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和三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目標為和連

漢和三國 彭家大虎 3248 2020-01-16 19:48:04

  雁門關外,鮮卑大營。

  魁頭看著城墻上人數更加密集的布防,以及城樓上多出的幾面戰旗,瞇著眼睛也不知道在獨自思索著什么。

  巍峨的雁門關強悍的阻擋在他們南下的道路上。這么多年以來,并州的雁門關,幽州的盧龍塞,都是大漢朝最穩固的邊關要塞。鮮卑人的無數戰士都死在關下,即便當年檀石槐在大漠圍殺漢軍,趁勢南下時也是繞開了盧龍塞之后,深入到遼西劫掠。中部鮮卑這些年來也都是從云中郡或五原郡入侵,在關外邊境劫掠一番。

  步度根及其他一些部落的將帥圍在魁頭身旁,彼此商議著攻城的方式。前些日子以來,一直是剛剛歸降的黑山黃巾軍在守城,無論是戰力還是城防的布置經驗,都要比那些常年戌守邊關的老卒們差一些。故而在猛烈的攻勢之下,雁門關顯得岌岌可危。

  現如今并州刺史張懿領著北疆征召的一批老卒前來支援,這些人常年與鮮卑人對戰,守城的戰力遠在張燕那些兵卒之上。

  魁頭沉默許久之后說道:“給大王和連的急報送出去了,我們先后撤二十里,休整五日。待西部大軍深入漢朝腹地之時,我們再全力猛攻,到時候分為三批輪換,日夜不休,力求本月攻破雁門關,到時候太原內所有財物全部分給大家所得,不必上繳彈汗山。”

  眾人聽罷,一陣歡呼。原本這些日子損失慘重,各部落族帥心中都有些躊躇,此時聽到魁頭所言,想到漢朝關內的富庶,便將之前的損失都拋之腦后。

  而就在此時的另一邊,北地郡邊界,和連輕蔑的冷笑一聲。“那并州刺史張懿也率軍去往雁門關了,魁頭還督促我快速南下。”

  旁邊的拓跋推寅詢問道:“大王,那咱們是不是……”

  和連擺了擺手,胸有成竹的說道:“加速行軍,不過我們不去朔方,而是直接南下先入大漢的北地郡。”

  拓跋推寅一驚,疑惑道:“從朔方南下才是最快捷之路……”

  和連擺了擺手,冷哼一聲。“誰知道魁頭那小子有沒有藏他的小心思,萬一把我們的行蹤透露給漢人,那到時候跟漢人死命相搏的就是我們了。現在并州兵力集中于雁門,那就讓魁頭跟他們死拼去就好了。而且大漢的西涼也有漢人聯合羌人叛亂,根本無暇顧及我們。我們趁著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之前,快速繞道突入大漢朝的郡縣腹地,劫掠一番之后再由上郡撤出。到時候我們大搖大擺的返回中部,把該殺的殺掉,多出來的財物給其他部落分一分,整個中部便可掌控于我手中。再等幾個月大漢朝幽州那邊的事情冒出來,我們可趁勢與東部那些部落再次南下,事成之后鮮卑三部可完全掌控。你們索頭部落到時候也可以再次遷徙回東邊,回到你們部落故居之地。”

  拓跋推寅沒有答話,只是靜靜的思索著和連的這番話。

  和連微微瞥了一眼旁邊的這位索頭部落的族帥,有些戲謔的詢問了一句。“怎么?不愿意離開河套這邊,連那故居之地都不想回去了?”

  拓跋推寅神態謙卑的說道:“這些年來在此地繁衍生息,族人們都適應了。這里水草豐盛,大家最起碼都不會輕易餓死,日子過的還算可以。東邊故居之地早被別人搶占,如今再回去也不知能劃分到多少草場山林,而且又有烏丸人……”

  “我看你安逸了幾年,把膽氣都丟了。”和連打斷了拓跋推寅的話,神色略顯不悅的接著說道:“罷了,你不愿意去就再說吧,一切等我掌控了中部的那些部落之后再說。”

  拓跋推寅不再多言,低頭躬身退去。

  看著退出大帳轉身離去的拓跋推寅,和連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眼眸中閃過一絲厲色。

  北地郡,富平縣城。

  官衙之中,劉和靜坐一側,對面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壯漢,臂膀粗壯看起來猶如一名常年征戰的老卒。

  “既然鮮卑人已經在北地邊界,不知劉中郎具體有何安排?”

  聽到詢問后,劉和再次抬頭看了看此人,眼前之人乃是大將軍何進派來的援軍統帥,名叫丁原。何進在信中提及了此人的勇武,希望劉和能給予一些立功表現的機會。

  “居我所知,現在和連繞道北地已經領三萬大軍先行進入我漢境之內,但此時還并非最好的時機,我們得等他進入六盤山之地。”

  丁原一聽,知道劉和要在六盤山伏擊鮮卑人,心中對于戰局的思路開始有所概念。接著還想繼續向劉和詢問一些作戰的細節,卻見劉和微笑的搖了搖頭,似乎在戰前不愿透露太多。丁原頓時心中有些惱怒,但此番作戰以劉和為首,丁原也沒有辦法,只能聽從調遣。

  劉和看出了丁原的不悅之情,但依然不想說太多戰局之事,于是便轉移話題詢問道:“聽聞丁都尉乃是兗州泰山郡人?不知于大將軍麾下跟隨多久了?”

  丁原板著臉硬聲硬氣的回答道:“自大將軍做河南伊,我即在河南縣中為吏,那時便為大將軍屬下。之前黃巾賊叛亂時,亦受大將軍派遣鎮守京畿外的成皋關,同時巡查河內之地。”

  劉和不再多問,只是一邊飲茶,一邊隨口詢問了幾句富平縣令關于糧草輜重配給之事。

  丁原在一旁聽了一陣之后,覺得無趣便起身告辭。劉和也同時起身,向富平縣令告辭。

  兩人一同出門,劉和才再次對丁原開口邀約道:“剛才在堂中,人多口雜,具體戰局部署之事不便多言。等會兒丁都尉隨我一同回營,到時你我再詳細謀劃。”

  丁原一愣,看劉和一臉真誠,于是點了點頭,然后招手叫來遠處一名隨行兵吏。

  “我要先行去劉中郎營中,你讓其他幾名司馬一同安排好扎營之事。”

  那兵吏躬身稱諾,剛準備轉身離去,卻聽劉和忽然叫了一聲。“本初?”

  丁原扭頭看了劉和一眼,似忽有所悟,當即說道:“想起來了,徐他與劉中郎曾同為虎賁軍中的袍澤。”

  被劉和叫了一聲的兵吏正是徐他,聽罷了劉和的叫聲后,緩緩抬起頭,訕笑一聲。“卑職正是,前幾年曾有幸與劉中郎同在虎賁軍中效力。”

  劉和微笑的詢問道:“何時調到丁都尉麾下的啊?”

  “前兩年便在丁都尉麾下了。”

  “許昭呢?”

  徐他神情稍變,而后趕忙回答道:“他回揚州老家了。”

  劉和哦了一聲后便沒有再細問,徐他偷偷看了劉和一眼,然后又看向丁原說道:“那卑職先行回營傳令了。”

  丁原點了點頭,揮手示意讓其先走。然后對劉和說道:“這徐他我聽袁本初提及過,說曾是劉中郎在虎賁軍中的袍澤,當年跟在劉中郎身邊,后來還受過宦官的禁錮誣陷。”

  劉和點了點頭,有些感慨的說道:“他和許昭二人則因為前幾年在洛陽時曾隨我抓捕偷盜皇室之物的宦官而被那些人記恨在心,后來黃巾叛亂之后,我遠在河北隨皇甫嵩剿匪平叛,他二人則被誣陷而入獄。等我回到洛陽知曉之后,他二人又都不在洛陽了,倒是袁紹曾與我告知,大將軍府派人出面救下了兩人。”

  丁原于此事也只是知道當時似乎是那名黨人何颙給提了這么一句,似乎主要是為了讓大將軍出面救出盧植,至于徐他和那個許昭,也只不過是順帶的事情。這期間具體謀劃知之不深,似有另一層意思,于是不再此處多言。

  兩人到了劉和軍營之內,看著秩序井然的營地,以及巡視密集,警戒完善的兵卒部隊,丁原對于劉和之前的看法稍有改觀。早先只以為劉和是因世家子弟之背景,才如此年歲便擔任這等高職大官,沒想到這劉和領兵確實頗有嚴軍之威。

  進入營帳內,早已等待的戲志才起身施禮,待劉和跟丁原落座之后,安排其他幾名隨軍的文士整理好案牘后,便揮手讓其他人離開。

  丁原看著幾名走出去的文士,又扭頭看了看營帳內堆砌的簡章,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劉中郎不愧是宗親世家之后,這軍中能有如此多文士相隨。我這兩年領軍在外,根本就沒有文人士子于軍中,要不是大將軍時長幫忙安排些士子入軍中隨行,這些文牘之事就愁死我了。”

  劉和知道丁原出身貧寒之家,祖上也無家學士人,故而仕途之路多有坎坷。對于此事劉和無法多言,這種情況是當今大漢朝世態風俗。由于門閥世家已經幾乎壟斷了上層的政治地位,寒門一族在仕途一路都會有頗多荊棘,更別提丁原這等出身庶民之流的人了。

  “待此番立功之后,丁都尉自會晉升。到時候官位擺在那里,相信再行征募些士子則必然容易許多,而且還有大將軍府作為支持,丁都尉將不會再因此而愁了。”

  丁原聽罷后拱了拱手。“希望能如劉中郎所言吧。”

  劉和笑了笑,隨即向戲志才示意。只見戲志才將一張巨大的地圖鋪開,上面詳細的繪制了六盤山的地形地貌,以及還標記了一些具體的位置。

  戲志才詳細的解釋了軍隊的部署,以及作戰的時辰規劃,然后又對于詳細的戰策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聽完之后,丁原恍然大悟,驚呼道:“此番伏擊鮮卑人,乃是為了擊殺和連?”

  劉和笑著拍了拍地圖。“丁都尉,可愿立此大功?”

  丁原抱拳施禮。“全憑劉中郎吩咐。”

  次日午時,大軍補充過糧草之后緩緩開拔。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志丹县| 扶沟县| 阿坝县| 中卫市| 塔城市| 水富县| 皋兰县| 通化市| 大宁县| 上虞市| 宿松县| 油尖旺区| 丹寨县| 闸北区| 洱源县| 武威市| 常熟市| 习水县| 松潘县| 台山市| 定边县| 枞阳县| 三江| 绥宁县| 雷山县| 罗城| 仁怀市| 邵阳市| 潢川县| 宁津县| 凤城市| 星子县| 三门峡市| 洪泽县| 上犹县| 乌拉特前旗| 郸城县| 建始县| 福鼎市|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