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套子里的人
放假時,總盼望開學,開學后,又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放假遙遙無期。
現在的楊宕勇沒有這種感覺,他只想最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待在學校里,通訊站他是一秒都不想多待。
每天,楊宕勇都在后悔,都在反思。
如果沒有他橫插一杠,這次事情會如何發展?
事情過去了,回頭再看,如果他不亂插手,外國來人,軍區自然會按照正常程序走,該有的監控一點也不會少,別說軍隊,就算工廠,也不會沒有一點保密意識。只是楊宕勇這一介入,讓事情起了變化,沒抓到什么馬腳,自然有人站在開放的立場大做文章。
這一次楊宕勇深刻的領會到,什么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因為他的輕舉妄動,給家人,給朋友,都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教訓實在太慘痛!
慘痛到時間過去兩個月,楊宕勇還沒從打擊中恢復過來,如果想知道什么是行尸走肉,看現在的楊宕勇就行了。
課間休息,喬湖湊到楊宕勇跟前:“小勇,去打排球吧?”
楊宕勇頭也沒抬,看書。
中午休息時間,剛上三年級的楊宕迪跑了過來:“哥,學校門前有人敲詐勒索!”
楊宕勇鼻子里嗯了一聲,然后……沒聲了,低著頭翻語文課本,那課本都給他翻的卷邊了。
晚上,已經初三的楊宕寧推開臥室房門,走進來將手輕輕放在楊宕勇肩上:“老二,明天國慶節,爸媽說和余伯伯一家去白楊溝玩,別太用功了,早點休息。”
“知道了。”
楊宕勇終于說了這些日子里最多的話,說完頭也沒回,還是看書,楊宕寧見弟弟沒反應,只好轉身默默離開。
楊宕勇在暑假的表現很讓父母生氣,事情已經發生,人只能朝前看,可楊宕勇在事情發生后的表現又讓父母很擔心,這才有了出去玩玩,讓他散散心的想法。
只是散心就能讓楊宕勇解脫出來?
國慶節,大批迪城市民奔赴白楊溝旅游。車停在草地,一群人從車里出來,左右兩邊群山峻峭,只是背陽的山坡云杉挺拔,向陽的山坡綠草茵茵。
山與山之間的谷地里,幾個蒙古包支在那里,有哈薩克族牧民牽著馬在那里等著生意上門。
前面一條小路通往山里,小路邊有幾個戴小花帽的在賣烤羊肉串,小花帽身后的樹上吊著一條新鮮羊腿,手里抓著一大把羊肉串,手指一動,那些一團的肉串橫排散開,放在長爐上撒點鹽,撒點孜然,很快一股濃郁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小花帽手指一分,一把串變成了兩把,將原本接觸火的一面再撒點孜然和鹽,再將肉串翻面,反復翻面幾次,最后再撒把紅燦燦的辣椒粉,香氣四溢。
小花帽低著頭,手里的羊肉串不斷翻飛,嘴里還用生硬的語調高聲叫喊著:“哎,哎,羊肉串,羊肉串,脫庫子八毛!”
楊宕迪一看賣羊肉串的,嘴里口水嘩嘩直流。跑到正在排隊買票的大人那里,拉著母親的衣角嘴里嚷嚷著:“媽,我要吃,我要吃羊肉串!”
呂阿姨笑了,彎腰拉著楊宕迪小手,笑著對錢筱微道:“哎呀,錢工,你們買票,我帶孩子們去買幾串。”
錢筱微忙翻錢包:“我把錢給你。”
“不用了,這能幾個錢?”呂阿姨笑著推了下點錢的錢筱微,一轉身拉著楊宕迪沖著其他三個小孩笑道:“走,我們去吃肉串!”
羊肉串烤得很快,細長的鐵簽子上串了五塊肉,一串一毛錢,拿在手里看著焦黃滴油,濃郁的香氣直沖鼻頭,咬一口,感覺羊肉里的油幾乎要爆出來,這味道……
五塊錢的羊肉串很快下肚,吃完了孩子們還有些意猶未盡,只是這時候大人已經買好了票,必須進入景區了。
走入景區,里面綠樹成蔭,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不知什么時候出現棉花般云朵。迪城氣候還是很干燥的,白楊溝里卻是濕氣撲面,很快,里面傳來嘩嘩流水聲,九曲十八彎后走到小路盡頭,耳邊轟鳴如鼓,眼前谷底綠樹遮蔽,兩邊斷崖壁立,一條白練懸空而下,傾入下面水潭,浪花飛濺,四散的水珠如蒙蒙細雨,涼意襲人。
雖是西北,眼前的景象讓人們仿佛置身江南水鄉。
楊宕勇站在一棵松樹下,看著余曉燕與自己兄弟在水潭那邊玩耍,他能感受到親人和朋友們的快樂,可他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遠處,楊澤明與妻子和余家夫妻倆聊著天,雖然說著話,可楊澤明和錢筱微卻時刻關注著那個脫離集體,孤零零站在一旁的楊宕勇,淡淡的愁容涌上眉頭。
楊宕勇心有所感,一回頭,見自己母親嘴角微抽,一行淚水掛在臉上。
楊宕勇只覺巨石撞擊心臟,他覺得心臟好疼,知道自己最近的表現讓大人擔心了,可他卻不知道怎么辦,他的心像被厚重的堅冰凍結,他也想掙脫出來,可卻無法擺脫羈絆,只要一想到通訊站大人們那一張張嘲諷的臉,他就想逃避,學校還不夠,最好遠離迪城,要是父母現在轉業回甬城,楊宕勇相信自己一定第一時間贊同!
楊宕勇只覺得迪城是自己傷心之地,待在這里連呼吸都覺得是一種錯誤,跑吧,跑得越遠越好。
一天的旅游,效果等于零,回來后楊宕勇還是老樣子,害怕與人相處,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里面和他說話,他也會回一句,也就一句,再多沒有。
一個星期后。
上午,楊宕勇與往常一樣,背著書包自顧自去了學校。身后的余曉燕、聶彪?他知道他們跟著,也就知道,卻沒想和他們說話。
有什么好說的?說自己是天下第一大蠢蛋嗎?
進了學校,坐在椅子上,將昨日老師布置的作業放在課桌左上角,自顧自打開課本翻閱已經翻爛的語文書,翻到古詩里面“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楊宕勇默默閉上眼,心里不斷重復著這首詩。
楊宕勇明白,等以后老師講到這首詩時,會對學生們解釋什么叫暖風,這“暖風”又比喻什么,至于“直”又是什么意思,在作者寫詩的背景下去理解為什么要寫“直把杭州作汴州”……
醉生夢死,紙醉金迷嗎?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啊。
或許,北方的金兵不打過來,生活在歌舞幾時休地面的百姓,日子還是過得很安逸吧?他們自己可能就沒想著收復失地,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要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
這么說,寫這個“題臨安邸”的,也是個憤世嫉俗的蠢蛋啊。
楊宕勇正放飛思緒,班里喧嘩一靜,班主任馬老師從外面走了進來。
“老師好……”同學們紛紛站了起來,座椅被推得發出吱呀聲。
“同學們好,坐下……昨天學的《長征》,同學們會背了嗎?”
坐在下面,楊宕勇翻開課本《長征》,這詩他小學一年級寒假就會背了,該認識的字,如“逶”、“迤”、“磅”、“礴”、“丸”、“岷”自也會讀會寫,理解這首詩更是不成問題,學不學其實都沒什么問題,可楊宕勇就喜歡坐在教室里的感覺。
錢鐘書說過: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去。
果然是大家之言,楊宕勇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讀書的時候想工作,工作后又想讀書。現在,心想事成,就好好享受讀書生涯吧。
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時間到了同學們就涌出教室,在大操場上排好隊聽著大喇叭里的音樂,隨著“伸展運動,一二三四……”開始每天一次的廣播體操。
廣播體操結束后稍微休息片刻,又是第二節課,還是熟悉的語文,不變的老師,繼續同一篇課文,等老師抽查完背誦,這節課也差不多了。
鈴聲打過后,同學們坐在桌位上,雙手支撐著課桌,等待那熟悉的聲音。
片刻后,每間教室的小音箱發出同一個聲音:“為革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保健操現在開始,閉眼……”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要在學校,廣播體操與眼保健操就是同學們每天都要做的運動,如果在周一,廣播體操前還要加上升旗儀式。
至于效果,對楊宕勇來說,讀書期間體形保持一直很好,可視力卻在讀了中學后嘩嘩直掉,他又沒有不認真做眼保健操,只是他的讀書習慣實在不好,當年讀中學時,正是金大俠武俠小說盜版進入共和國之時,小孩子獵奇心思重,見到從未見過的小說,自是如饑似渴了,古人有鑿壁偷光之舉,楊宕勇見先賢就學,他是晚上熄燈睡覺后,縮在被窩里,將窗簾拉開一角,然后借助外面的路燈看武俠……
效果很好,一個學期就成功被人稱呼為四眼田雞。
現在用不著偷路燈燈光了,那些武俠小說就算進來,在楊宕勇眼中也沒什么稀罕,再離奇,有網絡小說離奇?上天遁地,快意恩仇,腦洞大開,創意十足,網上小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家寫不出,武俠小說?局限性太大了!
兩節語文課后,第三節是自然課。其實小學學的課程還不少,除了語、數,還有體育、音樂、畫畫、思想品德、自然等課程,只是小學升初中只考語文數學,既然不考,其他課程在學校的地位也就那樣了,老師講課只走個過場,學生們同樣興趣缺缺。
自然老師在臺上旁若無人講著聲音是怎么產生的,楊宕勇坐在下面翻著自然書最后兩個章節,這自然是個大雜燴,里面有些很粗淺的物理、地理、生物知識,那些在初中都會更詳細學到,當然,初中的物理、生物、地理難度也不算大,等到了高中有更難的在后面,如果上了大學,楊宕勇覺得自己只能自求多福,他現在看的那些無線電都一陣陣頭大呢。
百無聊賴的翻著書,人突然左右搖晃起來。
臺上講課的老師也不再講了,手撐著講臺努力維持平衡,下面坐著的同學驚叫著想站起來,可怎么也無法離開座位。
“地震!”
楊宕勇腦海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人一縮就往課桌下鉆,同時右手猛拉同桌何潔左臂,將她也拉入課桌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