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午休時間到了,孫燕還沒有來上班。
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去吃飯。在童然和萬婷的團隊中,我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相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性,但是真正走向社會才發現,可能性的背面是局限性。學習學得好、考試考得好、活動參加得多、社會實踐豐富,并不意味著你就是贏家。越長大越發現,生活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確定性、太多的運氣成分,我們所謂的努力,最后都不過是贏家光環下的“幸存者偏差”。而我們看不到的,是人性的深淵,是貧富的罅隙,是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最真實殘忍的規則。
對于我來說,在元方經歷的這些事,教會了我現實,讓我再也找不回那個理想主義的自己。
我看著早上朱迪發給我的消息:“禹晗姐,我走了,今天中午的飛機,回廣州”。我回想起從她家回來的那天,歐洋深沉地看著我,擔心我在元方遭遇一樣的事情。就連我自己在午夜夢回之時,也常常問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一切嗎?我對事業有熱望,我對未來充滿遐想,但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我能想到的卻只有“活下去”。
不可否認,元方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它創造了商業奇跡。在許多人看來,我每天衣著光鮮,出入高檔寫字樓,和全世界最牛逼的人一起工作。沒錯,元方的校園招聘是全球招聘,全世界最優秀的院校里那些最拔尖的學生,擠破頭想進入元方,近幾年元方也在開拓國外業務,元方招了很多當地畢業生和留學生。當時和我一起群面的同學,就有本科北大,碩士斯坦福畢業的,還有清華直博的優秀同學。每年媒體的雇主調查,元方當仁不讓地排在第一位。
連我周圍的同學老師都覺得,一個人有多么好的運氣,才能去元方工作。
我沒有進元方之前,只是覺得它是一個大公司,能學到很多東西,我從來沒沒有想過會在這個平臺上一路走上去,而是想著趕緊學習趕緊跳槽,把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壓縮式的成長上。即使是這樣,我目前的狀態也讓我感覺十分不適:內斗嚴重、對新人很不友好、領導大于天,這和我實習的幾家互聯網公司的氛圍完全不一樣,而且讓我最沮喪的一點是,所有的潛規則都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踩坑,就像一個剛出了新手村的玩家,直接被扔到了巔峰生存賽。
我開始思考,我留在這里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或者說,我要什么時候離開元方。
即使,它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它的偉大并沒有照耀我。
嗡嗡——
我的手機響了,是孫燕發來的消息:“約個會議室,下午我和你交接”。
我不由自主翻了個白眼。“又是臨時安排。”我非常不情愿開始搜索空閑會議室。在我和她工作的這三周里,我看不到她對工作的認真和專業,拖延是她最常見的本事,臨時起意是她一貫的做事風格。
“這個我弄不完了,幫我搞一下。”
“剛剛領導找我了,咱們得先弄一下這個。”
“拿到物料先發群,到時候沒上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
“我昨晚又弄到2點多。”
……
當然,孫燕聰明的是,核心的工作從來不會和我說。這和我當時的擔心一模一樣,我們都在童然的團隊里,直接匯報給童然,所以我們兩個本質上是競爭關系。孫燕這種在職場底層混跡多年的老狐貍,當然知道如何才能明哲保身、塑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即使不會晉升,也至少不會被勸退。
下午2點,孫燕準時到會議室,面帶笑容,急急忙忙打開電腦。
在各個項目PM的利益場里,孫燕一直都是一個“老好人”的角色,當然其實這樣也很壓抑。我很少看她開心地笑,她總是皺著眉頭盯著電腦。今天她很開心,還畫了正紅色的妝,感覺有什么好事發生一樣。
“禹晗,有件事想和你說一下。”她打開電腦,不慌不忙地說。“以后廣告資源位這塊,就交給你了。”
“什么?”對于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童然不是答應我,要把我調換到項目和策略組嗎?為什么又讓我做頁面更新了?
“是這樣的,你不是也說要學這一塊的核心業務嘛。”她漫不經心地說道。
“但是我沒說就要做這塊呀,之前我和童然姐商量的不是這個規劃。”我直接和她攤牌了。但說完我就后悔了,因為我現在根本不清楚她的后招是什么。
“這塊金姐和我溝通過了。”她直接帶上金瑾,讓我無話可說。“我覺得這塊不太適合我,我之后要去帶明星項目了,我的意向很早之前就和金姐溝通過,具體你可以問她。”
“什么?”難道這不應該是我的規劃嗎,這不應該是童然答應我的,還有一個星期,就讓我去做明星相關的業務嗎?怎么變成了孫燕?而且,為什么是金瑾和她溝通的,難道明星團隊的人員分配已經沒有童然說話的份了嗎?
她終于把核心業務交接給我了,但是我一點也沒聽進去,我真的不能想象,自己主動解決問題的行為,變成了傷害我的利器。我從來沒有想過做場景,在我看來,這只是我工作的一個階段,我遲早還是會去做明星項目和策略的。我把手頭上工作做好,并不意味著我喜歡,或者我真的適合,只是我的責任罷了。
為什么孫燕讓產品聯系我、讓產品來催我、讓我去推動產品優化的流程,為什么屢次拒絕我教我核心業務的她今天如此果斷地把工作交接出來。那為什么,童然要給我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呢?還是說,她根本沒有能力掌控這一切?孫燕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和金瑾要到了意向崗位?為什么孫燕不愿意做場景?
一些列問題接二連三地浮現在我腦海里,我頭暈到想要爆炸。孫燕一說完,我就去找童然了,但這次,她似乎并沒有給我答案。
(歡迎閱讀《權力的魔法》,小說根據身在互聯網的運營小妹真實經歷改編而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歡迎討論,歡迎提出意見和建議~喜歡的話請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