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山崖如何兇險,自然不用多說,如果不是鄭謙,這一隊就算安全度過,可最終還能剩下多少人還是一個問題。而且就算是人能過去,可物資怎么辦?
好,就算物資也可以跟上,但想一想,那還能剩多少?
種種情況之下,這才有了戰士們的衷心敬意。
他們本就是最可愛的人。
一群人稍事修整,再次開始了行軍。
時間很重要!
他們每在這里耽誤一分鐘,就有可能會有一條生命失去。
但在鄭謙的建議下,趙連長并沒有強行急行軍。
百姓的命是命,戰士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與其筋疲力盡的趕到,然后只能坐看著百姓去世而無力幫忙,倒不如養精蓄銳,用最完整的精神狀態,前去救人。
一個小時之后,一群人終于走進了汶川地界。
滿目瘡痍。
四處都有著斷壁殘垣,甚至還偶爾見到一些斷臂、血泊。
此時的汶川,已經成為了一座鬼城。
趙連長咬著牙,顧不上休息,連忙說道:“分批分散開,找尋生還目標!有發現用對講機進行聯系!一個小時之后回來休息!”
“是!”戰士們四散開來。
鄭謙和趙連長、小王一同走向已經成為廢墟的汶川。
看著眼前的場景,鄭謙的心情沉重。
就算當初對于8級地震有了心里準備,之前也看過電視,甚至前世還曾經有一段時間看過一些紀錄片。
可……
那有怎么能夠比擬親身經歷感受到的震撼!
可惜,一個小時的時間一無所獲。
這只是最外圍,恐怕還能活著的,都已經離開,活不了的……
也沒有辦法了。
畢竟這支小隊只是一支小隊而已。
趙連長在進入汶川之前,和地震指揮部聯系上了。
聽聞已經有一支小隊成功進入,指揮部十分興奮。
然而當得知趙連長是依靠不可復制的模式進行輸送之后,指揮部選擇了沉默。
“趙連長,能讓我和指揮部說兩句么?”鄭謙問道。
趙連長直接將話筒遞了過去。
“首長您好,我是隨行的記者鄭謙,我有一個消息要匯報。”
“鄭先生你說。”
“在我們來的路上,會經歷一條環山小路,我個人的意思是指揮部能不能修建臨時架橋,然后用最快速度加固那條小路,這樣也為后續物資的送入進行幫助,否則只靠著我們手里的這些物資,恐怕遠遠不夠。”
“我們會在調查之后進行確認,謝謝鄭先生的建議。”
“對了。”鄭謙想到了什么,再次說道:“在汶川XX公路旁邊,有一條河,繞過去之后,雖然耽誤一些,但也可以順利通過,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修建一條臨時大橋。”
對于鄭謙提出的建議指揮部立刻表示出重視。
其實這本就是前世汶川地震時期,官府應對的第一條信息,只是此時對于汶川的地形等情況還沒有探明,許多工作還沒有展開,所以鄭謙這樣提議,自然得到了極高的重視。
掛斷通訊之后,趙連長再次對于鄭謙表示感謝。
鄭謙也拿出手機,給趙筱雅叮囑一番,然后關機。
8.0級別的地震之后,信號塔也失去了作用,再加上磁場干擾,手機也就成了廢鐵。
一個小時之后,戰士們歸來。
沒有任何收獲。
一群人簡單的休息之后,再次朝著里面進軍。
另一邊,剛剛結束完通話,指揮部的領導嘆了口氣,有些無奈。
他何嘗不知道這樣做很好?
可……
修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別的不說,材料什么的倒是好說,從附近的城鎮之類的征調就好。
可……
工人怎么辦?
干工程的,沒有工人你從哪弄?
征調是需要時間的。
因為汶川地震浩大,此時的災民們完全亂成一團,根本無法組織起有利的規模,自然讓人發愁。
戰士們雖然也有過簡單的訓練,但是……
顯然也不可能和專業的工匠相比。
正當首長頭疼不已的時候,傳令兵覲見。
“什么事?”
“報告首長!一支自稱東北東寧千婭建筑公司的工程隊前來報道。”
眼前一亮,首長激動地說道:“讓他們的負責人進來!”
“是!”
千婭建筑公司的負責人,自然是小哥帶隊。
很快,小哥就走了進來。
“同志您好!”首長熱情的握住小哥的手,一臉興奮地問道:“你們有多少人?”
“您……您好。”小哥有些拘謹,不過考慮到事情嚴重性,連忙開口說道:“我們目前有一千人,后續還有三千人的隊伍在趕來。”
“太好了!!!”眼前一亮,首長大喜,隨后一臉激動的說道:“我替災區難民謝謝!”
“客氣了,這些都是我們鄭總應該做的。”小哥也不居功,笑呵呵地說道。
眼前一亮,首長好奇地問道:“你們鄭總是……”
“首長沒有見過謙子么?哦,就是我們鄭總,鄭謙,他應該之前來了啊。”
“等等!鄭謙?”首長一愣,下意識地問道:“一個年輕的小伙子?”
“是啊。”小哥奇怪地問道:“他怎么了?”
“這……”首長苦笑地說出了原因。
小哥傻眼了。
怎么也沒有想到,鄭謙進了災區!
“胡鬧!”小哥急了,有些氣急敗壞地說道:“他湊什么熱鬧啊!”
“這位……”
“我姓張,張峰,是鄭謙的表哥。”
“張同志。”首長一臉嚴肅地說道:“現在謾罵于事無補,我們只能盡快修建通往汶川的道路,恰好,剛剛鄭總指明了一條道路,我還在發愁沒有工人。”
“這個……”小哥有些尷尬。
首長微微一皺眉,有些不解地問道:“有什么問題么?放心,材料這里都有。”
“首長您誤會了。”小哥有些尷尬,無奈地解釋道:“主要是我們沒有修橋的經驗,所以這……”
“哦……”一聽是這個,首長松了口氣,笑著說道:“沒事,還有另外一條,是這樣的,之前……”
首長說出了鄭謙指出的另外一條捷徑。
“這個環山路的難度很大,畢竟是在山崖旁……”
“哦,這個沒問題,我們剛剛完成了一條環山路的擴建。”小哥一聽,笑著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首長開心不已。
其實論實際路程,環山路是最近的。
但問題是,環山路的難度太大了。
稍有不慎,就是摔落懸崖。
反倒是河流上的臨時橋倒是沒有什么難度。
最簡單的繩橋,到復雜一些的鋼筋混凝土橋,這些橋的修建難度并不大。
如今能夠有著更快的路途,也可以盡快進行援救。
當然,雖然小哥有經驗。
不過這一次自然不是民用,而是要軍用。
兩者的標準也不一樣。
總之,就是材料更多,規格更嚴。
不過說到底,難度并不大。
而且和之前建立東寧環山雙向通道不同,這里并不需要美觀,只要求一點,那就是能夠盡快打通道路!
所以完全可以先行打通一條通路,讓戰士和車輛先行進入,然后再一點一點的擴展。
然后,小哥旗下的建筑隊展現出了讓人驚嘆的威力。
要知道鄭謙當初砸錢讓小哥弄建筑隊的時候,本來就一切是以高規格著稱的。
可以說,已經無限接近于軍用標準。
所以當工匠們開始干活之后,就展現出了強大的速度。
因為此時已經是深夜,所以直接才用了兩班人來回輪休的方式進行修建。
這個速度就要快了很多。
而且為了支撐重型汽車路過,采用的也是稱重一百噸的基礎支柱。
換句話說,可以同時支撐四輛二十五頓汽車同時駛過!
雖然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但磨刀不費砍柴工,工程隨著第二批、第三批以至其他工程隊的陸續到來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很快,橋梁進度已經提升到了二分之一,而現在距離天亮,只剩下了兩個小時。
預計早上八點,就可以迅速完成全部的工程。
當然,其中花費的材料自然是開銷巨大。
水泥、沙土、石頭各種建材瘋狂的消耗著。
隨著工程人員的增多,臨時橋梁和環山車道的進度飛快的進行著。當然,還有一些人從其他渠道也進入到了汶川。
就在外面如火如荼的時候,汶川內部,鄭謙所在的先頭部隊此時也遇到了麻煩。
在不久之前,眾人終于找到了一處難民聚集營地大概有上百人的樣子。
此時,所有人的臉上都掛滿了驚慌和恐懼。
以及對于未來的迷茫。
見到趙連長他們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嚎啕大哭。
鄭謙感慨之余,心中也沉甸甸的。
迅速分發物資,看著一個個狼吞虎咽的吃著食物的災民,趙連長連忙下令大家原地修整。
也是為了照顧傷員。
已經有好幾個人陷入到了因為感染而引來的發燒之中。
索性,難民里還有能人,他們點著了篝火,倒是沒有出現因為感冒、受寒而造成的減員。
然而情況不容樂觀。
皮外傷的人員還好說,那些斷肢的傷員怎么辦?
這里可不是外面,根本無法進行手術,幸好,戰士們的急救措施學的不錯,連忙開始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