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就說說你的推理吧。”張隊和車煌都做好了認真聆聽的準備。
“首先是這上面寫的第一個問題?!焙谛〈闷鹱雷由系募垼⒂檬种钢谝粋€問題。
“第一,毫無疑問,當時接送女友前去參加比賽的趙芃,顯然符合犯人可以在現場同時目擊到兩位被害人這一點,當然,關于這部分,他和我說沒有印象的話,很可能是謊話。其次,為什么在同一個現場同時出現的三名被害人,會在遇害時間上有差異。而且根據趙芃的證詞,當天被害人也因為他去辦事導致沒有在現場看完自己的比賽為由,和被害人發了脾氣。我想,在趙芃到達現場之前,以趙芃形容的被害人的性格,或許也和朋友們吐槽抱怨過,犯人能目擊到被害人性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你的意思是,犯人當時看到了被害人,卻把她留到了最后?”
“對,而這些問題的重點都在于,究竟是什么,讓最后一位被害人,成為了最后一位被害人。”
顯然,面對黑小川這有些繞口的問題,車煌和張隊面面相覷。
“我以前玩過一個游戲,”黑小川突然話鋒一轉,“在游戲里有一句話,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推理無法向前的時候,不如把思維你轉過來?!?p> “逆……轉……?”張隊和車煌異口同聲的發出不解的聲音。
“額……”黑小川尷尬的笑了笑,“是這樣的,我們為什么會認為她是最后一位被害人?”
“還能為什么,因為……因為……她就是啊。”
“沒錯,”黑小川打了個響指繼續說著,“這就是我要說的,我們之所以稱她是最后的被害人,僅僅是因為她是在十二年前的系列案件中,最后一位被害人。但是,她也有可能是最初……不對,是最原始的被害人?!?p> 面對依舊掛著不解表情的兩個人,黑小川再次耐心的解釋著,“雖然這比喻可能完全不貼切,但是就好像有人會把喜歡吃的先吃完,有人則把喜歡的東西留到最后吃。”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張隊抬起頭來,“就像我曾經在國外聽到過的一個案子,應該就是這種感覺,犯人對某個人懷有強烈恨意甚至是殺意,但是出于某些原因并沒有選擇付諸實踐去殺死他。而在這種情況下,犯人啟動了某種代償機制。將心里針對某人的這份恨意,宣泄到其他與之類似的人身上,當然,這種代償畢竟只是一種替代,恨意可以宣泄,但是并不會消失,反而會更隨著這種收放日漸膨脹,最終,殺死原本的目標?!?p> 張隊所說的,正是黑小川所想的內容。
“就是這樣,對趙芃來說,他心里產生恨意的原始目標,其實就是這最后一位被害人,但是他并沒有選擇直接殺掉被害人,而是產生了剛才張隊所說的代償機制。作為代償,他產生了殺人的念頭,但他并沒有直接選擇向自己的女友下手,而是選擇了這些某種程度上和他的女友有些相似的被害人?!?p> 黑小川所做的推理,確實存在著可能性,但是在張隊看來,從警方的角度來說,凡事要講的是證據,“有什么證據能證明你的推論么?”
“能佐證推理的倒是有,”黑小川說著閉上眼,在腦海中回憶著十二年前被害人的信息,如果犯人殺人的原始動機就是來自于對女友的情緒,那么,也就是說,之所以會選擇這些被害人,是因為她們在性格,外形,或者一些舉手投足的部分,令犯人想到了自己的女友,而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分析的話,自然也就發現了原本困擾著所有人的,犯人選擇被害人的規則。
以往只是將十二個被害人放在一起比較,希望找到什么共同點,自然是沒有收獲。而如果把最后的被害人單獨拿出來,再把所有人都分別和她去比較的話,確實都能從外在或性格上找到一些相似點。
黑小川一邊在腦海中整理著,一邊把這些相似點列舉出來。
“確實,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能說通了。”黑小川說完后,車煌看向張隊。
“嗯……”張隊點了點頭,“但是如果說這趙芃才是真兇的話,那么關于他的不在場證明?以及為什么他還會重新犯案?”
“這兩點我當然也考慮過?!?p> “如果說他真的是兇手的話,那么他的不在場證明自然是不成立的。但是我也向他確認過,就像他所說的他接到了女友電話,這一點是確定的,而且我想他的朋友們也能為此作證?!?p> “沒錯,所以如果你能解釋這個問題的話……”
只是張隊的話還沒說完,黑小川便露出了勝券在握的表情。
“我當然可以?!?p> “根據警方的記錄,由于當天下了大雪,因此被害人的尸體是在雪地中被發現,由于受到環境溫度影響,因此無法準確的判斷被害人的遇害時間,而作為一切參考依據的,就是被害人的那通電話。也就是說,因為那段時間趙芃和朋友在一起所以他才有了不在場證明,而幫助判斷出犯罪時間的,就是那通電話。如果那通電話可以被推翻的話,那么趙芃也就有了犯罪的可能性?!?p> “但是根據我們從運營商的調查,當時的電話確實是被害人打的。”
“不不不,”黑小川果斷的搖了搖頭,“運營商的記錄只能體現出是一臺手機打給另一臺手機,但是……”
黑小川微微一笑。
“關于那通電話,除了犯人以外,是否還有人真的聽到了被害人的聲音呢?”
黑小川這話一出,確實讓張隊心頭一驚。確實,根據當時的情況,大家都會認為是被害人打了電話過來。但是確定接通電話之后,趙芃便獨自出了包間去接電話,就像黑小川所說的一樣,并沒有人真的從那通電話里聽到被害人的聲音。
“你是說?”
“對,犯人利用溫度影響了對于作案時間的判斷,然后自導自演了那通電話,畢竟只要拿到被害人的手機,在口袋里按住快捷撥號就可以。之后他故意把電話給其他人看,證明這通電話的存在,之后再出去接電話,我想在大家的認知里,誰也不會認為那是一通假電話吧,更不用說,就算通過運營商去查詢的話,也可以證明通話的存在。一切都……天衣無縫對吧……”
“至于而為什么繼續犯案,或許那些留在他心里的影響還存在著,又或許,犯人已經漸漸地愛上了殺戮帶來的快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