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中滿是煙塵,燒了一天兩夜的大火也漸漸熄滅。
長社一戰,潁川黃巾軍大敗,波才被斬。彭脫領殘兵潰逃,路過陽翟又被朱儁伏擊,剩萬余人逃到西華。
皇甫嵩和朱儁兩軍匯合一處,營帳之內一片興奮之色。
雖然大勝黃巾軍,整個豫州的形勢開始向朝廷官府一方傾斜,朱儁而從內心里也不得不感激皇甫嵩計謀的運用,本次大勝多少也挽回了自己之前失敗的顏面。“皇甫中郎火攻之計高明之至。”
皇甫嵩笑著謙虛道:“此乃玄泰之計也。”
朱儁看了看一旁的劉和,點點頭夸贊了兩聲。畢竟之前打了一次敗仗,心里還是很焦急。“現在豫州內最大的黃巾賊已經潰敗,剩余部眾不足為慮。而南陽尚在被圍困之中,吾等是否分兵救之。”
皇甫嵩捋須輕笑,朱儁急于挽回自己前面失敗陰影,故而才有此一問。皇甫嵩也無心在此事上過多計較彼此功勞,繼而說道:“這波才一死,中原地區的黃巾賊即為一盤散沙,我可率一軍逐步剿滅。南陽之地,聽聞有幾部勢力較大的黃巾賊,其中以張曼成為首。公偉(朱儁字)可率精銳破之,以解南陽之圍。”
朱儁很感激皇甫嵩的善意,點頭認同分兵之策。
皇甫嵩看了眼旁邊的劉和,笑著繼續說道:“本次玄泰獻計破敵,又領頭縱火驚敵,當記首功。不過叛賊未滅,還待日后再由朝廷封賞。此次分兵,你可愿隨朱中郎先取南陽?”
劉和看皇甫嵩親自詢問自己的意見,受寵若驚,急忙回答道:“屬下甘愿兩位大人調遣。”
朱儁也是撫掌輕笑,說道:“希望到了南陽后,玄泰能繼續獻計破敵。”
劉和謙虛了幾句,皇甫嵩接著說道:“此次擊敗波才,有幾位軍司馬不幸陣亡,其麾下尚有數百兵卒,我將其劃分給你統領,到時候一起隨朱大人去南陽吧。”
說完之后,皇甫嵩吩咐親兵將幾名軍候、屯長叫入營帳之內。
其中領頭兩人向皇甫嵩和朱儁見禮后,皇甫嵩道:“這兩人立了大功,當夜正是此二人陣斬波才。我已記下二人的功勞,平定黃巾賊后,必當有所封賞。”
那二人十分激動,趕忙向皇甫嵩跪拜謝禮。
皇甫嵩攙扶起二人,給劉和介紹道:“這二人乃幽州人士,你父親之前為幽州刺史,他們的領軍司馬不幸陣亡,這二人暫時由你率領,一同去往南陽,相信你們必然可以再建功勛。”
那二人聽完皇甫嵩的話,才扭頭仔細看向劉和。而后皇甫嵩再次向他們二人介紹了劉和的功績和身世,二人急忙施禮。
朱儁在旁邊看了看劉和,又看向皇甫嵩,若有所思。而劉和心中更是一陣驚喜,這皇甫嵩對待自己未免太好了。讓這兩位陣斬波才的將士到自己麾下,到時候論功行賞的時候,自己難免又會多一樣可以拿來說的功績。
劉和謙虛的走到這兩人面前說道:“吾尚年輕,此后行軍還需多仰仗二位,不知兩位如何稱呼?”
這兩人再次施禮,其中一人自我介紹道:“屬下程普,字德謀,乃是右北平土垠人氏。”
另一人接著說道:“屬下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
劉和一愣,竟然是程普和韓當。看著面前兩人,都是身材魁梧挺拔,氣力不俗之輩。仔細看了看二人,劉和心中突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感慨之情。
“我父親經略幽州多年,去年還任幽州刺史。到洛陽后也多有提及幽州之事,卻不知現在太平道叛亂,黃巾賊遍地,幽州又會如何了!”
程普身材十分高大,手掌寬大厚實,給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踏實穩重。聽到劉和談論起幽州之后,明顯面色動容的說道:“相較中原,幽州地處北疆,大漠上的胡人年年侵襲,百姓困苦。我們幽州當地人彪悍勇猛,如果單單是黃巾賊倒是不怕,就是擔心胡人趁機南下。”
韓當點了點頭,附和的說道:“當年劉使君在幽州擔任刺史時,能說服烏桓人歸降,使得百姓們少了很多征戰勞役之苦,百姓們都很感激啊。但是幽州太窮了,邊軍太少,黃巾賊的叛亂更是雪上加霜。哎!希望今年鮮卑人不要南下了。”
劉和點了點頭,自從當年大漠上出現了檀石槐這位雄主之后,短短十余年間便橫掃大漠,統一了鮮卑諸部,建立了鮮卑國,而后就開始了對大漢邊境頻繁的襲擾。就連大漢天子賜封的鮮卑王稱號都不要,可見其心之傲。
“那鮮卑的檀石槐不是死了嗎?”
面對劉和的詢問,程普點了點頭,感慨的說道:“幸虧此人早死,要不然北疆怕是……”
幾人閑談期間,營帳內走進一人,正是出征之前被朱儁表為佐軍司馬的孫堅。
“文臺來的正好,我先向你介紹面前這幾人。過幾日吾等一同去往南陽,剿滅黃巾賊。”
在朱儁的介紹下,劉和等人和孫堅彼此認識了一下。聽到劉和的介紹時,孫堅先是表情淡然,顯然是對于劉和這種世家子弟來軍中謀資歷很是不滿,不過聽到火攻之計是劉和所獻,再加上劉和親自率兵是放火驚敵后,孫堅拱了拱手,表示很佩服。
而當其聽到程普和韓當二人乃是陣斬波才的勇士后,孫堅大為贊嘆,連連夸贊,顯然對程普和韓當二人好感更甚。
眾人寒暄了一會兒后,由皇甫嵩再次安排了人員調遣。由于朱儁主攻南陽,那里還有一部來自荊州的黃巾軍主力,所以皇甫嵩主動給朱儁補充兵力,讓其率領大軍南下。皇甫嵩主要負責肅清豫州和兗州各地分散的小股黃巾賊,而后再率軍北上與盧植會和。
次日皇甫嵩和朱儁兵分兩路,皇甫嵩率兵先走陳國,讓曹操領騎兵相隨,而后準備北上東郡。而朱儁率軍先下汝南,而后準備去往南陽。
上次敗于輕率的朱儁顯然調整了用兵策略,光斥候就派出去十幾批,分次探查。
而自從波才戰死之后,剩余的幾股黃巾軍都已經難成氣候,三萬大軍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勢旬日之內便剿滅了汝南區域內好幾股大小不一黃巾軍。
之前在波才奮力一擊的拖延下,得幸逃脫的彭脫也被朱儁的大軍追趕的潰不成軍。由于朱儁的大力圍剿,整個豫州的黃巾軍都逃往南陽,準備匯合張曼成。
而在南陽郡,張曼成之前出其不意的擊殺了郡守褚貢,順利占領了宛城。而后朝廷的新任太守秦頡派遣門客反間刺殺了張曼成,本想趁混亂奪城,沒想到黃巾軍最后時刻鎮壓了城內的混亂,推舉其中的另一名渠帥趙弘為大帥。加上越來越多的黃巾軍涌入南陽,秦頡頗感力不從心,頻頻向朝廷求援。
朱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率軍來到南陽郡。
荊州刺史徐璆和南陽太守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卒,與朱儁的大軍匯合。朱儁是朝廷親派平叛的中郎將,而且持節,徐璆和秦頡自然得把統軍權交給朱儁。
看著人數眾多的黃巾軍,朱儁皺著眉頭也感到十分難辦。由于黃巾軍已經占據城池之利,所以朱儁并不愿意耗損太多兵力攻城。形勢僵持了足足兩個月,一直也沒有尋找到有效的破敵之策。
大軍扎營之后,因為劉和的關系,自己所率領的部曲都在中軍,而孫堅也因為是朱儁的親信,率領的部曲同樣駐扎在中軍范圍內。
而這幾日以來,劉和已經跟程普和韓當熟悉了。彼此經常一起討論軍陣,偶爾孫堅還會過來一起寒暄閑聊。
遠處孫堅的幼弟孫靜走到跟前,向孫堅說道:“大兄,朱中郎讓你去營帳議事。”
孫堅點了點頭,問道:“可說了何事?”
孫靜搖了搖頭,看到孫堅獨自一人起步便走,急忙又補充道:“還有這位劉參軍也要一同前往。”
孫堅皺著眉瞥了自己這位幼弟一樣,然后向劉和抱了抱拳。
劉和與這孫靜年齡相仿,而劉和已經和其兄孫堅是一個級別的軍官了,這位小兄弟心里自然會有些不服氣。對于這種事劉和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還沖著孫靜說了聲感謝。
劉和跟孫堅一起到了朱儁的營帳內,此時已經聚集了不少軍伍中的官吏在內。
朱儁向二人招了招手,示意大家安靜后,便準備講述攻城之事。只是沒聽兩句,劉和便發現了不對。之前的朱儁一直想減少損失,避免強攻城池,造成大量的傷亡。但是這次明顯是要求所有人都以不計損失強攻的姿態攻城。
吩咐完攻城事宜之后,劉和本想提出詢問,當時考慮了一下自己的位置,還是忍住不言。倒是朱儁顯得頗為平淡的為大家介紹了一下荊州刺史徐璆和南陽太守秦頡手下的各級軍官。
“此乃吾南陽猛士黃忠,字漢升。武技高強,且有百步穿楊之射術。”秦頡的部曲被安排為主攻,為了盡快奪回南陽,秦頡也是將手下所有善戰之士全部調派給了朱儁。
只見黃忠的體態高大魁梧,相較于程普的身材都不遑多讓,手臂顯得十分粗壯,甚至手指都顯得飽滿有力。在與眾人的交談中面色沉穩淡然,對于太守秦頡的褒獎謙虛而又矜持的笑了笑,雖然不顯得高傲,卻是對自己有著強烈的自信。
劉和仔細觀察了黃忠許久,不禁感嘆。這天下亂起,英雄豪杰群起而出,尤其是軍中更是出人才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