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怔了怔,有種縱然巧言令色也一句話也憋不出的阻塞感,只是默默記住了這句話。
看這劉禹錫呆呆的樣子,白居易開口問:“怎么樣,在圣地修行有新的收獲了嗎?”
“哼,也跟你賣個關子,回去再說!”劉禹錫竊喜扳回一局,“不過,有個新花樣可以讓你現在就見識見識。”
恰好是八月十四,似滿非滿的皎皎明月,月光灑下來照在劉禹錫的身上,竟然能看見背后展開了一雙發著幽幽光芒的翅膀。那雙翅膀猶如仙鶴的羽翼,帶著劉禹錫徑直飛上云霄。
記得李冶曾經說過,御風之術修煉到最高境界才能將無形之風任意化形,看來夢得也收獲良多啊。
劉禹錫忘我的在月色映襯的夜空中飛行盤旋了一陣,仿佛一只無拘無束的仙鶴。
“走吧,我帶你飛回去!”劉禹錫懸停在白居易面前。
“帶得動嗎?”
“哼,都帶你爬了三千多級臺階了,還問這種話!”說著一把抱起了白居易,“抓好我,這就回家啦。”
白居易連忙摟緊了劉禹錫的脖子,任憑他帶自己飛入無法丈量的高空,一路上撇過頭看著下面的云霧籠罩下的零星燈火。
“怎么都不看我?不好看呀!”劉禹錫戲謔的問道。
“太黑了,看不清。”
劉禹錫翅膀上的光芒又亮了幾度,問:“這回呢?”
“太亮了,也看不清。還是暗點吧,叫人看見不好。”
在秋風中恣意歡笑的少年郎已經足夠耀眼奪目了,不需要多余的光芒了。
“哈哈哈,可惜季蘭姐離開的早,她呀,就喜歡看我們這樣。”劉禹錫笑著說。
“喜歡看哪樣?”
“這個說出來的話,我怕季蘭姐要打殘我,樂天你就別問了。”
很快,他們就回到了住處。白居易一落地就打算回房間休息,卻被劉禹錫拽住了。
“怎么了?”
“剛剛才說過回來告訴你的,先等等!”劉禹錫露出春風得意的笑容。
“喔,是說修行的收獲?剛剛的還不算?”白居易震驚還能有什么花樣更厲害的。
“上次你脖子上的傷口,我再給你看看。”
說著,劉禹錫輕輕拉開白居易的衣領,修長的脖子和潔白的肩膀露了出來,只可惜一道傷疤格外礙眼。
“一個月了,都愈合了,還能干什么?”
雖然之前忙起來忘了,但是白居易每次洗澡的時候還是會擔心這疤痕一直跟著自己。
劉禹錫手指輕輕撫摸過那到不短不長的傷疤,白居易感受到一陣暖意從他指尖之間傳來,疤痕居然就這么不見了!
白居易一時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震驚。
“我在溫泉里忽然感受到的,我還以為長卿哥哥說的那些就是為了忽悠我們,沒想到真的能有兩個元靈鑒!”劉禹錫的解釋并沒有消解白居易的震驚。
劉禹錫懷著試探的心態走向院落里的枯死的梧桐樹旁,把手放在樹干上注入靈力。
奇妙的事情很快發生了,原本死氣沉沉的枯樹竟然迅速恢復了生機,發芽,生長,枝繁葉茂,甚至開花……不過畢竟已經是秋季,這花開得不合時宜了,很快就又落花落葉了。
就在那么瞬息間見過了一季的花開花落,這畫面甚為驚艷。
“真是不錯!我打算把這招叫做‘枯木逢春’。”劉禹錫對自己的杰作甚是滿意,“那原先的那個也要有個名字才好,得起個響亮的,喊出來特別有氣勢的那種……叫什么好呢……”
“夢得,你有沒有什么難受的地方?”白居易關切的問。
“啊?”劉禹錫愣了愣,“沒有吧,也就用了一點點靈力而已。”
“總之,先別主動告訴其他人,好嗎?”
“嗯,好啊……”劉禹錫看著白居易嚴肅又不安的神態納悶著就答應了。
白居易想起忘憂囑咐自己,復蘇之樂是逆天而行,彈奏者必遭反噬,可這所謂的“枯木逢春”功效和復蘇之樂看起來也沒什么區別,真的不會被反噬嗎?
當然,白居易盼著劉禹錫沒事,就只是運氣好,多得了一個元靈鑒。仔細想想,能救死扶傷,應該是合了他的命格,這命格總不會害他吧!想到這里,白居易總算松了口氣。
第二天,恰逢中秋佳節,團圓之夜。
通過了測驗、靈力大增、佳節又至,對于劉白二人正可謂三喜臨門。雖然是異鄉羈旅客,但身旁有諸多好友相陪,稱不上孤單。
為了準備考試,許久未和柳永和元稹相聚了,可元稹提前回家陪雙親去了,柳永就拉著蘇軾和劉白二人準備出島好好玩一天。
不過這日白居易睡到了日上三竿,又將那院子里滿地的落花落葉埋了,耽誤了不少功夫。
外閣弟子出海要報告給李冶,他們找李冶的路上又碰到了李白和杜甫。
“呦,中秋節準備出去玩兒呢!我的小師弟?”李白神采奕奕的和白居易打招呼。
“是啊!要一起嗎?太白兄,子美兄?”
白居易心想,雖然現在叫李白師兄還不合適,但是心想屈原都認可自己了,心里就接受了小師弟這個稱呼。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和子美要出去喝酒,你又不能喝,咱玩不到一起去!”
“居然是劍仙,真是幸會!”柳永熱情的打招呼。
蘇軾也附和到:“幸會,二位兄長。”
李白心里美滋滋,“幸會幸會啊,幾位道友!”然后看向劉禹錫,逗弄道:“就差你沒打招呼了啊!小心過年沒紅包。”
“太白哥哥、子美哥哥,中秋快樂!”
今天劉禹錫心情好,這兩聲哥哥也叫的甜,聽的人心花怒放。
李白都快被這單純無邪的光閃瞎了,怨不得自家妹妹將這小朋友當親兒子一般的寵。
李白連忙湊到杜甫耳邊,低聲說:“我想起你小時候也這樣,可愛死了~”說完還淺笑了一聲。杜甫的耳朵一下子就被這氣息燙紅了。
見杜甫一聲也不吭,李白也就只是摟著他的肩,不再說什么了。
“太白兄,這中秋佳節,怎么可能不喝酒呢?”柳永輕搖著扇子,綴在上面的銀鈴鐺鈴鈴作響,他湊到李白身旁,用扇子擋著,在李白耳旁嘀咕了一陣子。
“有這好事!”李白露出期待的神色。
柳永點了點頭,“自然,我可是常客了!”
“那還等什么?走走走!咱們一道。”
別說劉白二人,蘇軾也是一頭霧水。要去的是什么“好地方”?又跟李白說了什么?他們一概不知。
但是李冶一看他們的陣仗就知道了。
“小七,你自己玩兒的花就算了,這是要給咱海閣最正經的幾個弟弟給帶壞呀!”李冶把柳永叫到一邊竊竊私語,“中秋桂花釀還滿足不了你,想去別的地方喝花酒呢。”
“這種事兒就是要人多點才熱鬧!你哥哥都在,還不放心。”
“就是有他在我才不放心的!”李冶無奈嘆氣,“好在子美哥也在。總之注意點你們修士的形象,丟了人就千萬別說是玲瓏海閣出來的!”
“姐姐放心,我們可都是風雅之人。”
“行啦行啦,我又不是什么冥頑不靈的人,該玩兒的時候就好好玩去吧!”
白居易走之前尚且不明所以,還邀請李冶一道。李冶憋著笑拒絕了,送走了他們就去找其他姐妹們過屬于她們的中秋了。
這是劉禹錫和白居易第一次出海閣,才知道原來出去是要坐船的。
乘船順著水勢很快就能到大海閣邊緣,越到后面船速越快。
“忽然想起海閣是懸浮在空中的,距離海面有幾丈高,這樣快的速度沖下去沒問題嗎?”白居易心跳隨著船速加快。
“大抵會像在浪頭上弄潮沖浪一般!”劉禹錫也開始想入非非,不過是越想越覺得刺激和興奮。
“哈哈哈哈哈!想什么呢?”李白放聲大笑,“都不會!你們看!”
說話間已經到了海閣邊緣的瀑布,滔滔流水傾瀉而下沖擊著海面。只見那瀑布忽然變作藍色的絲綢狀,從筆直流下慢慢變成了斜緩的坡度,船只流暢且迅速地滑入了海平面。
“好刺激!”劉禹錫站在船頭淋了一身的水,卻欣喜若狂。
白居易不通水性,坐船的次數也寥寥無幾,立馬就扶在船舷上嘔吐,未消化的午飯都吐出來了。劉禹錫連忙俯下身子去拍打白居易的后背,嘴上埋怨著“你看你把我辛苦了半天給你做得午飯都吐出來了!”卻悄悄把靈力過度給白居易,用自己剛剛覺醒的元靈鑒緩解他的痛苦。
白居易當然感受的到陣痛和惡心的迅速減弱,身體是舒服多了,可是這股靈力讓白居易心里不安穩的很,他便下意識的躲閃劉禹錫。
“不用拍了,我沒事了……”說著用眼神示意了一番。
“好。”劉禹錫聽話的停下了自己的小動作。
白居易看向同樣一臉擔心湊近自己的蘇軾,伸出手說:“子瞻,勞煩扶我一下,有點腿軟。”
蘇軾拽起了白居易,穩穩扶住,“不然先回去?路還長著呢,你怕是挺不住。”
“不必不必,我好歹也是江南水鄉長大的,怎么會暈船呢?來時便走的水路,并無不適”白居易不想掃了大家的興致,也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樂天!我就在你旁邊,怎么不讓我扶你?”劉禹錫一臉幽怨。
“你身上濕。”白居易努力運氣調息,說話聲音有點微弱。
“還有力氣嫌棄我……等著。”
頃刻間,一陣暖風縈繞在劉禹錫身側,他身上的水印肉眼可見的干了。
“都干了,這下還嫌棄嗎?”
“沒說嫌棄……”
“那就不用麻煩子瞻哥哥了。”劉禹錫伸手去攙扶白居易。
蘇軾不為所動,“我也沒說麻煩啊,舉手之勞。”
“我要給樂天把脈!”劉禹錫理直氣壯。
“我扶著不正方便你把脈嗎?”蘇軾也有理有據。
“行了,我已經緩過來了。”白居易連忙擺手,“不用扶了,也不用診脈。”白居易只想從兩人中間移開。
柳永和李白看戲看著饒有興致,杜甫倒是依舊泰然自若,不顯山露水。
李白想起初見杜甫的時候,幼小的師弟也是這般粘人,總要跟在自己身后,雖然現在二人也時常形影不離,師弟卻變得……
“子美,你怎么現在都不跟我撒嬌了?你以前可是比劉禹錫還黏人。”李白摸了摸杜甫的頭,輕聲說道。
“師兄怕不是都忘了我幾歲了。”杜甫嘆了口氣。
“沒忘啊,你和季蘭同歲,剛過弱冠之年。”李白笑道,“在師兄這里,多大了都不打緊。”
“我早就忘了怎么撒嬌了……”杜甫僵硬地別過頭去。
“嗯……就也叫聲哥哥?”李白一臉期待。
“師兄喜歡聽叫人哥哥怎么不找夢得,刁難我做什么?”杜甫緊閉雙目,避開李白的視線。
李白忍俊不禁,又哄著說:“好好好,師弟愿意怎么稱呼都行,不捉弄你了。”
海閣離岸雖遠,但好風憑借力,在劉禹錫的幫助下,晚霞還未散去的時候就已經到了城中。
“春滿樓?”蘇軾看著柳永力薦的地方先是一愣,隨后滿臉鄙夷的看向柳永。
酒水胭脂味都飄到門外了,更不用說里面的嬉鬧聲,就看得出此處是規模不小的風月場所。
“子瞻,不是你想的那樣!”柳永搖著折扇連忙解釋,“來此處的可都是——風雅之人吶。”
“來都來了,反正你請客。”蘇軾很快接受了現實,畢竟白居易還在旁邊,要讓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原來那般成見頗深、自詡清高了。
“啊?!”柳永先是一愣,馬上又擺出一副東道主的樣子,“諸位,請!”
白居易也納悶,邊走邊問:“子瞻你來樂坊聽個曲都扭扭捏捏的,這回怎么這般爽快?”
“人是會變的,況且我明年就是弱冠之年,這般場面還招架的住。”蘇軾強裝淡定地跟著大家向門口走去,身后的地面裂開了一條縫。
“子瞻,冷靜、冷靜啊……”白居易連忙拖住蘇軾,怕他就這么進去把人家樓給毀了。

晨寂LP
開頭的畫面,靈感來自于《秋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和《始聞秋風》——“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枯木逢春”的靈感來自于《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的第一個元靈鑒名叫——“狂浪淘沙”,出自《浪淘沙》中“浪淘風簸自天涯”。關于柳永這個人設,我自認為還蠻還原歷史原型的,風流多才,蘇軾嘛,自然也是風雅之人(但是傲嬌)喜歡合理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