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漢神醫

二十三、腳踩云煙背負囊

大漢神醫 舊月堂主 2617 2019-11-24 10:56:51

  天溫日明,天寒日陰,四季交替,數百種本草隱藏于荒野密林中,與天光交接,應季而生。

  一進入太乙山,路邊就可以見到很多草藥,只見盧福走在一株形似白頭翁的植物面前停了下來,輕輕地用鎬子挖開四周的土,連根一起挖出來。

  公孫彧見狀也走上去,大聲贊嘆道:“好大一株將軍草啊,根又圓又粗。”

  “老弟,我們那叫白頭翁,你看,它的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翁,故以名,看來各地的叫法都不同哦。”

  “是啊,盧大哥,藥材種類又多,各地叫法也不同,所以醫術真是博大精深,需要花大力氣好好鉆研才行哦;你們看,它的根部特別肥大,真是治療熱毒血痢、瘧疾的好藥啊。”

  盧福將白頭翁放入背籬里,笑笑道:“將白頭翁和薏米熬成粥,那可是去腸垢,消積滯啊,每次大魚大肉后,我都經常做來喝的。”

  “盧大哥你看,好大一株薄荷草啊。”公孫彧見到向陽的坡上有幾株薄荷草,急步上前挖采。

  盧福也幫忙挖,不一會就挖了幾株薄荷草,他一邊將草藥放入背籬,一邊揉碎薄荷的葉子,這時一股清香的香味撲鼻而來,公孫彧也湊近聞:“真香,真是治療疼痛的良藥啊。”當然他們沒有全部將薄荷草都挖光,還要留幾株繁殖呢,這是行規,采藥的人是懂的。

  這時,盧福指著一株大葉白花,莖部布滿刺的灌木叢說:“好大一株山茄花,應該有十年啦。”

  公孫彧忙走上去,只見山茄花葉子很大,呈圓形,葉柄均很長,并且布滿刺,每一莖單開這一朵白色的喇叭狀的花,綠色的果子,狀似茄子,因此得名山茄花;望著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山切花驚嘆道:“哇,我第一次見到這么高的山茄花,盧大哥,我們那也叫臭麻子花,多采點回去,以后治骨折醫傷口可以用它來做麻藥。”

  盧福突然想到什么,于是問道:“老弟,有一件事一直想問你,就是在趙家村次倩跟玉兒治手疾時,你用過這種藥來做麻藥,你說這種麻藥叫麻沸散,我之前沒聽說過山茄花可以用來做麻藥,想必這是你們公孫家祖傳的吧。”

  公孫彧見到盧福在問,心想如果跟他說是幾百年后有個神醫叫華佗發明這種藥,那盧福肯定不會信,于是笑笑說:“是的盧大哥,這是我們祖傳的麻藥方子里面最重要的一味藥;當年先祖在發明這種麻藥時還有一段故事呢。”

  公孫彧喝了一口水后,繼續編下去:“先祖在行醫時,同那些傷殘人治病,特別是在治骨傷,經常見到那些病人疼得死去活來的樣子,于是暗下決心要找到一種藥能夠在醫治病人時麻醉傷口,使其減輕痛苦;有一次見到一病人牙關緊閉、瞪著白眼、口吐白沫,躺在地上動彈不了,于是上前搭脈,發現其脈象平穩,體溫正常,于是問病人家屬,答曰病人之前身強力壯,從來沒有什么病的,只是誤服了這種山茄花才導致這樣;于是先祖就拿山茄花來嘗嘗,頓覺頭暈目眩,滿嘴發麻,知道這種藥有毒性,于是用清涼解毒藥把病人救醒;而后先祖又嘗試了山茄花的葉、花和果子,發現果子的效力最好;后來再遍訪名醫,收集多了幾味麻藥,于是加多了當歸、川芎、生草烏和天南星等幾味藥配制了這種麻藥,用時再加以熱酒,那效果就更好,在給病人割傷口時,病人說不覺得很痛,并且過了一兩個時辰后,再用清涼解毒的草藥解毒,病人又恢復知覺呢。”

  公孫彧說得確是生動,聽得盧福嘖嘖稱奇,贊嘆他們公孫家傳醫術真的高明。

  其實山茄花也好,臭麻子花也好,就是今天所說的曼陀羅花,東漢的華佗用它來做麻沸散。

  兩人又繼續采藥,不一會功夫,就采了滿滿一大籬草藥,有茯苓、梔子、半夏、川芎、石斛等。盧福還帶有弓箭,沿途還可以射殺野兔、飛鳥等野味,盧福的射箭本領,那真是到了百步穿楊地步,不一會功夫也射了很多野味。

  不知不覺,太陽也準備下山了,盧福提議還是下山,怕晚上野獸出沒,再加上對這里的環境又比較陌生,危險性比較大,于是倆人下山到之前的那戶人家寄宿。

  第二天一早,他們倆人又早早地進山采藥,如此反復,不知不覺幾天過去了。

  這天中午,他們剛好在懸崖峭壁邊采了幾株鐵皮石斛后,正準備將繩子收回時,突然聽到峭壁下面有人在喊救命,好像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在叫喊。于是他們兩個又順著繩子滑下去峭壁下面的平臺。只見在平臺的右側有一個山洞,洞口躺著一老者,約莫五十多歲,身形比較廋,須發全白,身邊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身材窈窕,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柔軟飽滿的紅唇,顯得文靜典雅。老者看來是傷著不輕,那少女抱著他,見公孫彧兩人走過來,大聲地喊道:“二位大哥,快過來救救我爹吧,我爹摔傷了。”

  盧福率先跑上去,問道:“這位姑娘,請問老人家是怎樣受傷的,傷勢怎樣?”

  那少女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道:“這位大哥,今早我和阿爹一起進山采藥,見這峭壁上生有很多黃精,爹爹下去采摘,誰知這幾天下過雨,峭壁邊的泥土松動,腳底打滑,一不小心就摔下來了;我也急忙跟著下來,看阿爹摔成這樣動彈不得,我又沒力氣扶他上去,只好呼救,多虧遇到你們,快快來救救我阿爹吧。”

  公孫彧走上前看,老人是摔傷股骨,動彈不了,疼得臉色都發青,但是神志還是清醒的,就是說不出話來;好在那少女也懂醫術,沒有去移動他,免得他再受傷害,只是用布止住并包扎出血的地方。

  這時盧福已經砍了幾根木頭過來,用劍把木頭削成一片片,然后將老人受傷的地方固定綁好。公孫彧今天剛好采了一些地紅花,拿出來將其搗碎,然后包扎在傷口處。

  不一會,老人家沒覺得那么疼痛,可以開口說話:“謝謝二位的搭救,老朽感激不盡,聽二位的口音應該不是長安人,請問你們來自哪里?”

  盧福見老人家在問,答道:“在下盧福,趙國人氏,這位老弟叫公孫彧,來自齊國;我們都是學醫之人,準備在長安城開醫館,久聞終南山藥材出名,于是過來采藥。”

  “老朽也是行醫的,姓易名無期,這位是小女易素素。”

  老人指著身邊的女子說道:“素素,快快扶我起來,謝過這二位壯士。”

  這時盧福忙上前制止:“老人家,你現在是摔到了股骨,千萬不要動彈,你家離這遠不遠,我們想辦法幫你抬下山去吧。”

  那個叫易素素的少女覺得盧福說道有道理,于是道:“大哥,下了山還要向南再走十里路,到了一個叫鳳凰墟的地方就是,我家的醫館就開在鳳凰墟里。”

  “老弟,我們輪流把老人家背下山,素素,你在前面帶路。”盧福背起易無期老人,準備下山,易素素在前面帶路。

  易無期老人又感激又無奈,嘆息道:“真是多謝你們,多虧了你們,要不然我們不知怎樣下山;哎,年紀大啦就沒用,要是在早年,天天爬峭壁都不會摔下來。”

  盧福他們怕易無期的骨傷再次受到二次傷害,于是不敢走得太快。到山下一處草坪,他們倆的馬都在草坪里吃草,只聽盧福猛地吹了一聲口哨,兩匹馬長斯一聲,劍一般地一前一后沖向過來,盧福小心翼翼地將易無期扶上馬背上,慢慢地向南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