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聽著,我家是皇親,當今皇太后的族人,爾等可是要做亂不成?這是要殺頭的”。
齊悅指揮著銀槍都的士卒手忙腳亂的列陣,這些個新兵訓練實在太少了,齊悅的嗓子都要喊破了,各隊正旅帥也是恨恨的叫罵推打著,場面自是混亂不堪,這一幕讓七都的人看著都有些忍不住笑,陳權臉上也有點燒的慌,自己是知道會比較狼狽,可這也實在太過了些,剛想尋些話說轉移下尷尬,便見墻上爬出個腦袋,大聲喊著。
“鄭氏逆冒皇親一事已是犯了,且還四處散布大逆之言,按唐律已是謀大逆及大不敬之罪,位列十惡,按律首犯者斬。現本都尉便是依律來緝拿鄭氏首惡,爾等還不快快反正,以圖寬大,如再做頑抗,莫不是要為這鄭氏賊子陪葬不成?現時門外大軍數千人,爾等便是不為自身,亦該為家中老小考慮一二”。見銀槍都士卒有些被那人的話嚇到,陳權忙出言駁斥。心下卻暗自后悔,自己還是太倉促了,考慮不周,來時只是告知眾人是欲擒拿本地一作亂富戶,卻是未敢提及皇親一事。這銀槍都新兵還都是些尋常百姓,遠不是那些個藩鎮驕兵。而這個時代的尋常百姓對皇權的敬畏是刻在了骨子里的。
“莫聽他胡說,我家~,啊~~”。那人話未說完,齊悅一箭便將其從墻上射落,復又回頭對著銀槍都士卒高聲喝到:”爾等想想家中所食從何而來?還不隨我列陣破了這院子”。
齊悅的話音落下,銀槍都眾人頓了一下,接著竟出奇的不再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在軍官的安排下漸漸的陣型也有了些摸樣。
眼見事無回轉,墻內開始射箭出來,不時的有軍士慘叫著倒下,身旁的人笨拙的把傷者拖到后面,又是一片混亂。十幾個高大的軍士在齊悅的指揮下合抱著一根圓木,一下下的朝門狠狠的撞去。門里的人則是狼哭鬼嚎的大聲喊著頂住。
院墻邊擺了十幾架七都收攏來的梯子,各個旅帥開始驅使士卒爬梯子登墻,這鄭府的院墻有五米多高,軍士剛及爬上墻頭便被院中之人一刀砍翻,卻又將爬在后面的人一下子壓倒,而幾個扶著梯子的竟被嚇的脫了手,任由這梯子倒下,又壓翻了后面幾人。
慘叫聲,撞擊聲,混亂的奔逃聲,互相碰撞的叫罵聲以及七都人馬再也忍不住的大笑聲讓這鄭氏大院內外充斥著詭異與滑稽。
——
”孫二毛,孫二毛,死了沒有,沒死的話可愿隨我去死“?陳權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撥開身邊舉盾幫著自己擋箭的軍士,一邊大聲叫著孫二毛一邊朝墻邊跑去。
”在的,在的,將軍我來了,我隨將軍去“。孫二毛從混亂的人群中擠了出來,跌跌撞撞的貓著腰跑了過來,臉上腫了一塊,看起來應是被自己人撞的。
”都給我把梯子立起來,誰若再敢放手亂了軍勢,我便砍了他“。陳權搶過了身旁的梯子,把上面猶豫著進退兩難的人一把扯下,嘴里叼了長刀便欲爬上,可不料那孫二毛卻是推了陳權一把,搶先爬了上去。
陳權也不猶豫,緊跟著便爬了上去。
”都給我上,將軍若有事,爾等家小皆會餓死“。齊悅見到這邊的情況,急得大叫,也不再管撞門的事情,推開身前的人便朝陳權這里沖來。
陳權低著頭在梯子上爬行著,孫二毛腳底的泥土在頭頂不時的落下,忽然感到上面一頓,接著孫二毛便一聲慘叫跌落,把陳權也一下砸翻了下來,伴著孫二毛的慘叫聲,”咣“鄭府大門也撞了開來。
聽著耳邊的呼嘯而過的沖殺聲,齊悅在耳邊叫喊了幾句復又離開,陳權將癱在地上的孫二毛拉了過來,翻了個身,臉上長長的刀痕幾乎把他的頭劈成了兩半,血流的如同打開了閥門的水泵,怎么也按不住,探了下心口,已是沒了氣的。
在大唐生離死別已見的不少了,可此時陳權還是覺得心口被堵住喘不過氣來。此事都是自己的過錯。應該想的再仔細些,應該再穩妥些,應該忍上一些日子再動手的,最少也應該讓這些士卒再操練些時日的。
陳權有些茫然的抬頭看了一眼四周,有些躺著的已是不動了,有些還在捂著傷處哭喊著疼,一聲聲的仿佛在用刀在自己的心口上狠狠的刺著。今夜到底會有多少個孫二毛因為自己的毛躁丟了性命?而這條命卻僅僅值了五十畝地。
”唉,度之,杜工部詩言: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這位壯士已是逝去,可活著的人還要于這世上茍活的呢,你啊,莫如此了“。不知何時這院外除了一地的傷亡,幾個護衛著陳權的軍士便只剩下被綁來的韋康了,韋康看著陳權呆呆的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心下的怨氣也去了大半,忍不住拍了拍陳權的肩膀寬慰道。
”嗯~~~,是令平啊,嗯,人都去哪了“?陳權有些恍惚的問道。
”都進了鄭府了,哎,你不進去嗎“?
”我?不了,不想進了,就待在這吧”。
“哎,那我自回家了”。
“令平,對~~”。
“莫說了”。
看著韋康擺著手遠去,陳權嘴里念著:“對不起了”。
——
就這樣,陳權的人生第一次領軍作戰就這樣狼狽的草草結束了,很慘痛,也很重要。直到很多很多年之后,陳權在被孫兒問起自己這一生的無數戰事中哪一次最重要,陳權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鄭府那一夜“。
后續的事情陳權沒有再理會,財貨分割,包括去鄭氏鄉下的莊里抓捕流民也都交予齊悅處理,齊悅于軍中混跡時日已久,本就是經驗豐富,處世也老道,各方面都處理的很好。陳權自己帶著六十一具尸體和超過兩百名的輕重傷員在鄭府中尋了馬車便回了營,他現在很慶幸的是當門破后鄭氏的家丁便四處逃散了,否則今夜卻不知能有幾人存活。
之后陳權把自己關在營地房中一整天,誰都未理會,就在眾人想要破門而入的時候陳權無事人一般出來了。
走出后的陳權先安排人把陣亡的軍士帶回下邳,落葉歸根。后又照舊開了個會。會上陳權先是反省了自身的錯誤,然后又叫停了買馬一事,畢竟一名騎士不是短時間能訓練成的,而現今的銀槍都缺的便是時間。接著又不計成本的要求把現有的財貨都用來購買甲胄,弓箭和刀槍。好在徐州本就有大唐知名的冶鐵處狄丘,陳權讓人持重金賄賂狄丘管事,倒也是一點點的入手了些上好的兵器。
時間就這樣的一點點過去了,這期間在銀槍都營地不遠處又起了一座大大的軍營,里面關了近萬人,每日陳權都會入營在七都警惕的目光中一同操練,也未做什么事,只是如同一個新兵一般。
這期間韋康一家人都搬了過來,韋康覺得還是在軍營之中安全一些,他已經把滕縣之事報了上去,同時他也掛冠致仕了,現在就等著朝廷的回復。縣里所有事宜亦都交給了縣丞,自己每日倒是逍遙了起來,時常各個寺廟談佛念道,頗受歡迎。陳權倒是有些擔心他這樣會不會惹了朝廷動怒,不過韋康一再強調自己與京兆韋氏的關系,陳權也便不再理會。
這段時間銀槍都開始流行一種游戲,這可能是陳權第一次運用到了”金手指“。粗糙改良版的大富豪讓銀槍都眾人如癡如醉,特別是每每有人買下了一塊良田之后,氣氛熱烈的幾乎讓雪山都融化了。而后這款游戲很快又傳到了臨近的大軍營中,此后的每一天閑暇時間里,整個雪山下都會傳來購入田畝快意的大笑和被別人占走后的高聲痛罵,甚至因此還發生過幾次不大不小的毆斗。
這段時間陳權和天天來大營監督的郭齊漸漸熟絡了起來,他發現這郭齊并不壞。郭齊四十三了,從軍卻已二十五年,二十五年,花費了無數心血才爬到了一個不怎么起眼的營指揮的位置上,家里的積蓄幾乎全用來四處打點,如不是這次的橫財,他自己說可能要去做個劫道的強人,否則家中便要揭不開鍋了。
這段時間陳權給杜牧寫了一封信,勸他尋機離京,又給溈山的靈佑禪師去了信問候,最后想了想還托郭齊出面讓官驛給崖州的李德裕捎了信并在鄭府搜刮出來財貨中挑了幾匹漂亮的絹帛一并捎了去,想來這些個驛丁不會貪圖這點小便宜惹了徐州軍的人。
隨后大嘴巴杜方很快就解答了眾人的疑惑,當知道陳權竟然和五姓的趙郡李氏,會昌年權相李德裕家的小娘有些不清不楚的關系,便是連韋康都好幾日未去廟中圍著陳權好奇的問東問西,一貫粗枝大葉的郭齊都多了幾分拘謹和敬畏。
是啊,哪怕李德裕落魄了,可他的家族依舊站在這大唐的金字塔尖上,勿論是五姓七望還是七姓十家,這于大唐便是天上的月亮一般遠遠的掛著,常人只能貪婪的看上幾眼,想著水中撈上一把,卻只是幻影罷了。
這段時間彭城的銀刀都人馬來鬧過一次,但是在陳權拉出了萬人的大部隊下還是退卻了,在送走這些不速之客時陳權托了他們捎回去一封信。
——
”那和尚信里寫了什么“?胡慶方一邊啃著羊腿一邊問著身邊的幕僚李闕。
”呵呵,那和尚說,他無意,亦不會干涉將軍之事,但也望將軍莫要打擾了他,否則他便出兵禍亂兗海“。李闕笑著說。
”兗海????這和兗海又有何關系“?胡慶方拿著羊腿的手不由得停住了,他有些搞不清楚這陳權的腦回路了,要禍亂也該是徐州啊,怎么牽扯到兗海了?
”咳,將軍自是明白的,只是俗世繁重或未留意罷了,那屬下便多言了。這兗海本是淄青鎮所分,而淄青鎮與武寧軍皆由高麗李氏而起,這其中瓜葛本就深厚。一來如果那和尚真的領軍入兗海,這恐會為人所疑武寧鎮要重立淄青。其二那和尚把鄭光在滕縣的基業霸了,親族似也死了不少。這現時雖是有些流言傳出,可這國舅,嘖嘖,可不是個大度的,想來不會善罷甘休。鄭光現領著平盧節度使,正臨兗海,如那和尚出兵兗海,鄭光必會領兵討伐。其三,他說兗海,而非武寧,便存了將事鬧大之念,而這亦是最重要的。武寧之變勿論何時起,都不會也不能是一場大變。這幾年朝中著實是安穩的,三州歸國之事眼見也要有了結果了,此時如是大變,那恐朝廷會舉國之力征討武寧。將軍自是不懼,可亦是無此大動干戈之必要。所以那和尚便以此為脅“。李闕仔細的留意著胡慶方的神色小心的說道,這位將軍也不是個大度的人,自己說話還是要留神些。
”哈哈,這和尚倒是個成了精的,奸猾的很,你說滕縣之事真的只是這和尚一人做下的嗎“?胡慶方又問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懷疑。
”嗯,將軍,屬下不知,但是想來此時該急的是挾馬都才是”。
“哈哈,正是正是,一個自不量力的豎子罷了,咱不急”。胡慶方說完又悠閑的啃起來羊腿。
——
“杜平,準備下吧,咱們該離京了”。杜牧拿著陳權的信已經看了一整夜了,天剛亮就把杜平找了來交待收拾行囊之事。
“十三郎君,朝廷許了外放了嗎?這是要去哪‘?杜平有些好奇,自己現在雖然是放了良人,可實在無處可去,便照舊留在杜府。可未聽聞朝廷下旨放人啊。
”沒許呢,我馬上再上書,如是不許我會一直上書,去徐州看風起“。
——
”阿爺,這哪來的絹帛啊“。陳權魂牽夢繞的李家小娘此時好奇的摸著這華麗的布匹,崖州生活十分窮苦,現今多是靠著玄宗朝名相姚崇的五世孫姚勖接濟才勉強過活,這初到嶺南,水土亦是不適,家中染病頻頻,這些個絹帛可是于此時有大用之物,畢竟在大唐,這絹帛亦是通行貨幣。
’咳,那個,就是此前揚州所見的那個和尚,野和尚,現今還俗升了六品都尉了,在徐州任職呢,咳,那和尚是個奸猾的,咳”。李德裕心里不大爽快,這信里拐彎抹角的說些不明所以的話,是真當自家老糊涂了嗎?可自己便是貶黜了崖州,徐州的情況腦海中也能猜個七七八八,那是風口浪尖之處啊,哎。
“哦,還俗了嗎”?李家小娘睜大了眼睛看著李德裕。
“哼,你莫問這些,去用這些個物事給你阿娘抓些藥來”。
“嗯”。
——
大明宮中,當今天子李忱早就忘了之前那個和尚了,直到今天又從這滕縣縣令的奏書中發現了這個讓自己厭惡的名字。
”哼,楊公公,你說這上面所奏之事誰奸誰忠”?
“回圣人,皆是奸人”。楊欽義言辭灼灼。
“嗯,皆是奸佞之輩”。李忱輕輕的點頭深表認同。
“馬公公,這昭義軍那邊怎么又出了”卯金刀“之事了?朕記得那劉稹變亂之時卻是打過這般旗號,可會昌四年變亂平息之后劉稹闔家皆為郭誼,王協所屠,昭義可還有劉氏族人”?最近馬元贄過的不大好,眼見楊欽義越來越受重用,往常天子問詢必是先問自己的,可近來竟有些時候先問了楊欽義,非但如此還把這楊欽義的兒子楊玄價放了河陽鎮監軍。這河陽看似不起眼的,又非軍鎮,可環衛洛陽,卻是個肥差。這看來是要有大用的。想到這些馬元贄的危機感更加深了一些。
“馬公公?朕問你話呢”?看著馬元贄在一旁發呆,李忱有些不大高興,卻也未表露出來,只是稍提高些聲音。
“咳,回圣人,奴婢方才正琢磨這昭義之事呢,想的有些出神,還請圣人寬恕。咳,這劉稹一事據上報是說了其闔族皆亡于變亂,可這畢竟是當時郭誼,王協等賊子自言之事,當中會否有些隱情卻也是難以探查。當年劉稹叛亂讓昭義百曹荒廢,幾無尺櫞,人煙斷絕,一片蕭條。再多的情由都隨著這戰事埋了下來,故而奴婢卻是不知這”卯金刀“會否與劉稹有所關聯。不過昭義軍依舊桀驁倒是真的。劉稹之亂平定后,繼任的節度使盧鈞仍險被亂軍所害。所以,奴婢以為,還是需得提防著些才是”。馬元贄絞盡腦汁的從這些年所發生之事中整理了答案回復了李忱。
“嗯,卻是如此,哎,還有那何弘敬,竟然上書說田牟欲奪魏博??何其之荒謬,田牟如何來奪?天平軍嗎?哼,這魏博要是這般容易被奪朕早就平了這亂藩了,何至于此般姑息退讓“?李忱自是不會喜歡這魏博鎮,作為安史之亂的遺孤,首開藩鎮世襲制的魏博,骨子里就刻著叛臣的血脈,哪怕是偶爾的恭敬,亦不過是嗜血之前的變臉戲法罷了。
”圣人所言極是,不過朝中此時還是需安撫一番何弘敬為好,畢竟三州歸國事將成矣,此時卻是不能生了亂子“。楊欽義搶先說道,又惹了馬元贄心下一陣的污言穢語。
”就如此吧,還有,詔鄭光,著其于族人好生看管。另再詔李廓,嚴令其看守好武寧,切不可生亂,否則朕絕不姑息“。
”奴婢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