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羽君喝了口茶,拿起絹布擦了擦嘴邊的油漬,抬頭問道“鳶鳶呢?今天回來沒看到她,又去哪里瘋了?”
蔻兒上前與玲兒相視一笑著說到“鳶鳶姐啊,最近可忙著呢!這個時間應該去給那位岳公子那里吃飯去了”
“吃飯?不是去送返嗎?”程羽君疑惑道,前幾日她也聽鳶鳶說起過那個岳軒每天都在早起練體,早飯都趕不上吃,這讓程羽君對岳軒的看好有些改變,她喜歡自律和努力的人,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蔻兒掩面調笑到“哎呀,這幾天鳶鳶姐見不到那位岳公子可是茶飯不思呢!現在不但早飯一起吃,連晚飯都在一起呢”
玲兒性子更穩重些“死丫頭別胡說,小心鳶鳶姐知道了撕了你的嘴,小姐是這樣的,鳶鳶說她見過那位公子吃飯后,回來就說平日的飯菜食之無味,
但是看著岳公子的吃相就食欲大增,所以揪在一起吃飯了,最近那位岳公子每晚都將一段故事,鳶鳶姐更是迷得不行,每晚都要聽到二更天以后才回來睡覺”
“噢?看人吃飯食欲大增,還有這種事,故事?什么故事誰來聽聽,鳶鳶肯定已經對你們講過了”,程羽君對鳶鳶的性子還是很了解的。
玲兒和蔻兒一人一句,相互補漏,將梁祝和西游記的開頭說給了程羽君聽,女人對于傳播故事有先天性的優勢,又加上二人識字,所講的比給將給牛健聽的那倆胖瘦家丁說的好多了。
程羽君放下碗筷,桌上的飯菜吃的一干二凈,用浸濕的絹布凈手凈臉后,捧著茶盞說到“這梁祝的故事我也略有耳聞,那祝英臺本事南朝的一位俠女,被馬姓好色惡霸劫走,祝英臺設計將其反殺,最后卻也死于其手下的亂刀之下,
初唐的十道四番志,和晚唐的宣室志都以祝英臺為原型改了故事,不過這岳軒倒是講的更為詳細些,到是這西游記我竟從未耳聞,也沒從書中看到過“
“哇,小姐讀的書真多,好博學啊,我們好都以為這些都是岳軒為了討好鳶鳶姐瞎編的呢,沒想到真有出處啊,這西游記連小姐都不知道,那故事里的神仙鬼怪該不會是真的吧”,蔻兒有些驚訝的說道。
從李唐到大齊這里,玉帝的故事還沒成型,人們信仰的神都是最原始至高無上的神,道家信仰東皇太一,供奉太上老君,儒家則信奉昊天大帝,老百姓則信奉掌管雨水的龍王,
至于皇帝嘛,那哪個神仙的教義讓他舒服了他就信哪個。
“誰知道呢?人們都信奉神仙,有的信道,有的信佛,還有的信仰圣人,但是誰都沒有見過,不過這岳軒講的倒是有幾分趣味,神仙也按部就班,各司其職,如人間朝廷一般,讓人有幾分信服“
程羽君嘴角不可察覺的微微上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將杯中的茶一口氣喝完,起身說到“收拾的事就麻煩你們了,我去演武場活動一下”
玲兒和蔻兒鞠躬回答道“喏”
其實岳軒不知道的是程羽君每天早上都會比他還要早起一步,到侯府最里面的一處小習武臺上練武。
程羽君從書房取來弓和方天畫戟,走到有習武臺的院子里,這個院子除了習武臺之外,還有一顆老樹,此時正值冬天,看不出什么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張石桌,幾個石凳。
習武臺周圍還有幾個放兵器的架子,上面刀槍劍戟花樣齊全,而且全是開刃的,上面閃著寒光,被包養的很好。
此時雪剛剛停下,院子里是銀裝素裹,別有一番風景,習武臺上已經被下人們早早的打掃干凈,因為他們知道除非下雨和不在府中,否則程羽君是每天都來的。
程羽君在院子里站定,目光堅定著看向前方,提起三石大弓深吸一口氣瞬間拉到滿月狀,持續五個呼吸后才緩慢松開。
大齊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石弓就需要三百六十斤力才拉的開,大齊軍中專門射箭的羽衛隊,要求能拉開一石弓才合格,就這樣還要精挑細選。
能拉開兩石弓的都是高級別的校尉甚至是將軍,能拉開三石弓的更是鳳毛麟角,而程羽君不但能拉開,還能連開五次。
可見將軍不是那么好當的,沒真本事也當不了一軍統帥,否則很難服眾。
連開五次弓后,程羽君放松了一下胳膊,拿起旁邊的方天畫戟,開始練習劈砍,程羽君的這把大戟重八十斤,全身黑色玄鐵打造,槍身涂有蛟龍彩繪,
所謂方天畫戟就是有兩邊都有向外月牙形環刃的戟,原本是一種儀仗用的兵器,但這不代表它就不能作為武器使用,只是對使用者要求較高罷了。
最出名的使用者大概就是三國第一猛將溫侯呂奉先了,程羽君的練習并沒有多花里胡哨,而是只進行簡單的劈砍刺勾等單一動作。
不管多復雜的招式都是最簡單的招式組成的,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到了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敵人不會給你時間顯擺華麗的招式,生死就在一瞬之間,所以殺敵最有效最簡單的招式就是最好的招式。
小時候父親的這段話程羽君一直銘記在心,方天畫戟之所以難用是因為頭部構造十分復雜,所能用的招式就變多,所以不好練,所以程羽君一直重復最基本的幾個動作,化繁為簡為手熟爾。
這樣的練習持續了一個時辰,程羽君頭發都開始冒熱氣,鳶鳶這時拿著溫熱的絹布出現在院子里對程羽君說到“小姐,今日練的不少了,休息一下吧,我給您熬好了酸梅湯,還加了糖霜,已經放在外面冰好了,小姐快去喝吧”
程羽君接過絹布擦了擦臉和手,拿起三石弓和方天戟隨鳶鳶一起回到書房,將兵器放回原位,程羽君端起鳶鳶為她準備好的酸梅湯一飲而盡,冰爽酸甜的湯水下肚,驅散了身上的熱氣,程羽君舒服的呻吟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