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甘寧家,找了一處小公園,偏僻沒人處,一邊吸納著空氣中木元素,一邊感悟治療過程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完成治療后,木內丹中似乎多了一縷微弱的生機,救治病人能夠促進生機成長,生機積累則會令木靈氣的品質自然而然地得到升華。
咨詢豆豆后得知,生機潛藏于萬物之中,而最為親近、相得益彰的,莫過于木元素,其次則是溫柔細膩的水元素。
對于生機而言,最不友好的是毒,下毒是抹去生機,治療則是補充生機,天生就是對頭。
當醫者精心治療病患,汲取和激活了勃勃生機時,作為醫者本身,也會收獲一份來自天地規則的微妙回饋。這是一份因果,不僅是天地大道對醫者仁心的贊許,更是對救死扶傷善行的認可。
對于豆豆而言,為凡人治病的回饋或許微不足道,但對于修為尚淺的云釗來說,這份積累卻顯得尤為珍貴。尤其是當天地的回饋日益增多,未來在渡劫之時,或將得到這片天地的庇護。屆時,他人或許難逃雷劫,命喪黃泉,而你,云釗,或許只是發型稍顯凌亂。
但是,生機歸根結底是患者的,因此,若醫者妄圖刻意操控這份生機,便踏入了魔道,極有可能招致天地因果的嚴厲反噬。
至于生機的反饋是否存在,以及反饋的多少,皆由天地規則決定,玄而又玄。
譬如甘寧爸爸那纏綿病榻多年的頑疾得以痊愈,其反饋的生機自然頗為可觀,云釗能有所感應,也是在情理之中。而若是治療些微不足道的小病小痛,反饋固然會有,但其程度,很難被清晰感知到。
欲求更多反饋,便需積累龐大的患者群體,多多益善,頑疾更好。
《木絲陣》這等群體治療之術,卻為天地規則所不喜。群體治療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治療術本身受天地規則的允許,但形成規模后,裹挾席卷而來的生機洪流,反而會引發天地規則的強烈排斥。
正因如此,多數情況下,群體治療的效果略顯遜色,即便同時救治眾多,其所得的反饋也未必多于治療單一個體。
總的來說,這種新的升級方式,要多多積累和消耗木元素,沒事破壞花花草草,然后多多給人治病。
其次,近期閱讀的醫書亟待整理,需抽空前往魔都圖書館,系統進行一次學習。豆豆分享了一份針灸圖譜,還細心地附上了他的批注與修訂。
這份圖譜,是針灸的入門,純理論知識的匯總。豆豆提議,理論學習之余,更要尋找機會付諸實踐。
為此,豆豆特地用泥土塑造了幾個人形標本,上面詳細標注了各個穴位。他提醒道,鑒于病人的體型各異,高矮胖瘦不同,認穴時不能僅憑圖譜上的比例生搬硬套。譬如,腿長之人相較于腿短之人,在定位穴位上顯然更具優勢,因為短腿者的穴位相對密集,出錯率或許會低一些。有個短腿標本,好多穴位距離近到針頭挨著針頭。
若是對穴位拿捏不準,不妨將針灸改為按摩,以手掌和手指輕按穴位,雖看似敷衍,卻也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
然而,若不手持銀針,云大夫恐怕要被人誤稱為云技師了,這多少有些不妥。
最后一個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便是今日的藥丸。從今日的療效來看,藥丸的主要功能在于讓木靈氣得以依附,而其核心效用,仍是木靈氣在患者體內游走時激活或匯聚的生機。
因此,在選取藥丸材料時,大可不必過分拘泥于材料的藥效,只要確保無毒,任何能夠駐留木靈氣的物質,皆可作為備選。
甚至,形式也不必局限于藥丸,任何能夠承載并駐留木靈氣的小吃,亦值得考慮。回想起煉丹過程中遺留下的藥渣,不禁心生一念,或許,這些殘渣中可能有些發現。
在公園里汲取木元素,導致許多小花小草逐漸枯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歉意。
歸家后,找出遺留的藥渣,與熬湯時所用的材料一一比對,細致入微地分析著其中的藥材成分。
嘗試著向幾顆枸杞中注入木靈氣,起初并無任何反應。不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靈氣的注入量,枸杞都仿佛一塊死寂的石頭,毫無波瀾。然而,就在云釗即將放棄之際,一顆飽滿的枸杞上竟奇跡般地駐留了一絲微弱的靈氣。反復感知,終于確認,那一絲木靈氣確實已被注入其中,可惜其量之微,較之丹藥中的靈氣少了數十倍。
被木靈氣依附后的枸杞,表面泛起了一抹微不可察的光澤,這微不足道的光澤,卻如同黑暗中的一抹曙光,帶來了希望的訊息,那是生機的希望。
有了這一顆成功的嘗試,云釗信心倍增,繼續嘗試,大部分枸杞都能成功注入木靈氣。
隨后,他又拿出田七等藥材進行嘗試,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這些藥材也都成功了。
而在所有藥材中,枸杞依附靈氣的量竟是最大的。云釗心中暗自揣測,或許是因為枸杞乃果實之故。
于是,他找來一個橘子,輕而易舉地便向其中注入了一絲木靈氣。他嘗試增大劑量,再增大,卻不料,“砰”的一聲,橘子竟猛然炸裂,炸了一臉橘子汁......
猛然間,云釗意識到自己似乎步入了一個歧途,煉丹的過程破壞了藥材原有的穩定成分,而那些完整的藥材,其本身便是極佳的靈氣載體。
這一念頭閃過,云釗立刻在家中翻箱倒柜,尋出了幾罐茶葉。
一番精心的嘗試后驚喜地發現,將木靈氣駐留于茶葉之上竟是可行的。盡管茶葉中蘊含的木靈氣寥寥,但一旦泡入水中,那些靈氣仿佛找到了新的歸宿,與水分子相融,人們只需飲下這茶水,便能直接汲取到那份純凈的靈氣。
觀察到靈氣在水中溶解的現象后,再次細察藥材中的靈氣變化,發現它們都在緩緩流逝,只是速度較慢,或許只需數日,便會徹底消散于天地之間。
豆豆對茶葉做了一些測試,結果顯示,茶葉中的靈氣能穩定存在十天。不同的茶葉,靈氣的消散速度存在差異,注入木靈氣時配合念力的多寡,也會影響效果,念力本身并不會留在茶葉中。
經過多次嘗試與調整,幾罐茶葉終于被耗盡,而靈氣在茶葉上的留存時間延長至了六十天左右,甚至有幾片品質上乘的茶葉超過了半年。
豆豆覺得家里的茶葉的品質不好,與醫書上對新茶的描述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而且,隨著云釗對靈氣掌控能力日益精進,以及靈氣品質提升,必然會成倍延長留存時間。
基于這一重大發現,云釗決定暫時擱置煉丹,轉而直接使用木含靈氣茶葉為甘寧爸爸進行治療。當然相比之下,將藥材煉制成藥丸,則能更有效地鎖住靈氣,而且顯得高大上。
滿頭大汗、幾近虛脫的云釗,踉蹌著來到甘寧家。將手中的茶葉遞給了甘寧,細心叮囑甘寧爸爸每日必飲一杯,還特別讓甘寧自己也飲用一杯,才安心返回家中沉沉睡去。
直到夜幕降臨,云釗被母親喚醒享用晚餐。
飯后,匆匆前往超市,購得幾罐新茶,隨即前往公園。一邊恢復著耗損的靈氣,一邊著手制作茶葉。
拆去茶葉包裝,用夾子輕輕夾取些許茶葉,置于小碟子中,緩緩注入木靈氣。
由于手藝尚顯生疏,質量不盡相同,駐留的靈氣時多時少。未能成功的失敗品留在了碟子里,嘗試幾次依然失敗的將被丟棄。
而蘊含靈氣的成品細心地分為兩份,分別存放在兩個不同的袋子里。每精心制作十幾片成品茶葉,才能有幸得到一片靈氣明顯充盈的茶葉。品相上乘的成品數量較少,但效果肯定更為卓越。
夜幕降臨,公園里,大媽們正隨著廣場舞的節奏揮灑汗水,而一旁的大爺們或打牌,或下棋,樂在其中。云釗來得甚早,搶占了一張桌子,不經意間成了占用公共資源的“焦點人物”。
全神貫注的云釗并未察覺到旁人異樣的目光,也無人上前驅趕。隨著人數的增多,幾位找不到座位的老大爺自然而然地圍坐在了他的身旁。云釗正小心翼翼地將茶葉一片片分到不同袋子里,而幾位大爺好奇地觀察了許久,卻始終未能發現其中的規律,這份神秘反而吸引了更多好事者的圍觀。
終于,一位急性子的大爺按捺不住,與云釗攀談起來:“小伙子,你這茶是什么茶啊?”
“治病的。”云釗隨口應答,待反應過來時,才發現自己已被一圈人圍住,場面堪比圍觀打牌,連忙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此時,幾位原本饒有興趣圍觀的大爺突然閉上了嘴,默契地后退了幾步,或許是他們社會新聞聽得多了,云釗已然被劃入了疑似騙子的行列。
搭訕的大爺猶豫片刻,還是試探性地問道:“這茶能治什么病呢?”
云釗思索片刻,夾出一小片茶葉,遞給大爺:“你嘗嘗看。”
大爺略顯詫異:“不是泡水喝的嗎?”
云釗笑道:“當然可以泡茶,但直接吃也有效果。”
“什么效果?”大爺追問道。
云釗聳了聳肩,沒有多做解釋,準備將茶葉放回袋子,繼續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