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么的急躁。
還是那么的急功近利。
說裁撤就裁撤,完全沒有商量余地。
之前裁撤驛站,搞出來一個李自成。這次裁撤巡檢司,不會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來吧?
崇禎皇帝自然是明白他們的心思,也懶得解釋。
李自成不是因為裁撤驛站才冒出來的。
是朝廷的大政方針出錯了。
在變態的重稅高壓之下,流民大量產生,沒有李自成,也會有王自成、張自成……
改變朝廷的基本稅收架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而要減輕農民的負擔,就要大力發展工商業,用工商稅取代農業稅。
否則,總是盯著那一畝幾分地,遲早又會出事。
“對了,朕已經下令從江南解送六十萬兩紋銀入京。不日就可以交付戶部。”崇禎皇帝錯開話題。
“真的?”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略微有些失態。
“朕金口玉言。”崇禎皇帝淡淡說道。
“臣等失言。”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六十萬兩白銀啊!
可以做很多事了。
至少,東江鎮和登萊二州可以確保無虞。
只要有足夠的糧餉,東江鎮還是可以堅持的。韃子水戰不行。
忍不住又暗暗的有些詫異。皇帝昨天才說三個月之內撥付三百萬兩純銀給戶部,沒想到,今天就兌現了六十萬兩。
看來,皇帝似乎找到了發財的新路子?不知道是什么?是礦監嗎?還是商業稅?
按照皇帝和外廷約定俗成的原則,內帑的收入,不能使用賦稅。只能通過商業稅或者礦監取得。
礦監屬于東廠的管轄。全國幾個大礦山,都有礦監進駐。礦山的收益,都是屬于內帑的。
商業稅也是。因為商業稅很少很少,每年可能就十幾二十萬兩,內閣也不在乎。
為什么說崇禎那么窮?就是因為沒有找到弄錢的路子啊!
礦監能有多少?山東招遠的金礦還沒發現。江西的銅礦也沒有發現。
煤礦也沒有大規模的開采,也沒有大量使用。上好的焦煤之類的,目前還是處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狀態。
日常取暖的煤炭,其實是不需要多少的。社會發展,主要是工業煤炭消耗的多。
但是大明朝的工業發展,似乎停滯不前?
也難怪皇帝做什么事都急于求成。實在是拖不起啊。
時間就是金錢。
拖得時間越長,耗費的錢糧越多。
遼東是個無底洞就不用說了。現在西北的流寇,似乎也變成無底洞了。
難啊!
沒有錢真難。
做什么都難。
內閣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為沒錢發愁。
“朕說過,會在三個月之內,撥付三百萬兩給戶部。”崇禎皇帝淡淡的說道,“朕金口玉言,說話算數。”
“謝皇上!”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老老實實的行禮拜謝。
這次倒是出自真心的。
老板有錢,他們就好做事。
要說他們完全不想做事,顯然不正確。
能做到內閣輔臣的,誰不想青史留名?誰不想做出一點成績?
問題是,他們的能力達不到。需要的條件比較多。其中一條,就是得有資本。偏偏要命的是,皇帝沒有資本。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也只能是勉為其難的耗日子,得過且過了。
“諸位愛卿,你們專心做事,朕看得到。”崇禎皇帝開始灌心靈砒霜,“不管其他人如何看待你們,朕都是信任你們的。就算你們是犯下天大的錯誤,朕在這里鄭重承諾,絕對不會砍你們的腦袋,也不會下獄,更不會牽連家人。最多也就是罰沒你們的家產,沒收你們的田產。”
“臣等叩謝皇上。”果然,心靈砒霜一出,幾個重臣都是情不自禁的跪倒了。
難得啊!皇帝居然換了性子,似乎是要真心悔改了?
之前殺袁崇煥,殺孫元化,那可是眉頭都不皺的啊!
好事。
這是大大的好事。
他們就是因為擔心犯錯,才不敢放開手腳做事的。
萬一皇帝不高興了,那豈不是完蛋?自己掉腦袋不要緊,還連累全家啊!誰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
搞不好,來一個株連九族……
事實上,只要不殺人,就已經是非常仁慈了。
至于罰沒家產,沒收田產,那都是正常操作。
“老伴伴。”崇禎皇帝呼喚角落里的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急忙回答。
“將起居注拿來。”
“是。”
王承恩轉身去了。
幾個重臣都是面面相覷。
皇帝這是什么操作?拿起居注做什么?
起居注是什么東西?
是負責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
皇帝說過什么話,做過什么事,都會記錄其中。連皇帝自己都不能看。
那誰可以看?
當然是后世的皇帝了。
比如說,崇禎皇帝就能查閱以前所有皇帝的起居注。
內閣輔臣也有權力查閱。三品以上大員,其實也可以查閱。如果是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對外公開。
崇禎皇帝的起居注,后世的皇帝可以查看。高級官員也能查看。
所以,里面記錄的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一般壞事的話,盡量隱晦。
不久,王承恩回來了。還帶著幾個筆墨小太監。
“將朕的話記錄到起居注。”崇禎皇帝緩緩的,一字一頓的說道,“朕今晚在此發誓,列祖列宗在上,朕從今往后,絕不再殺任何一名五品以上官員。如有違背,九泉之下,將無顏見列祖列宗……”
“皇上,萬萬不可啊……”王承恩大吃一驚,不假思索的就跪下去了。
“皇上……”幾個重臣也是集體驚呆了。
皇帝這是……
對列祖列宗發誓啊!
天啊!
這是最重的誓言了。
他們簡直是忍不住要淚流滿面了。皇恩浩蕩啊!
皇帝這一手心靈砒霜,簡直是將他們都毒的不要不要的。他們都絲毫沒有懷疑皇帝的誓言。他們深信不疑。
為什么?
第一個,誰也不敢和列祖列宗開玩笑。
第二個,誰也不敢拿起居注開玩笑。
哪怕是皇帝也不行。
“皇上……”王承恩也是渾身顫抖。
這種話,他怎么敢記錄?
萬一日后……
“寫!”崇禎皇帝沉聲說道。
既然要灌心靈砒霜,那就要灌的份大量足,讓全天下的所有人都知道,我崇禎是仁義之君!
我說不殺官員,就是不殺官員。但是可以罰沒家產,可以沒收全部田產。
我就是要給你們群魔亂舞的機會。讓你們得意忘形。
你們的家產,我喜歡。
你們的田產,我也喜歡。
“是。”王承恩戰戰兢兢的命人將崇禎的毒誓記錄在案。
“謄寫一份給內閣。”崇禎又加一把火候。
幾個重臣再次淚流滿面。
這不亞于是鐵卷丹書啊!
不,比鐵卷丹書還厲害。
鐵卷丹書都是可以收回的。皇帝也可以無視。
但是,寫在了起居注里面的內容,皇帝如果違背,那就是要被后世萬人唾罵的。
以崇禎皇帝死愛面子的個性,不可能出爾反爾。
縱然日后他們做錯了什么,也不會遭受橫禍了。
至少不用被砍頭。
“可以給所有五品以上官員傳閱。”崇禎隨口說道,“在京官員,在外官員,一應知悉。”
“臣等叩謝皇上恩典。”周延儒、溫體仁等人再次跪下。
“行了,都起來吧!”
“謝皇上!”
王承恩命小太監謄寫好一份記錄,交給崇禎皇帝過目。
崇禎皇帝點點頭,“用印!用奉天之寶!”
“皇上!”王承恩再次下跪。
“皇上!”幾個重臣也是再次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