鼎有名的富戶,縣城里大半的酒館都是他家的,不過士農工商,經商排在最末,即使再有錢也被人看不起,因此李家對李文可謂是寄予厚望了。
但是可能李文真的不是讀書的料子,雖然他在縣學里也認真刻苦,可總也是不上不下。
也是偶然李文和叢可兩人結為好友。
現在距離鄉試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預留半個月的時間趕路,還剩下一個半月的時間,叢可特意從抄書的老板那選擇了幾本與考試相關的書,求了老板半天才同意,這樣他在抄書的時候還可以復習書上的內容,進行鞏固,一舉多得。
知曉叢可家貧,李文本欲資助他全部的路費,可叢可算了算自己平日里抄書所掙得錢,以及一個半月抄書的錢,心里有了數。他接受李文部分的資助,并立下了欠條。
索性路上的盤纏有了著落,輕歌現下只需把書抄完,以及準備鄉試了,不過銀錢這方面的確需要著重考慮了,抄書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前幾世輕歌從來也沒有為錢愁過,這次倒是體驗了一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輕歌坐在凳子上,瞇了瞇狹長的眼睛,斂去鋒芒,這次秋闈去省城倒是叢可與彭苒苒的初遇了。
在輕歌想的入神的時候,聽到屋外獨屬于少女的清脆的嗓音響起:“娘,哥回來了,昨日王大娘給我們家的那條鯽魚給他燉個湯補補吧,也給您補補,咱家也沾一沾葷腥。”
“你個鬼精靈呀!就照你說的辦。”叢母溫柔的聲音里滿含寵溺。
輕歌聽到聲音忙迎了出去。
一對母女相攜走進院子,一個是叢蕓,那么另一個就是叢母了,輕歌快步走上前接過叢蕓手中的衣簍,對著婦人喊了一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