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關閉前的最后一戰
----------------此小說獻給,愿意把消遣時間享用在閱讀和網游上的你!
某游戲測試服虛擬空間里的演武場上,一位刀客正和一位劍客在激斗。兩人在場上打的眼花繚亂,場下的很多觀眾已經看不清他們的招式了,能看到的是,劍客在進,刀客在退。
刀客心知他雖有還手之力,但卻無還手之機,戰場幾乎全被劍客掌控,每當刀客試圖還擊,剛剛調整身體重心,對方便立即跟著調整,并用劍封住了刀客的試圖進攻的方向。劍客直接用進攻扼殺了刀客的一切反擊。刀客招架的苦,心里更苦:被逼的離場地邊緣不遠了,看來自己的不敗神話今日或許就要被破掉了。
基地關閉的最后一天,刀客用盡了手段,終于是找到機會跟劍客決斗。只是沒想到在劍客他那“屌絲”的外表下,實力修為竟如此之強。刀客在其武林家族圈子里,一直被稱為“怪物”,同輩中至今未嘗一敗,而其長輩亦是見他且避而遠之。今天,刀客也終于體會到了一把,以前自己經常帶給別人的那種感覺:你真是一個怪物啊。
刀客心中直呼“怪物”,周圍觀眾的何嘗不是心里驚呼“怪物”。大家共同的表情是:吃驚,不相信。并夾雜著多種情緒,有畏懼的,有佩服的,有崇拜的,還有幸災樂禍的。他們眼中,是一只怪物在打另一只怪物,一只怪獸正被壓著打。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還是輕兵器壓著重兵器打。大家幾乎都知道,場上的那位“怪獸”的刀是因其使用習慣特別加重了的:刀長1米5,刀重21斤。場下很多人都被其一個照面秒殺過。而那位“怪獸”的劍:看上去劍長不足1米,劍重不超過2斤。不可思議的是,此刻在劍客手中卻有如此的威能。
劍客心里也明白,自己并非像場上表現的那樣有那么大的優勢,只是自己不得不這么打。要想以輕制重就必須要做到以快來制其動,千萬不能給對方還手之機,否則以對面刀客那恐怖的破壞力,自己未必能擋得住。自己必須要利用好自己的速度優勢,時刻保持距離,貼近刀客,高頻的攻其要害,令他疲于防守。然而這位刀客也并非常人,自己還得時時留心觀察,好及時用更快捷有效的行動來截斷其反擊的意圖。以攻代守,別無他法。只有不斷的壓縮其空間,最后贏的才會是自己。
刀客最后停下來了,因為身后就是場地的邊緣。雖然沒被擊倒或者被打下演武場,但在劍客停止進攻的那一刻,刀客就知道自己敗了,內心雖有些許不甘,卻也著實佩服對方。因為劍客確實憑著實力擊敗的自己,劍客用他的長處壓制住自己而使得自己用不出長處,這就是他技高一籌。刀客雖然首次落敗,當然起初內心也確實一度不爽,但是他也并不是一個輸不起的人,回頭想想自己之前不是一直在尋找能夠擊敗自己的人嗎?之前遇到的同齡人都打不過自己,而年長的卻又不愿跟自己打。此時此地的這個人,不正是自己所尋找的目標嗎?有了一個需要打倒的目標,自己未來的生活必將會更有趣,自己以后的訓練將不會再無聊,自己的進步動力將會更加強大。
刀客神情一變,變得兩眼發光起來,盯著劍客說到:“這次是我敗了,我承認,你很強。”
劍客搖頭說到:“是場地限制了你,我的耐力不如你”。他的意思是,如果場地不設限,刀客能夠保持這個狀態一直防守很久,但是劍客不一定能保持這個狀態一直進攻那么久。
刀客也搖了搖頭:“敗了就是敗了,同樣規則限制下,你卻能發揮出你的優勢,勝者就是你。”刀客雖然不是一個為失敗而尋找借口的人,但他也是一個驕傲的人,他繼續說到:“但是,這并不能代表你可以一直勝我,因為接下來我會一直進步,你必須一直強下去。我會在《新紀元》里面找到你,然后打敗你。只是,這一天不要來的太早。”
劍客淡淡的回答到:“你找不到我的。”
刀客:“為什么?”
劍客:“因為我還沒建號。”
刀客一臉詫異到:“什么?都開啟快1年了,你居然還沒建號?為什么?”
劍客:“我一直在這里。”
刀客心想,原來是個武癡,估計這幾年盡呆在這里了。心里這下對他更加佩服了,對劍客行了個抱拳禮,說到:“佩服!不過,你還是要去里面建個號的,里面高手很多,我們在這里算是頂級戰力,但是放到那里面,那可就不一定了。那里有更多的高手等著我們去打敗呢。“這時刀客壓低了聲音,才繼續說:“像我們的這種實驗基地,并不是只有本國才有,國外很多國家都有,而且我還知道,國家同時還有一個好像叫異能特訓團的,雖然參與人數極少,但個個都已經是超越人類武功范疇的存在了。“
聽到“異能”,大強面無表情,但是心里狠狠的動了一下,腦中,“靈魂實驗”四個字從封存的記憶中出來,一閃而過。
刀客這時看了下時間,說到:“基地馬上要關閉了,我先下線了。早點去建個號,加油練起來,我名字沒變,我們《新紀元》里再見了。”刀客說著就下線了。
點著頭瞧著刀客下完線,劍客還在想著刀客為啥佩服他,是佩服他至今沒建號?不可能吧,地球上多少億的人,至少有五六成的人沒建號吧,那他要佩服的人多了去了。;莫非說的反話?是諷刺自己舍不得買第二個游戲頭盔,等這個頭盔解綁了才能繼續下個游戲?他又是咋猜到的?但以劍客對刀客的了解,他又不像是在乎這種事情的人,并且看他剛才的動作和語氣,也確實很誠懇,不像是在說反話........
劍客這會兒還在想著有的沒的,卻被周圍傳來交談聲拉回神來。
“真沒想到,基地的不敗神話敗了,而且是在最后一天敗了。”
“可惜了,好像一直被壓制著,大招都沒放出一個。”
“這位真實太厲害了?”
“是啊,攻速好快,當然身法也牛”。
“以前只知道他能打,沒想到這么能打,居然還能壓著“怪物”打”。
”大神,你在《新紀元》還沒建號?加我好友啊,我的角色叫“光頭的棍”,到時候建號了我去帶你直接下副本好不?我是一名58級少林棍法大師。帶小號漲經驗那是突突的快。”
“得了吧你,大神需要你帶嘛?而且你還敢在大神面前稱大師?”
“不,不是的,游戲里的職業叫法嘛?”
“我朋友是鍛造大師...額..鍛造大師傅,可以給你做一套精良裝備,新手村最強的一套了。我叫‘隔山打醬油',記得加我好友。”
“我叫‘一劍止血’,剛到56級.....”
劍客不清楚56,58級放在現階段的《新紀元》里是有多高級,只是感覺受不住大伙兒的熱情,想趕緊下線,對周圍說到:“謝謝了,謝謝各位。好的,基地要關了,我下了,好的,游戲見,好的,我會加的”。
然后火速下線了.........
下線后,大強取下專用實驗頭盔,從床上爬了起來。望著手上這個伴隨了自己5年的頭盔,有些感慨。
記得還是6年前一個傍晚,一位自稱是大強父母老朋友的中年人,突然來到了大強的家里,也就是這座父母留下來的2層樓的老房子里。這個專用實驗頭盔,就是他帶來的。同時還帶來還有一份語音說明書,更有一份“保密協議”。沒錯,就是一份“保密協議”。大強當時是驚呆了,又緊張又激動。最后被告知要參加一項秘密的游戲測試實驗,一項進入到虛擬世界中的實驗。
大強很疑惑,為何這項實驗找到他?中年人當時對大強是這樣解釋的,說大強非常符合這項實驗的參與條件。一個非常好的解釋。對大強這位玩過多年虛擬網游的老玩家來說,這就是玩一個神秘游戲的機會,還是免費送游戲設備的,會拒絕嘛?至于保密協議,只會給大強帶來更強烈的期待和刺激。保密內容是相互的,一方面游戲測試放要保護參與者的信息;另一方面,不能讓別人知道他在玩這款“游戲”和不能把這款“游戲”里的內容泄露出去。最后,大強果斷的簽了。
中年人最后很深沉的對大強說了幾句話:
“不要埋怨你的父母在你7歲的時候就離去了,他們是為了他們的崇高理想而獻身的。雖然身不由己,卻也從不后悔。”
“游戲實驗結束那一兩年,會開放一款很特別的游戲,到時候你會知道的。如果你想要好好的了解你的父母,那么你一定要進去。如果實驗被淘汰了,那么你就安安分分的做個普通玩家吧。當然,這也意味著你將失去尋找你父母秘密的最后機會,或者說是資格吧。”
“最后給你一個小提醒:頭盔要保管好。在你完成實驗,并繼續用這個游戲頭盔進入那款游戲后,在里面很快就可以獲得某項便利。至于獲得之后,就隨便你用別的啥設備了。”
說完,中年人便離開,沒有留下任何聯系方式。
父母是從事什么工作的?是因為什么犧牲而成為烈士的?尋找父母的秘密,至少到現在是大強認為此生最大的愿望。靠著烈士家屬補助金完成學業的大強,這個愿望是他在孤獨中成長的最大動力。7歲時的父母影像,在大強的頭腦里或許會越來越模糊,但是,對父母秘密的追尋愿望之強烈,卻從未消減過。
大強記憶中的父母似乎沒有父母,也沒有其他親戚。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在大強面前提從沒提到過。他們一直很神秘,在大強出生前不久也才搬到當地,這還是從大強長大點后從鄰居那里知道的。
盡管有很多疑問,但是大強只知道,他必須要進去,必須要進這個游戲實驗空間。
從開啟的第一開始,大強就進入了游戲實驗的虛擬空間。從最開始的菜鳥通過其他玩家的蹂躪以及自己的艱苦的訓練,最后進入大神圈,一共花了5年時間。對大強自家來說,這不算什么,因為他并不知道,其他人都是經過10-20多年的訓練后才進來的。
在這近5年里,大強幾乎每天上線,每天訓練。現實中工作再忙,他也能想辦法擠出時間來。二本畢業之后,大強一直在一家礦業公司上班。為了確保自己每天有足夠的時間進實驗基地練功,大強數次放棄了晉升的機會,一直堅持最初的崗位上,一個工資不高,但是上班時間穩定,空閑時間比較多的位置。就是礦業半自動機器監控員,每天8小時三班倒,只需每天坐在監控室,觀察下監控屏幕里的畫面,看受監控場景里的機器設備每天運作是否正常。出問題的情況很少,既使偶爾出了問題,他也只負責馬上上報,管報不管修。也不用擔心上報慢了背責任,因為機器出問題的時候,有時間記錄在那,只要跟的上那個時間,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就不會有責任。
大強最后幾個月之所以上線少了,是因為這幾個月也是大強開始失業的幾個月,即便偶爾上線了也只是待在自己的訓練房里,要么為了完成5次強制匹配要么進行一些基礎訓練。因為他需要時間出去尋找工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尋找,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他的專業實在太冷門了,并且本來就少有的就業崗位也都讓人工智能替代了。大強一度很迷茫。
一直到 2天前,一位老朋友的拜訪,令大強獲得了轉機。這位老朋友是特意過來跟大強面對面的交流了一番的,也是這次交流從此打開了大強的新視野,更使得大強在勞動就業這方便的心智水平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