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心情雖然因為抓到了蘇蘭兒而轉變,可各地學子重啟儒學反對新派學說的呼聲卻愈演愈烈。
民間也怨聲載道,人人大罵昏君奸妃誤國。
其實百姓們并沒有因此受苦,只要不加徭役,誰當丞相對他們來說根本沒什么區別,可聽書看戲會共情呀!
而且戲文里把皇上寫成了殺人不眨眼的魔君,把前丞相那幾個含恨而亡的儒家學士寫成了下凡的天兵天將。天兵天將下凡是為了捉拿魔君,卻礙于魔君這一世沾了真龍之氣無法下手,反而被魔君殘害致死。
一聽說現在坐在龍椅上的不是什么真龍天子,是個魔君,百姓都不樂意了,民怨沸騰。
各方勢力也借著這股東風,蠢蠢欲動。
就在皇上一個頭兩個大的時候,有一名新派的小官員上書,說其實他們早已經編撰出書籍,只是被賀起文壓了下去。
他們自認自己編撰的書籍與賀起文的那些書全然不同,也比之儒家的之乎者也更通俗易懂,適合普通人去讀,甚至可以囊括各行各業,不會將讀書這件事局限于少部分人之中。
皇上看過幾本樣書之后,大喜過望,連連稱贊,趕緊敦促大理寺將賀起文問了罪,親自發了圣旨,讓人將這些真正的新派書籍發下去。
為了洗清自己扶持新學派只是為了捧起皇貴妃一家的“污名”,為了讓人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他扶持的新派思想就是比儒家學說要先進,他甚至采納了那位小官員的意見,在各地修建了書局,提供書籍,讓所有百姓免費借閱。
與此同時,民間出現了很多新派學者,有的上山下地,教各地的百姓合理育苗,嫁接果樹,有的教人做出了一種有兩個輪子的車,有的教人造玻璃肥皂,有的教人冶鋼……
每過一段時間,總是會出現些新奇的事物,百姓們漸漸地忘記了他們對昏君奸妃的反感,反而對新學派稱贊不已。
皇上這時候已經從蘇蘭兒那里拿到了靈泉水,果然身體好了很多,就連已經混濁的眼睛都清明了起來,這會兒又解決了一樁心頭大患,心情更是美妙。
他干脆讓那些做出了貢獻的學者們入朝為官,填補了科舉舞弊案沒有及時補上官員而造成的空缺,真正徹底的廢除了科舉制度。
朝堂上越來越多的新派官員上位,原先還想替老丞相討回公道的儒家官員不是自己辭官就是被皇上一貶再貶。
等整個朝廷上上下下全都被他換上了那些深得百姓們尊崇的新派官員的時候,他最愛的女人——皇貴妃有了身孕。
皇上感覺自己每天走路都帶著風,他終于要有一個自己期盼的兒子了!他一定會從小好好教導,讓這個兒子和自己一樣成為流芳百世的明君。
可皇貴妃有孕之后,性子越發的驕縱,總是因為受了一點小委屈都去請皇上,有時候皇上在朝堂上,都會被她請去。
久而久之,皇上上朝的日子越來越少,之后更是因為小皇子的出生,連續罷朝數月,一心撲在后宮圍著自己最期盼的兒子轉。
可日子久了,他就開始頭疼,皇貴妃生了孩子之后,壞脾氣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比有孕的時候更甚。
再加上他之前處置了皇貴妃的親哥哥,更是讓皇貴妃沒事就耍脾氣,他跟在后頭哄了一年多,終于不耐煩了。
皇上氣哼哼地回到自己的清正殿:“成喜,把奏折拿過來!”
很久都沒有回應。
皇上猛然抬頭,看見了總管太監成喜躲躲閃閃欲言又止的眼神,他這才陡然驚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批過奏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