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任福任佑之戰(zhàn)死好水川,武英、耿傅、趙律等將前仆后繼,夏軍潮水一般涌來,天色昏黃,好水、楊河一片血海。
那羊牧隆城守將王珪,得報好水川激戰(zhàn),急率羊牧隆城4000將士迎戰(zhàn)。
人稱“王鐵鞭”的王珪,善騎射,懂陰陽,李元昊大軍聞得王珪前來,急速擺開陣勢,李元昊得前車之鑒,知那王珪陰陽八卦陣厲害,若不先擺開攻勢,怕是被其奪了先機。出了羊牧隆城,不過五里地便是好水川戰(zhàn)場,王珪遠望那李元昊陣勢,不禁哈哈大笑,“李元昊這廝,想必是怕了,聽我名頭,便擺開陣勢。”
“王鐵鞭,速速投降吧,否則你的下場跟那任福一樣。”
王珪甫一入戰(zhàn)陣,便聽李元昊一聲呼喝,心下一疼,大叫“不好!”定是佑之哥哥已然成為戰(zhàn)陣亡魂,否則,這李元昊哪有功夫在此貧嘴!
“李元昊,今日讓你嘗嘗我王鐵鞭的厲害!”
王珪揚鞭,照著李元昊臉面劈下,那李元昊豈是尋常人?伸手一對大夏龍鳳刀將那鐵鞭一繞,但見那鞭子死死纏繞在李元昊左手所持鳳刀之上,那李元昊手法極快,右手一把龍刀奮力劈下,那鐵鞭迸出火花萬點,王珪急忙抬手收鞭,雖說王珪是天生神力,但收鞭再看,那鐵鞭已然彎曲變形。
“好你個李元昊,今日倒要打你個有去無回。”
“休得逞口舌之快。”
李元昊鐵臂一揮,身后大軍如潮涌來,與王珪四千兵馬陷入混戰(zhàn)。那四千人豈是李元昊十萬軍對手,王珪情知陣勢于己不利,但兩兵相接,哪有半途脫逃之理?便是咬牙相抗。李元昊手中大夏龍鳳刀刀刀致命,王珪左右躲閃,長鞭揮出,所及處,皆血花飛濺。
“還真有兩下子,今日朕就要了你的命!”
“你什么東西,也敢稱朕!”王珪聽得李元昊自稱,心頭惱怒,長鞭對準(zhǔn)李元昊坐騎一揮,那李元昊龍刀一抬,刀鋒對準(zhǔn)長鞭,但見那火花之后,長鞭斷成兩截。王珪怒吼,手持半截長鞭,往戰(zhàn)陣一沖,李元昊大軍戰(zhàn)陣被沖出一條血路。
“兄弟們,上!”
王珪怒吼,但身后士兵寥寥無幾。
他回身一看,兵士們死的死,傷的傷,竟然無人回應(yīng)。
“王秉直,速速受死吧。”
王珪哈哈大笑,翻身下馬,往東方一跪:“臣非負國,力不能也,獨有死報耳!”言罷,上馬,一夾馬肚,手持半截鐵鞭,沖入夏軍陣營。那李元昊見此情狀,心內(nèi)暗自贊道:“若宋將皆如王秉直,我軍負矣!”
“秉直哥哥,致澄來晚了!”
王珪鐵鞭在握,虎口滲血,頑抗之際忽聞身后殺聲四起,心中一凜,轉(zhuǎn)頭看去,徐碩率金明寨殘部而來,身后還有訾斌、王慶、李禹亨等涇源路都監(jiān),將士兵馬數(shù)千人,勢頭勇猛,沖入戰(zhàn)陣,一時間將那西夏大軍生生沖開一道口子。
你道那徐碩怎會來此好水川?
徐碩自鹿飲溝孤身脫逃,一路往下,奔至六盤山山口,血腥氣漸濃。想必是陸飛揚部署為夏軍所截,不知陸飛揚那兩萬大軍狀況如何,徐碩心急如焚。
那血腥氣越來越濃,烽火之氣纏繞。
徐碩孤身一人,不敢冒進,便引馬打小道往山下回轉(zhuǎn),試圖繞到部隊后方。但甫一入小道,徐碩便知已經(jīng)不用繞路了——但見一條上山小道滿是血跡,道路兩旁橫七豎八皆尸首。有的尸首已經(jīng)血肉模糊,有的尚能分辨出面貌。大部分尸首著大宋軍服,徐碩一路,心內(nèi)越來越緊,待走出小路,一片戰(zhàn)場殘跡。
橫尸遍野。
徐碩見狀,心疼地幾欲墜馬。
兩萬金明寨弟兄幾乎全躺于此地,那一桿杏黃大旗亦倒于地,上面滿是血跡。那大旗邊,一個血肉模糊之人,依稀識得是陸飛揚,徐碩肝膽俱裂,失聲痛哭:“飛揚!”
那陸飛揚已斷一臂,身中數(shù)箭,徐碩上前將其扶起。聞得有人痛哭,那原本已無氣息的陸飛揚悠悠轉(zhuǎn)醒,“哥哥!飛揚……飛揚……幫不了你了。”
“不不不,飛揚,跟哥哥回去,回金明寨。”
“哥哥,羊牧隆城……夏軍攻宋,在……羊牧隆城!”
“飛揚!飛揚!”
徐碩蹲在陸飛揚身邊,嚎啕大哭,可憐一沙場將軍,竟然如三歲孩童一般,聲淚俱下。不論徐碩再怎么呼號,那陸飛揚卻是再也沒有睜開雙眼。
那胭脂紅從旁舔了舔徐碩手背,似是提醒,又似安慰。那徐碩方才從慟哭中驚醒過來,他收拾起地上金明寨殘旗,復(fù)又在山口巡視,竟然在隘口一洞穴處,尋得殘兵百余人,一眾往羊牧隆城狂奔。
路上又遇訾斌、王慶、李禹亨等涇源路都監(jiān)部署,雖被夏軍打得七零八落,但依舊斗志昂揚,于是千人往那羊牧隆城進發(fā),不想在距離羊牧隆城五里路的好水川,遇到被圍困的王珪。
王珪見徐碩等人,咧嘴一笑,“致澄,甚好,秉直以為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徐碩見王珪滿臉血污,就連胯下戰(zhàn)馬亦血跡斑斑,又想到此前陸飛揚慘況,胸中一酸,只道了一聲:“秉直哥哥!”便再也說不出話來。
“也罷,讓爾等黃泉路上做個伴!”
正說著,李元昊大刀又至,徐碩以留徐劍相抗。野利旺榮先前長戟已斷,現(xiàn)下手持一柄夏人劍飛奔而來,那劍鋒直指徐碩后背,王珪鐵鞭雖只有半截,但也勉強能夠及野利旺榮夏人劍。
四人混戰(zhàn)一團!
那野利旺榮忽的“哈哈”大笑,但見其手中那柄夏人劍自手柄處裂開,飛出無數(shù)小箭,直奔王珪而去,那王珪躲閃不及,三枚小箭直奔臉面,冷不丁左眼飛入一枚小箭,頓時血流如注。
“秉直哥哥!”徐碩怒吼,卻被李元昊龍鳳刀所纏,無法脫身。
倒是那涇州都監(jiān)訾斌一騎絕塵,飛奔而來,但那野利旺榮豈是善良之輩?夏人劍傷了王珪,并不罷手,對準(zhǔn)訾斌,一劍直奔胸口,訾斌并不閃躲,迎著那劍鋒而來。野利旺榮似是早有打算,待那劍鋒即將欺到訾斌胸前,忽的劍鋒一轉(zhuǎn),那夏人劍正好扎進王珪心窩!
失了一只眼睛的王珪又為夏人劍所傷,轟然跌于馬下!
亂軍踏來,王珪躲閃不及,可憐英雄之驅(qū)馬踏如泥!
徐碩一聲怒吼,對準(zhǔn)李元昊顏面便是一劍,李元昊早有準(zhǔn)備,躲閃而過,不想徐碩這招只是虛晃,那留徐劍劍鋒回轉(zhuǎn),竟然如蛇一般滑到其背脊,然后狠狠一戳,利劍扎入后背,李元昊猛地后背一涼,然后是錐心疼痛。
“徐碩小兒,休傷我大王!”
戰(zhàn)陣中沖出一人,徐碩抬眼一看,此人身高八尺,一身銀甲,手持大刀,面色黝黑,一股子農(nóng)人氣息。
“報上名來,姓甚名誰?”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興慶府野利王麾下先鋒賀超義海是也。”
“先鋒?你也配?瞧你這樣,不若去你們祁連山下放羊吧。”徐碩見那賀超義海相貌敦實,不覺戲謔道。當(dāng)下長劍疾勢如風(fēng),又狠辣如狼,往那賀超義海心口一送,賀超義海見徐碩招式凌厲,心中一凜,慌忙抽出大刀招架,徐碩招式并不似先前那般詭譎,每一招都狠辣到位,處處對準(zhǔn)賀超義海要害。
戰(zhàn)陣內(nèi)弩箭橫飛,徐碩一個閃躲不及,手臂一抬,卻為一暗箭所傷。那賀超義海嘴角一絲冷笑,“徐碩,你也有今天!”便是舉劍欲刺,不想劍于半空卻停住了。
血,從賀超義海口中一點點滴了下來。
原來是那徐碩,留徐劍閃電一般扎入其心窩。那劍沒有分毫停留,猛地抽回,再扎,再收回……
那賀超義海于戰(zhàn)陣中,被那徐碩扎成一個血人。李元昊從旁為李禹亨、王慶所纏,忽瞥見賀超義海之慘狀,心中一陣疼痛,不禁大怒,呼喝一聲,左右龍鳳刀奮力砍殺,那李禹亨、王慶被李元昊左右大刀砍得血肉橫飛。
及后一群夏軍潮水一般涌來,李禹亨奮力拼殺,終究力不能逮。
徐碩殺了賀超義海,咬牙將手臂弩箭奮力拔出,順勢往身邊一西夏番兵后背心猛地一扎,將那西夏弩箭又“還”給了西夏人!
正在這當(dāng)兒,野利旺榮夏人劍又至,徐碩應(yīng)接不暇。
得知麾下先鋒賀超義海死于徐碩劍下,野利旺榮又急又氣,不禁大吼道:“徐碩小兒,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徐碩怒目圓睜,緊握留徐劍,虎口處隱隱作痛,低頭一看,已然是鮮血滲出。那野利旺榮夏人劍已欺到眼前,徐碩于馬上身形一退,夏人劍撲空,野利旺榮又刺,徐碩再退,再撲空……雙方膠著之下,忽聽得身旁一聲怒吼,竟是王慶為那李元昊龍鳳刀所傷,半個頭顱被削了下來,腦漿四迸!
野利旺榮料定徐碩會因此分神,做好突擊準(zhǔn)備,不想那徐碩竟然拿穩(wěn)心神,手中寶劍未有絲毫動搖,猛然往野利旺榮坐騎一刺,那匹上好的黑風(fēng)戰(zhàn)馬,被一劍扎進頸部動脈,鮮血噴涌,轟然倒下,野利旺榮大駭,駭然之下,徐碩留徐劍又至,劍鋒凌厲,瞬間劃過野利旺榮頸部,虧得李元昊大刀飛至,留徐劍劍風(fēng)轉(zhuǎn)頹,未傷及要害。但野利旺榮頸部依舊血流如注!夏軍一陣混亂,將那野利旺榮拖出戰(zhàn)陣,撿了一條命。
“徐碩,朕見你是個好漢,莫若如此,隨了朕去,我大夏定然給你一個祖儒。”
徐碩聽得李元昊之言,一抹臉上血跡,隨即笑道:“祖儒是個什么玩意兒?你給我我就要嗎?我倒是想要你的王位,你給不給?”
李元昊怒道:“朕有心給你一條活路,想不到你竟比乃父還要混蛋!又臭又硬。”
徐碩聽得李元昊說起其父,心中郁結(jié)頓起,“李元昊,少廢話,拿命來!”舉劍便刺,那李元昊畢竟與賀超義海之流不同,見徐碩攻勢凌厲,毫不慌亂,手中兩柄大刀穩(wěn)若泰山,將那留徐劍夾于雙刀之間,徐碩頓感手中力壓千鈞!
心中暗暗佩服,這李元昊果然是馬背將軍,力道不同凡響。這輩子恐怕遇不到幾個他這樣的對手了!不知道我漢臣哥哥前來,是否能與其匹敵。
思索間,兩柄大刀忽的一松,徐碩身形不穩(wěn),幾欲墜馬,李元昊大刀接踵而至——可惜,他遇到的是徐碩!但見徐碩身形柔軟,順勢俯身,從馬背滾落。李元昊心中一喜,以為徐碩身形不穩(wěn),滾落馬下,不想那徐碩只是自行閃躲,虛晃一招,忽的劍鋒直奔李元昊下盤,后者未及思索,便被徐碩劍鋒傷及,那大腿處猛地被扎出一個血窟窿!
李元昊乃大夏國皇帝,豈能受這等侮辱,大刀直奔徐碩頸項,徐碩慌忙躲閃,頸項雖躲過,但肩膀又被砍上一刀,此刻徐碩儼然一血人,渾身銀甲被染得血紅,竟如那糖葫蘆一般。
徐碩身上劍傷、刀傷、箭傷不下十處,依舊咬牙硬撐。
“你快不行了。”李元昊笑道。
“你呢?你還行不?大夏國皇帝?”徐碩亦笑道:“徐某死便死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而你,李元昊死了,你們大夏國便滅了。你以為你那兒子寧令哥能有什么作為,好吃懶做,尋花問柳倒是厲害。”
“死到臨頭還嘴硬!”
李元昊怒吼一聲,龍鳳刀劈來。
徐碩留徐劍架住雙刀,二人僵持不下。此時,聞得好水川灘涂便呼聲大作,竟然是環(huán)慶路副總管王仲寶并延州巡檢狄漢臣殺到!
你道那狄漢臣怎的會在此?
原來范公久放不下涇源路戰(zhàn)事,最終還是命狄青狄漢臣前往羊牧隆城支援。
那狄漢臣率一萬大軍,路遇王仲寶大軍,兩軍并為一軍,往那羊牧隆城進發(fā)。
徐碩聞得狄青、王仲寶援兵趕到,心中一喜,大叫一聲:“漢臣哥哥!”不妨陣中一支冷箭飛至,正中心窩,徐碩大叫跌于馬下,那李元昊抬手龍刀飛至。
“休傷我致澄兄弟!”
狄青一騎絕塵,閃入戰(zhàn)陣,一只面具遮了面上刺青,散發(fā)紛飛,竟然有幾分邪魅之色。狄青手中神機萬勝水龍刀將那李元昊龍刀輕松一架,那李元昊便覺力壓千鈞。不由地,這位大夏國皇帝倒吸一口涼氣,心內(nèi)暗道,這狄青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主,以后要多加留意此人!但見那龍刀猛然回旋,饒是狄青天生神力,亦控其不住。龍刀越過狄青手中大刀,于徐碩胸前猛地一劃,然后利落收手,徐碩胸前一涼,鮮血頓時噴涌而出。
狄青見狀大喝:“李元昊,拿命來!”
李元昊見那狄青勇猛,尋思著此次大戰(zhàn)損了賀超義海,傷了野利旺榮,而探子消息,巴沁仁海、嵬名聿正亦掛彩,此番宋兵又來援軍,不若收手。于是不再戀戰(zhàn),一聲令下,那夏軍又如大海退潮一般,退出戰(zhàn)陣。
狄青、王仲寶不敢追趕,只待夏軍退后,慌忙收拾戰(zhàn)場。
戰(zhàn)場薄暮,天色將晚。好水川灘涂一片血色。
夕陽光芒靜靜籠罩好水川,那一片血海在晚霞的光照中,折射出千種百種光芒。徐碩躺于灘涂之上,身上一片血紅。那潮濕松軟的泥沼靜靜將其包裹,他竟然感覺到一絲暖意。
那暖意只是瞬間的,當(dāng)殘陽落于山間,大地一片黑暗死寂,徐碩周身一片冰冷。
好水川一戰(zhàn),宋兵一瀉千里,幾全軍覆沒。之后李元昊躊躇滿志,有聲稱“朕欲親臨渭水,直據(jù)長安”之語。宋軍退兵中途,陣亡將士的父兄妻子幾千人,持故衣紙錢為烈士招魂,噩耗傳到東京,“關(guān)右震動,仁宗為之旰食”。后人有唱曲道:
忠憤氣填膺,烽火莽無涯。
遇干戈,兵起于灘涂下。
千鈞發(fā),流光度銀甲。
平戎策,轉(zhuǎn)眼似塵沙。
霜風(fēng)勁,笳鼓悲鳴劍歸匣。
殘照處,淚如傾幾多新寡。
好水川慘敗,眾將歸亡。不知宋夏交戰(zhàn)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