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溫馨而枯燥充斥在生活中,年味也越來越重,可是郝忠臣還在為了以后而拼搏,接受爺爺的訓練,哥哥的啟蒙,雖然古時候的字體和后世不太一樣,可是畢竟還是接受過新式義務教育的人,簡單的學習和啟蒙還是很簡單的。也算對古代學習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咱也不學啥四書五經了,學也是簡單的學習吧,靠著那個吃飯估計會把自己餓死的。
正常的鍛煉及學習維持到臘月二十八,爺爺說可以休息兩天了,大家都在為了過年忙著,我也是沒啥事了,畢竟家里成年人多,干啥也輪不上個小孩子,無非就是有同齡的小朋友一起喊著出去玩,可是郝忠臣也沒心思和他們玩,為了不引起懷疑只是和他們一起出去看看周圍環境罷了,象征性的。臘月二十八開始貼對聯了,現在的對聯還都是寫的,雖然咱也開始習字了可是差遠了,咱以前就沒練過那玩意,不像其他同行都是啥文學家啥的穿越,寫的也是一塌糊涂,家里畢竟有倆大學生,寫對聯就交給大哥禹臣了,二哥幫著其他本家寫了幾副。
中間也是跟著去鎮上買了點爆竹啥的年貨,現在的路也不好走,繞著山路,雖然不遠,可是去轉轉也得一天,不過親戚朋友家都是附近了也可以去轉轉,小朋友到哪里都受歡迎,尤其過年了沒少收到吃的零嘴。不過也看到過的不好的,被逼債的,年關嘛,不僅僅是歡樂的過年,更是地主要過年啊,要還債的,看著很多衣衫襤褸的孩子,手都有凍瘡了,看著自己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畢竟是生在新時代的人,還是適應不了這個社會啊。前世我家也是生活貧困,慢慢才好起來的,都知道我不喜歡吃零食不喜歡吃瓜果李燥,不是不喜歡啊,而是知道家里窮,不能給家里找麻煩,小時候想吃個麻花都沒錢,兩毛錢都沒有,我的母親都委屈的哭了好久,因為這個我自此不再要求啥,只想不讓父母擔心,不想他們委屈。在鎮上看著一個小朋友眼巴巴的看著賣的饅頭,我掏出了自己剛收到的零花錢,買了兩個饅頭送給他一個,也能暖手還能擋餓。
回去的時候父親一直看著我,沒說啥,畢竟小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情他可能不好理解,不過還是我小看祖輩了,畢竟是傳統的農民,父親看著我說:小五很善良,有老郝家的傳統,力所能及幫助別人很好。父親沒有多說啥。
就在這古人的枯燥生活中到了過年,過年大家早早的起床,估計是早上四點多,拜神禱告,然后結伴拜年,村里都是一個宗族的,都得拜到,我陪著爺爺在家,爺爺也不小了很多人要來拜年的,等快天亮了爺爺出去給僅有的幾個長輩磕頭拜年。然后都帶著祭品到祖塋地祭祖,人雖然沒有后世人多可是要隆重的多。就這樣這個年也就過了,我也大了,在家人的眼里我也是個小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