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在內室里,皇上在靜靜地躺著,呼吸很勻稱。
御醫給他把著脈搏,微微地點著頭,然后對身邊的皇后貼身侍女說:
“你倆給皇上飲點參湯或者米湯!”
“是!”
貼身侍女一個端碗,一個拿湯匙,小心翼翼地躬身向皇上的嘴里送米湯。
送過兩三匙后對御醫說:
“太醫,過一會兒再給皇上喝參湯吧!”
“好。好。”
侍女用巾子輕輕地擦了擦皇上的嘴。
這時方皇后飄然進來,她轉回身示意跟隨的侍女侍衛太監們留在正室,然后邁進內室問御醫:“
太醫,皇上怎么樣了?”
御醫恭敬地站起,喜形于色地說:
“回娘娘的話,皇上呼吸勻稱,很平穩,我想陛下會很快醒來,已經從靈慶宮回來三天了,該醒了,該醒了。”
“太醫醫道高明,本宮十分感謝。”
方皇后也很有禮地說。
正說著,皇上的身子動了動,雙眼眨了眨,半睜開了,一貼身侍女看見了,喜悅地叫:
“娘娘,太醫,皇上醒過來了!”
“是嗎?”
方皇后,御醫同時驚喜,忙回頭見皇上,果然皇上已完全睜開了眼,像做了一場噩夢,醒了!
方皇后跪了下來,十分欣喜地說:
“皇上,您三天三夜昏迷不醒,臣妾差一點被嚇死,這下好了,您可醒了。”
方皇后又霍地站起來對外面的侍衛說:
“快叫崔文公公報嚴嵩大學士和朝臣們,還有藍道長,陶仲文法師,說皇上洪福齊天,龍身康復了!”
“是,就去傳娘娘的話!”
外面侍衛回答。方皇后又轉回身跪在皇上面前,親昵地對皇上說:
“陛下受驚了,皇上好了以后,住進坤寧宮去,讓臣妾好好伺候皇上……”
說著,她用手撫慰皇上的手。
可是皇上卻令方皇后意想不到的,抽回了手,反問方皇后:
“愛卿在哪里?”
“臣妾在這兒!”
“朕問端妃,她在哪里?”
“她?”
方皇后站了起來,忿忿地說:
“就是她,陛下的寵妃,她幾乎要了陛下的命,您還念念不忘?!”
皇上有些慍色:
“朕問你,她在哪里?”
皇上努力抬起半個頭。
方皇后不得不躬身回答:
“她在哪里?王寧嬪指使侍女楊金英十幾個人殺您,曹端妃知情不報,故意避開。臣妾親到靈慶宮看見皇上奄奄一息,當時就已查明,是她們一伙合謀,大逆不道,有意殺害一國之君。臣妾代行圣旨,把她們凌遲處死了,并誅滅了她們的九族!”
皇上失望地出了一口粗氣,又把頭放回在枕上,雙目呆呆地望著天棚。
這時,崔文,嚴嵩和藍道行,陶仲文以及許多朝臣們,太監們,侍女們都擠進了正室,跪在內室的門口,參差不齊地呼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沒有動,但喃喃地問:
“都誰來了?”
崔文爬起來湊向皇帝跟前,畢恭畢敬地說:
“皇上醒過來了,朝廷上下,都歡欣雀躍,大學士嚴嵩來了,還有藍道行道長,陶仲文法師他們都很牽掛皇上。”
“朕謝謝大家,都起來吧。朕不會晏駕的,有道長法師的天道法術在保佑著呢,朕會永世長存的。”
“愿吾皇永世長存,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家都站了起來。
“嚴嵩,你不是擅長辭賦嗎?你就為朕的長壽撰寫一賦吧。”
“是,是,臣遵命!”
“蘭道長,陶法師,齋醮不能停,朕能活下來,就是長期祭祀天神,修煉法術的結果。你們很辛苦,朕感激你們!”
“貧道愿為皇上永遠效勞!”
“都下去吧,朕累了。”
皇上又閉上了眼睛。崔文揮起了袖子,讓所有人都下去,于是大家都悄悄地退出去了。
方皇后看了一眼皇上,對崔文說:
“我和太醫留在這兒,守護著皇上。”
皇上沒有睜開眼,平靜地說:
“不必了,愛卿回宮吧,讓朕一個人安心靜養。”
“那好,臣妾和太醫崔文公公都暫時下去,回頭再來看望陛下。”
“崔文留下,關于齋醮的事,朕還要他去辦呢,你們走吧!”
這樣,方皇后和太醫便退走了。皇上睜開眼,看見貼身侍女還在,便揮手讓她們出去了。
“皇上關于齋醮的事,要奴才去辦什么?”
崔文湊近皇上跟前問。
“不是。”
皇上側過身頭面對崔文:
“你如實地告訴朕,端妃愛卿到底是怎么死的?”
崔文遲疑,很為難:
“奴才不敢說……”
“朕要你說,還怕誰?”
“那奴才就冒犯皇后娘娘了,在拷問皇后的侍女張金蓮時,那侍女說是皇后叫她當探子,打進曹端妃宮里,把一切密報給皇后,據她所見所聞,曹端妃確確實實不知王寧嬪和楊金英等人計議起事的事兒,不是知情不報。
至于端妃到御膳房蒸制甘露,不是故意避開,而是每天朝晨如此,看來是皇后娘娘妒忌曹端妃受寵,才故意把她定罪,一起處死的!
皇后娘娘代行圣旨,哪個敢問,哪個敢攔,即使像知情的張金蓮,無論她千般哀告,萬般苦求,皇后娘娘怕她把真情泄露出去,為了滅口,還是把她同楊金英等一同滅了……”
崔文一五一十地照實講了。
皇上睜眼又閉眼,翻楞了幾次,然后微微地點著頭說:
“是啊,朕寵愛端妃,所以朕實在想不通她為什么要置朕于死地?實在荒謬!”
崔文不敢再說皇后什么了,只是對皇上點著頭。
皇上又閉了一會兒眼,然后猛然睜開,城府很深地說:
“崔文,你代朕下一道圣旨:朕封方氏皇后之父,官升三級。”
崔文不解其意:“皇上,這……”
“不要問為什么,去辦就是了!”
“遵旨,奴才就去傳旨!”
“再過些日子,朕還有機密大事要你去辦。”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