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靠山屯水庫建起來了
黨忠志來電話告訴王大江,五十萬已經(jīng)匯給靠山屯大隊了。
八師的車和人都來了。預備工程隊的人也組織起來了。
連著干了一個禮拜,石料和桿子都到位了。
區(qū)里給的水泥也到位了。
水庫的閘門,按照吳總工程師給的圖紙,于得水也給干出來了。
一個禮拜以后,黨忠志的五十萬到大隊的帳上了。
水庫的設計圖紙一個星期之前就出來了。水庫建設的批文也下來了。
春播了。地快種完了。王大江把付有貴和孫萬才找來商量施工方案。
付有貴說:“得把河水引開,然后打上圍堰。把圍堰里的水抽干了才能干活。”
孫萬才說:“咱們就先從閘門口干。然后從閘門口開始往兩邊干。”
王大江問:“要是桃花水下來了怎么辦?”
付有貴說:“你最好整兩臺推土機來,引流槽要整大點。這樣桃花水下來了咱們也不怕。照樣施工。”
王大江馬上拿起電話,打給楊洪志,“營長,車和人今天就可以回去了。不過還有個事得你幫忙。我們要挖一條引流槽,你得給派兩臺推土機來。”
楊洪志說:“行。我馬上就給你派。另外你讓車都回來。我再給你派一輛拉油車去,這輛車你就留下,給你們工地打雜。我現(xiàn)在就安排。”
推土機來了,還是李文峰和張玉成倆個人來的。
又是挑燈夜戰(zhàn)。干了三天,一條五百米長,四米寬,兩米深的引流槽挖完了。
要開工了,搞不搞開工儀式呢?大伙都主張搞,王大江不同意。他說:“咱們就放點炮仗得了。要是搞儀式得請多少人哪?再說了請誰不請誰,請多了咱們招待不起,不請把誰拉下都不好。”
開工儀式就放了一萬響炮仗。在壩址的河兩岸,高紅霞和張云燕領著婦女們插了不少彩旗。
靠山屯水庫建設開始了。
根據(jù)常年王三五河的流量,圖紙設計的閘門是一米五寬,兩米高。付有貴指揮大家在河床上,往下挖了兩米深,然后砌起一百米長的壩基,壩基砌好了,就砌閘門兩邊的壩體。壩體三米寬,三米高。一百米長的壩體,讓閘門給分開了,一邊五十米。兩個施工小組。一面十個人,有了分工就有了比較,有了比較就有了競賽。
壩體設計是拱形的,拱出去的那面沖著來水方向,瞅著像一個彎彎的月亮掛著王三五河上。
王大江也下到河床,跟大伙一起干。他負責把一面水壩閘門的大角。他一邊砌石頭一邊跟付有貴說:“你可看好了水泥灰的標號,千萬別省。水泥不夠咱們花錢去買,也不能把標號降低了。這可是百年大計的事。告訴瓦匠,水泥灰一定打滿了,不能留空隙。”
付有貴答應著,去檢查了。
王大江從石頭堆里找了四五塊大面是平面的大塊石頭,準備壘閘門的大角。他先挑了一塊大塊的石頭,然后讓小工往壩基上倒了兩桶灰,他又找來了三個人,三個人用繩子抬起那塊大石頭,他們慢慢地走到壩基上,王大江說:“大家聽著,以我這面為主,我喊放就放。”他又對孫萬才說:“你在旁邊看著點,看看我們放的正不正到。”
王大江抬著石頭,他正好能看見兩面,孫萬才看著石頭擺得差不多了,他的手往下一揮,王大江喊了一聲“放!”四個人放下了肩上的杠子,大石頭穩(wěn)穩(wěn)地落在壩基上,王大江放下杠子,從地上拿起一個鋼撬棍,這撬棍是王大江讓于得水給打的,一共打了十根。他一會兒站在這邊看看,一會兒站在那邊看看,有點不正,他把撬棍伸進大石頭的底下,往右撬了撬,孫萬才走出步,站在遠處,掉了掉線,挺正,他喊了一聲:“好!”這塊在壩基上壘上的第一塊基石,放的正正當當。
付有貴砌的那邊也放下了第一塊基石。
十個瓦匠,一面五個,從閘門開始向兩岸砌壩。
為了建設水庫,大隊特意殺了一頭豬。中午晚上大隊供兩頓飯,烙餅和饅頭隨便吃,豬肉燉粉條子可勁造。基干民兵,婦女隊,還有建筑隊,人們的積極性可高了。大壩一米一米的向兩岸延伸。
因為壩基比原來的河床高出兩米,必須要砌一條一千米長,三米寬,落差兩米的引流槽。大壩砌完了以后,王大江集中力量,突擊了三天,干完了引流槽。
經(jīng)過一個月的奮戰(zhàn),在七一前夕,大壩建成了。又經(jīng)過十天的養(yǎng)生,大壩牢牢蹦蹦的。
準備安裝閘門了。王大江派車上農(nóng)機廠去拉來了三腳架和起重滑輪,還有電焊機,槽鋼,角鋼和厚鋼板。于得水帶著四名工人師傅來的。
于得水到現(xiàn)場一看,他就看出問題了,閘門本身就兩米五十高,還得把閘門從上邊放進槽鋼里邊,起碼得有四米高的架子,帶來的三米的三腳架高度根本不夠。
于得水跟王大江說:“不行啊,三腳架根本不夠高,得搭架子。”
王大江說:“那就搭吧。”他把孫萬才叫到跟前說:“得搭個架子,要安閘門。”
孫萬才問:“搭多高?”
王大江說:“你算一下。反正得把閘門從上面放進兩邊的槽鋼里。”
孫萬才從兜里掏出卷尺,量了一下閘門的高度,他說:“在大壩頂上搭,除去閘門兩米五十,再高出一米或者一米五,得搭個四米的架子。”
王大江說:“那你就帶人回大隊去拉桿子,領八號線。別忘了再拿兩根大繩來。”
孫萬才帶著人上大隊拉東西去了。
于得水指揮工人給閘門兩邊往槽鋼里放的邊上上膠皮。是防止漏水的。事先在閘門上都鉆上了眼,把膠皮用螺絲一把就行了。
于得水又給王大江講閘門怎么用。
他告訴王大江,“你看見了吧,這個閘門不是一塊鐵板,它是一塊一塊摞上去的。可以一塊一塊拿下來。你不要那么高的水位,你可以往下拿閘板。”
王大江說:“這個好。我可以隨時調(diào)整水位。”
桿子拉來了,孫萬才帶著四個木匠,很快就搭起了架子。
工人把起重滑輪用八號線綁在架子上邊的橫梁上,王大江找了七個膀漢,加上他自己,八個人。他們來到放閘門的岸上,把閘門用繩子捆好,八個人四副杠子,王大江喊了一聲:“哈腰掛吆,挺身起呀!”
八個人跟著喊:“嗨吆!”
王大江喊:“向前走哇,”
大伙喊:“嗨吆!”
王大江喊:“鄉(xiāng)親們加油干呀!”
大伙喊:“嗨吆!”
王大江喊:“挺直腰板吆,”
大伙喊:“哎呦!”
王大江喊:“建設家園呀。”
大伙喊:“哎呦!”
足足有一里多地,八個人一氣抬到閘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