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愛亦相隨

第3章 鳳凰男家庭

愛亦相隨 金紅楓 2570 2019-11-07 13:32:34

  等老公回家已經是深夜22:15了,康榮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母親姚惠芝熱了飯,讓他吃了宵夜,公婆都披上了衣服,和康榮昌商量如何解決孫子在學校里摔破額頭這件事。

  康榮昌說:“最近我們公司太忙了,我們項目組接了新項目,我忙得焦頭爛額,部門經理催著我要設計圖紙,我必須要趕出來,工作壓力也挺大的,真的抽不出時間管家里的事,海超年紀這么小,才上小學一年級,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闖禍是常有的事,還是要兩位老人和映蘭多操心了。”

  婆婆姚惠芝附和說:“是啊,男人壓力大,要在外面辛苦工作,努力賺錢,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都落在榮昌身上了,他可是我們全家的頂梁柱,他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他們公司做的那都是大項目,馬虎不得的,設計圖紙一個數(shù)據(jù)都不能出錯,男人事業(yè)太重要了,家里的事應該讓映蘭多操心,女人管孩子,做家務肯定要比男人更多一些,讓大后方安定,男人才能安心發(fā)展他的事業(yè)。”

  “要不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男人操心,男人早晚都要累垮了!”

  “媽,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我在公司里做會計也是很忙的,而且我馬上就要參加注冊會計師的考試了,我也......”

  “什么?”婆婆朝方映蘭一瞪眼,粗暴的打斷了方映蘭的話,“你是想說你也沒時間管孩子是不?”

  “媽,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沒說我不管孩子!”

  “映蘭,你可要記住,你已經結婚了,嫁到我們老康家了,已經和榮昌生了孩子,是一位母親了,母親就應該以老公、孩子為中心,發(fā)揚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相夫教子,做好你這個兒媳婦應該做的事,照顧好丈夫,孝敬公婆,管好兒子。”

  “記住,這可是你分內的事兒,不能抱怨,不能訴苦,女人最重要的可不是事業(yè),你去看看現(xiàn)在社會上哪個女強人是幸福的?”

  “女人終日像男人一樣,在外面忙事業(yè),她就顧不了家,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她忙事業(yè),就忽略了家庭,中國男人哪里能容忍自己老婆比他本事大,賺錢比他多的?”

  “男人都要面子,都要尊嚴,中國傳統(tǒng)觀念認為女人是要比男人弱一點的,學歷比男人低一點兒,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一點兒,甚至娘家的經濟條件比男方略微差一些,男方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男人就是不能容忍自己老婆比他強的,女強人太過強勢,性格潑辣,雷厲風行,恰恰缺失了女性的溫柔和嫵媚,在男人眼里是不可愛的,男人都喜歡溫柔多情,善解人意的小妹妹,哪里會喜歡性格潑辣,太過強勢的母夜叉孫二娘?”

  “作為婆婆,我可是過來人,太了解男人的需求和心理了,說實話榮昌他爹脾氣也不好,太火爆,太急躁,他是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人,倔強,不服輸,我年輕時候和他談戀愛的時候,他這樣的脾氣,我沒少吃他的虧和苦頭,這么多年,都是我謙讓他,磕磕碰碰,倒也過來了。”

  “女人啊,就得忍,忍一忍,就過去了,家里就太平了!”

  被婆婆這樣一數(shù)落,方映蘭不吱聲了。

  見方映蘭不吱聲了,婆婆的語氣緩和了一些。

  “映蘭啊,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兒媳婦,善良、勤勞、吃苦耐勞,也不拜金,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榮昌當初眼光確實準,他選了一位好妻子,你倆都是大學生,性格脾氣都合得來,我偷偷問了你的八字,拿去廟里算了一算,也不和我兒子榮昌沖突,你倆是很般配的,所以當初我和榮昌他爹都同意你們的婚事。”

  “雖然那個時候我們家里經濟條件差了一點兒,我們老家是江蘇南通的,我和榮昌的爹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榮昌是鳳凰男,城里人真會給我們起綽號,是啊,鳳凰男,對于這個稱呼,有勵志鼓勵的意思,也有被嘲諷的意思。”

  “鳳凰男,雞窩里飛出來的金鳳凰,咱承認咱們家起點確實低,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底弱,榮昌無法和那些拼爹的富二代比,我們對榮昌的教育就是告訴他,他是農民的兒子,出生貧寒,父母都幫不了他,他的將來要靠他自己努力打拼,他想要什么好東西,都要靠他自己努力去爭取。”

  “他不能像富二代那樣任性,那樣矯情,那樣不懂得珍惜父輩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糧食和榮譽,我們農村人,人窮,志可不能短,人要活出自己的精氣神,要拿出鯉魚跳龍門的膽量和氣魄!”

  “我們有三個子女,榮昌之前還有兩個姐姐,榮昌是最小的兒子,我和他爸好不容易生到第三胎,才得子,他可是我們老康家唯一的男孩,我們對他最寵愛,我們都想好好培養(yǎng)他,他的兩個姐姐都不是本科生,大姐讀到中專,就去做營業(yè)員了,二姐讀了護理專業(yè)大專,被分配到醫(yī)院里做了一名普通的護士,都各自成家了,嫁到男方家里去了,平時各忙各的,也就逢年過節(jié)來看看我們老兩口。”

  “我們農村有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我們也不要求兩個女兒給我們什么回報,我們也不指望兩個女兒來給我們養(yǎng)老了,我們就指望著唯一的兒子榮昌,兒子一定要管我們,我們以前在家里務農,沒有交社保,也就沒有養(yǎng)老金,現(xiàn)在國家給農民買社保了,國家能補貼一些,但也不多,還是要靠榮昌和你來負擔我們兩位老人的養(yǎng)老。”

  “我們認為我們養(yǎng)大這個兒子不容易,他是我們老康家唯一的希望,是我們全部的希望,指望著你們伺候我們,給我們養(yǎng)老,等我們老了,住醫(yī)院了,醫(yī)藥費、住院費都要兒子掏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沒啥好討價還價的!”

  婆婆姚惠芝一打開話匣子,就啰嗦個沒完,方映蘭只能聽著,也不敢和婆婆頂嘴。

  方映蘭知道老公康榮昌是典型的鳳凰男,他出身貧寒,幾經辛苦好不容易才考上城里的大學,畢業(yè)后留在上海工作生活,確實不容易。

  而方映蘭也是從外地來上海打拼的姑娘,她是一位東北姑娘,出生在東北吉林,家里還有兩位哥哥,大哥留在吉林,照顧父母,比榮昌的父母好一點兒,方映蘭的父母都是城鎮(zhèn)職工,都有養(yǎng)老金,雖然退休工資不高,但也安穩(wěn),不需要兒女過多的貼補,負擔不是很重。

  大哥留在老家照顧父母,二哥聽說三妹方映蘭來上海發(fā)展得不錯,他也想要來上海,一周前二哥剛打過電話給方映蘭,向她咨詢來上海的相關問題,聽說二哥要來上海發(fā)展,自己的娘家人總算有人來上海了,對于方映蘭來說是一件好事,她也希望二哥能來上海,在婆家受了委屈,有時候能有一個娘家人,聽方映蘭傾訴一下,也是好事,總比一個人孤零零的,遠離家鄉(xiāng),遠離父母親人,獨自承受要好得多。

  婆婆姚惠芝又在耳邊絮絮叨叨說了什么,方映蘭也沒心思再聽下去,公婆離開了農村,離開了相對貧困的生活環(huán)境,搬到城里,和兒子康榮昌、兒媳婦方映蘭一起租房子住,仍然保留許多樸素觀念和傳統(tǒng)思想,甚至保留了一些封建觀念,要求兒媳婦方映蘭“三從四德”,不能和公婆頂嘴,不能和丈夫頂嘴,不能隨意打罵兒子,對于這么愚昧迂腐的觀念,方映蘭真是哭笑不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兰考县| 清原| 灵川县| 胶南市| 夏邑县| 满洲里市| 长寿区| 屏东县| 海伦市| 微山县| 临澧县| 紫阳县| 扎赉特旗| 公主岭市| 浦城县| 新野县| 神农架林区| 裕民县| 肃宁县| 曲水县| 手机| 青海省| 丹阳市| 云安县| 大英县| 望谟县| 博乐市| 上思县| 上虞市| 岱山县| 且末县| 黄陵县| 开平市| 二连浩特市| 通道| 宁明县| 桦川县| 原平市| 阿图什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