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后,我們坐上大巴車奔赴縣城,參加中招考試。大巴車從縣城的主干道通過,道路很寬,路上有很多汽車,還有穿著黃背心的清潔工在打掃衛生,路兩旁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門店,看起來生意都不錯。大巴車一直向前開,只是走得很慢,似乎就是一輛觀光車,樊小義喊道:“看,拐角的地方就是郵政大廈,郵政大廈對面就是百貨大樓。”車上的學生都伸著脖子往外看,其實有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來縣城,包括楊軍華、張大成、程麗珍和我,樊小義還是五歲那一年看病的時候來過,他或許已經不記得縣城的建筑了,之所以能喊出來,也僅僅因為他有一些常識而已!郵政大樓是一棟綠色建筑,十分顯眼,據說郵政大樓里面是銷售圖書、報紙、雜志的地方,老師曾經說過我們的教材和輔導書都是從這里買的;百貨大樓是一座白色的建筑,里面銷售的東西據說很全,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洗衣機家電,一應俱全,百貨大樓在我們縣十分出名,幾年前,在鎮上買不到的東西在這里都可以買到,而且價格公道。我們一直期盼著來縣城,想看一看這里到底像不像白老師曾經說的那樣。大巴車到了我們預訂的旅社之后,出于安全考慮,帶隊老師要求我們除了考試和吃飯之外,不得隨意離開旅社,尤其是晚上不得外出。就這樣,我們第一次來縣城就錯失了去郵政大樓和百貨大樓玩耍的機會。
晚上,樊小義緊張得難以入睡,拿出衛生紙把那塊玉蟬擦拭了好幾遍。張大成嘲笑道:
“樊小義自從你戴了這塊玉蟬之后,我發現你的成績是越來越差了,是不是因為被郭翠麗摸了一下而失效了。”樊小義有點不高興,回敬張大成說:
“你的成績一直都很穩定,肯定沒有越來越差,再差一點點就變成負數了。”
······
經過兩天的考試,又經過一個月的等待,考試成績終于下來了,沒有任何意外,我們全部淪陷!樊小義的文科類考試都不錯,但是理科類考得一塌糊涂;張大成除了體育考試滿分之外,其他科目全都不好;我和楊軍華沒有任何偏科,所有科目考得也都不好;倒是程麗珍每一科考得都還不錯,但依然達不到高中錄取標準。
七月下旬,高中通知書下來了,通知書上除了三位數的考試分數,還有四位數的借讀費。所謂的借讀費是按照考試成績計算出來的,但是依據什么標準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收到通知書之后,父母們就開始拉關系,希望減少借讀費。樊小義的父親樊愛民看到通知書之后,直罵樊小義是個不爭氣的家伙,雖然借讀費很貴,但樊愛民也知道只有上學才有出路,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樊小義雖然沒有考試好,但也不是最差的,此時他又想起了初中班主任趙老師說樊小義不聰明的事情,現在回頭想一想,或許趙老師說的是對的。算了,不管他聰明還是不聰明,上學這事還得繼續,管他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呢,能不當上“商品糧”呢,但如果不上學連考大學的機會都沒有,更沒有機會當“商品糧”。此時此刻,樊愛民下定了決心,必須要上學,然后走到豬圈旁邊,瞄了一眼那群豬,說道:學費夠了!第二天,便把豬圈里的豬全都賣了!
樊愛民認識一個常來剃頭的顧客,顧客的親戚在一所私立高中當廚師,廚師認識老師,老師認識校長,最后樊小義以“五折的優惠”進入了這所私立高中;程麗珍的父親木匠程的叔叔曾經當過兵,認識縣城武裝部的干部,這位干部認識縣城第二高中的教務處副主任,最后程麗珍也以“五折的優惠”進入了縣第二高中;楊軍華和我的成績實在不怎么好,最后也借樊愛民的關系網進入了樊小義被錄取的那所私立高中。
至于張大成,他的借讀費實在太高,即使打五折,他的父親鞋匠張也一時拿不出來,再加上張大成本人對上學失去了信心,便有了不再上學的打算。此時他又想起了初中畢業時教務處主任所說的那四條道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最終選擇了第四條道路:打工。
鞋匠張說:“我沒有本事,拿不出那么多學費供你上學,但你這個鱉孫也不爭氣,咋能考那么差呢!”
張大成說:“人的命,天注定;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鞋匠張或許聽到了他這輩子最有哲理的話,也許認為這個閱歷尚淺的小屁孩道出了他的半生感悟,頓時耷拉著頭,不說話,長嘆一聲。
張大成接著說:“我不是上學的料,我要學一門技術。我們村的年輕人學得最多的就是裝修,這活雖然辛苦,但是能賺錢啊,就像我們村的第一輛車就是干裝修的人買的。這活若干得不好,靠體力也能掙到錢,若干的好,靠技術掙錢,如果頭腦再靈活一點,接工程,當老板,賺錢更多。所以,干裝修絕對是一門值得學的行當!”
最后,張大成和鞋匠張協商已定,打工,學裝修去!幾天之后,張大成去省城投奔了一個親戚,這個親戚是包工頭,賺了不少錢,按照約定:第一年管張大成吃住,每月有二百元零花錢;第二年依然管吃住,每月有四百塊錢零花錢;第三年他可以自由選擇,如果跟著他干,按照中工待遇,如果不愿意干,師傅也不強制。
就這樣,我們的上學的路上又少了一個同伴。這一次,我們并沒有依依不舍,張大成也沒有任何留戀,畢竟都是在追求夢想,只是選擇的道路不同而已,況且,省城離我們村不算太遠,二百多公里而已,以后見面的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只是張大成走了之后,鞋匠張常常嘆氣,說自己沒本事。
這年八月,我們進入了私立高中學習,這所學校剛建三年,面積不算大,但教學樓很漂亮,宿舍也很干凈;還有正規操場,草坪,角落里還有幾顆桃樹;食堂也很大,只是依然沒有桌椅,吃飯還需要站著。
開學第一天,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我們眼前飄過,我們幾乎同時喊了出來:“郭翠麗”!郭翠麗聽到了熟悉的聲音,迅速轉頭,想不到我們會在這里相見。確實想不到,這些年,輟學的同學實在太多了,而且按照高中通知書的要求我們都應該被分配到縣二高,樊小義、楊軍華和我為了“圖便宜”才到這所私立高中來上學,想不到竟然碰到熟人,不,熟的不能再熟的熟人,畢竟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在一個班。
我們都很高興,我們這三個男生圍著她,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郭翠麗說她的父母不想讓她再繼續上學了,想讓她出去打工,后來這事被她在外打工的姐姐知道了,堅決支持她上學,還寄回了學費。她說她的姐姐來信說,在外邊打工實在太苦了,女孩子不像男人那樣有很多職業可以選擇,這個社會留給女人的空間實在太小了,不希望她將來她圍著鍋臺和男人轉,好好學習,將來有個穩定的工作。她還說她的姐姐在沿海服裝工廠打工,一個月辛辛苦苦也就四百塊錢,而稍微有點文化的人在車間就可以當組長、線長,一月工資可以達到八百以上。她的姐姐經常教誨她,知識確實能改變命運。最后,郭翠麗自嘲道:“我長得也不漂亮,如果再沒有一點文化,將來肯定受男人的氣!”
那一天,我們聊了很久,我仔細端詳了一下郭翠麗,她似乎比以前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