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沒辦法不愕然。
就是王承恩也是內心一震,臉色不斷的變化。
皇帝這是……要將皇后和田貴妃打入冷宮嗎?
上來就要動兩個國丈?
“你沒聽錯。朕說的就是兩個國丈!”崇禎皇帝明白無誤的強調,“如果偵緝到他們的違法亂紀之事,立刻報來!”
“臣領旨!”駱養性終于是可以肯定,皇帝是真的要對兩位國丈下手了。
王承恩就在旁邊。他肯定也是接收到了同樣的旨意。
東廠在做事。錦衣衛也在做事。
大家要開始競爭了。
好吧!
既然皇帝你要來點狠的,那咱們錦衣衛就來點狠的。
總不能楊崢在南直隸搞的人仰馬翻的,自己在北邊一點動靜都沒有?
要抓幾個貪官污吏,那是毫無問題的。
要證據有證據。
關鍵看你崇禎皇帝怎么處理。
希望到時候你不要胡亂甩鍋。
“這件事,你讓李若璉負責。”崇禎皇帝點名。
“臣領旨。”駱養性又松了一口氣。
很好。
自己不用背鍋了。
讓李若璉去背吧。
就是有點奇怪,皇帝怎么會喜歡李若璉?
話說,這個家伙可是有點嫉惡如仇,不管不顧啊!你讓他去對付兩個國丈,他可能就真的沖進去抓人了!
如果是李若璉出馬的話,說不定真的會將兩個國丈都咬死的。
到時候,看你皇帝怎么善后!
李若璉是什么人?
錦衣衛指揮僉事。
坦白說,崇禎皇帝是不太喜歡駱養性的。這個家伙的性格有問題。立場也不夠堅定。最后還投降了清朝。
但是暫時來說,崇禎皇帝也不想撤換駱養性。畢竟,他還能發揮一些作用。
主要是,駱養性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支持楊崢。
這個李若璉也不是不好。品質其實很好。最后壯烈殉國。但是他的性格很硬。
性格很硬的意思,就是分分鐘都會和你皇帝頂牛!可能會頂的你沒辦法下臺。
對于楊崢,估計李若璉肯定是一臉鄙視的。還扶持?
玩弄帝王之術,需要用到駱養性。
但是需要做事,就得用到李若璉。
“傳李若璉。”崇禎皇帝說道,“朕當面吩咐吧!”
“臣李若璉叩見圣上。”不久以后,李若璉來到。恭謹行禮。直挺挺的站著。確實很硬。
他的年紀其實比駱養性要大的多,也沒有什么背景。
形象的來說,他就是那種死干活的。不懂溜須拍馬。
這種人,適合做事,但是不適合官場。
他能混到錦衣衛僉事,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實打實的功勞。
“李若璉。”崇禎皇帝的語調親熱了幾分,“聽說,你前段時間剛剛從遼東回來?那邊的情況如何?”
“非常不好。皇上。”李若璉一抬頭,直言不諱的說道,“根據微臣的親眼目睹,遼東前線,我軍士氣極低,根本不敢和建虜野戰。只能據城堅守。建虜騎兵四處橫行,如入無人之境。長此以往,遼東必然守不住……”
“李僉事,你言過其實……”駱養性急忙打斷他的說話。
這個李若璉,就是榆木腦袋,直腸子,想到什么說什么。
遼東的局勢,哪有你說的那么爛?
就算真的這么爛,你也要說的委婉一點……
你不知道皇帝是什么脾氣?
皇帝只喜歡聽到好消息,不喜歡聽到壞消息。
你這么說話,皇帝不處置你才怪。
何況,你這么說話,得罪的還有遼東的一大群官員啊!
他們拿著朝廷發放最多的軍費,養著數量最多的軍隊,結果戰況卻是越來越糟,這豈不是說明他們都是一群飯桶?
“不是有遼東鐵騎嗎?”崇禎皇帝似笑非笑的說道。
“遼東鐵騎名不副實。完全不是建虜騎兵的對手。”李若璉繼續硬邦邦的說道,“我軍敗多勝少,難以堅持。”
“照你這么說,遼東是沒辦法守了?”
“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否則,不能守。”
“你倒是爽直。”
“不敢。微臣只是如實所言。還請皇上恕罪。”
“你說了實話,朕怎么會怪罪你?
“謝陛下。”
“唉……”崇禎皇帝無奈的嘆息一聲,“遼東是個無底洞啊!多少錢糧都不夠填的……”
“皇上,遼東非簡單的增加錢糧能夠解決。”李若璉說道,“但是也并不是無法解決。建虜也有自己的難處。他們的鐵器、茶葉、絲綢供應不足,如果能夠嚴防鐵器、茶葉、絲綢等物資進入遼東,建虜的日子想必也不好過。”
“那你有什么建議?”
“微臣斗膽,請陛下封鎖宣府、大同一線,嚴禁晉商出境。”
“朕可以下旨。但是以你們錦衣衛的力量,有能力執行嗎?”
“這……”
李若璉皺皺眉頭。
的確,目前的錦衣衛力量很虛弱。
之前都是一直裁撤,不斷的裁撤,從十四個千戶所,裁到只有五個千戶所。還都不滿編。
眼前的錦衣衛,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分散各地,幾乎沒有什么強大的力量。想要在宣府、大同一線展開,力有不逮。封鎖晉商出境,也就是說說而已。沒有人,什么事都無從說起。他李若璉也不是神仙啊!
錦衣衛最鼎盛時期,曾經有六萬余人。現在還不足一成。可見其力量之虛弱。連內地都沒辦法照應,想要刺探遼東的軍事情報,更加是無從說起。不管是派遣細作,安插探子,策反對方重要人員,都需要錢糧物資,需要人手。
如果是要顧及朝鮮的話,需要的人力財力物力會更多。
如果是要離間蒙古和建虜的關系,需要的物資會更多。
但是,如果是能夠成功離間蒙古和建虜,就等于是去掉了建虜的一條臂膀。
崇禎二年年底,建虜為什么能夠成功的越過長城南下?
其中,就是有蒙古人帶路的原因。
建虜走的乃是蒙古人的控制區域。
如果蒙古人不允許他們通過,他們根本不可能南下。
或者,即使是強行南下,也會被蒙古人告知大明朝。
可惜,現在蒙古人都成了建虜的附庸。
“朕剛才已經允諾,要將錦衣衛的數量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崇禎皇帝淡淡的說道。
“如此一來,微臣就能封鎖邊境,嚴禁鐵器、茶葉流入遼東。”
“很好。朕特許,你可以另外招募三千人。費用從內帑撥付。”
“謝皇上。”
李若璉終于是有些激動了。
皇帝這是準備急促擴展錦衣衛了。力量憑空增加了好幾倍。
“不過,朕現在要考究一下你的能力。”崇禎皇帝話題一轉,“你有沒有膽量接受朕的考驗?”
“有。”李若璉昂然回答。
“朕接密報,說兩位國丈,還有京師諸多權貴,都有貪贓枉法之事。”崇禎皇帝和李若璉也沒有彎彎繞繞,直接就是拔刀見血,“你身為錦衣衛指揮同知,敢不敢清查皇室宗親,勛臣權貴違法之事?”
“臣有何不敢?”李若璉昂然說道,“臣請前往清查。”
“很好。”崇禎皇帝點點頭,“必須查到真憑實據。切不可風聞奏事,以免給外廷攻擊的機會。”
“臣明白。”李若璉沉聲回答。
“你去吧!”
“臣告退!”
李若璉轉身,大踏步的去了。
崇禎皇帝看著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個家伙確實是能干事的。
京師估計很快就要熱鬧了。
朕沒有錢。
你們卻一個個富得流油。
朕怎么受得了?
不狠狠的敲詐你們,你們不知道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