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倆哥們看著斯文、實在,估計好套話,先不吭氣等著他們說話就行。那倆穿著也還整齊,根據觀察和說話,應該是本主的三哥、四哥。三哥、四哥也是悉悉索索的的脫衣上炕,居然在一個炕上,不過也能理解,看著家庭狀況,也是溫飽,額最多小康吧,不會像21世紀那樣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床位的。
三哥估計性格木訥,不喜說話,不過眼神也是滿滿的安慰與關懷。四哥估計年齡小點也是好動活潑,伸手就來摸了下我的頭部和身體,拍了拍說:應該沒事吧,雖然飛下來了,可是有麥秸垛,小五感覺咋樣啊,可是嚇壞大家了。我說:沒事,就是感覺稍微有點頭疼。“哦,那估計睡一黑來(晚上)就好了,以后可不敢這樣了。然后四哥就躺在絮絮叨叨的說了起來:這個儀賓就是不一樣啊,看那穿的,還有隨從,就是闊氣啊,咱們啥時候也那樣。騎著大馬想去哪里去哪里,聽過那個堂兄還去過京城呢,哎。。。。一陣的翻來覆去就睡著了。
看著確實累著了,家里估計來個闊親戚,還是見過世面的,大一點的孩子都回去幫忙,互相認識一下。以前鄉下老家都那樣,估計也這樣吧,可是這儀賓咋出來了。儀賓可不是一般人啊,那是皇親國戚啊,皇家的女婿哦。應該是本家的人尚了郡主、縣主吧。我們老本家祖上都好幾個儀賓,還掌兵權呢,可是啊一改朝換代就有點撐不住了。估計今晚上是套不到啥了。
三哥突然說一句:五弟,年歲漸長,不可再調皮,也該讀書明理了。感覺像個老道學啊,至于嘛,也才十四五歲嘛。回到:恩,三哥,儀賓是啥呢。雖然心里有個猜測,可是不敢確認啊,儀賓也就是明朝就有啊。最起碼看看能不能確定是啥地方啥年代的,也好有個心里準備,雖然本主才六七歲嘛,俗語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三哥回到“儀賓,在本朝是尚郡主、縣主的就是皇家的女婿,王爺家的女婿”。“哦,那多好啊,皇親國戚啊”。三哥吹滅油燈也上炕來道:不愁吃穿罷了,相當于入贅,相當于養著罷了,也就咱們是本地人,且不在京城還好點,互惠互利吧,哎和你說這個做什么,你還小不要想那么多,好好休息吧,明日看情況,也出去露個面,免得大家掛念。
據《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七年秋七月戊戌朔,更定公主、郡主、封號、婚禮及駙馬、儀賓品秩。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郡王孫女曰郡君,郡王曾孫女曰縣君,郡王玄孫女曰鄉君;
自公主以上俱授冊,郡主以下俱授誥命,公主夫曰駙馬都尉,祿秩依前比從一品;
自郡主夫至鄉君夫皆稱宗人府儀賓,其祿秩各遞減一等,散官照品級授。
儀賓啊,應該是明朝了吧,也可能是相似,畢竟穿越這事玄之又玄啊,不管咋了,最起碼皇親國戚啊,又是當地人,既然能與皇家結親,也應該是當地大族,可是看著不太像啊,也沒個丫鬟、傭人的。應該暫時沒人欺負,做點啥也能有個名頭啊,不知道和儀賓的關系遠近,聽著是不遠,就是不知道關系咋樣。明天出去先探查一下,皇親國戚啊,只要不是謀逆、造反,一般人是管不住的。要不以后咱也娶個郡主,公主不能想,太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