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娘親無微不至待兩姐妹,小時候她總纏著娘親說著每日的新奇趣事。
司媛向娘親承諾,“陳墨是個正人君子,許女兒一生一世一雙人。女兒嫁他此生無憾。”
“爹爹對他也中意。爹爹近來身體轉好,陳府離家不遠,女兒凡事亦能顧及家。”
“陳墨待小木如親妹妹,在外幫女兒將小木照顧的很好。”
“家里一切都好,”話語間有些哽咽,“您在那邊可好?”
其實小木近來并不好,她長大了,已不是以前那個纏著她要糖的小女孩。
她能為紅葉團撐起一片天,能做司府的保護傘。
外界一直以為將軍府幫扶紅葉團,其實不然。背后的辛酸她不說,又有何人知曉?她背負的是什么,是肩上挑著保護將軍府的重任。
娘親離世已然十四年。十四年物是人非,好在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如既往,爹爹無再娶,仍然深愛著娘親。
七月,是桃熟的好時節。
司木坐在樹上蕩著腿乘涼,樹下宋時琰倚著樹干閉目養神,顧家兄妹不知去何處游戲。
有些渴了,司木掃視四周,看中樹頂的幾顆紅桃。輕盈地在樹干間跳動,一躍便摘下三顆桃子,手搓開桃毛,又用衣袖蹭干凈。
她咬下一口,甜美的汁水潤入喉嚨,果肉脆脆甜甜,不錯。
司木回到原來的枝干坐下,“宋公子,你睡著了么?”
宋時琰瞇著眼,懶懶開口,“睡著了。”
“天熱,摘了個汁多肉脆的桃給你解渴。”司木嘴里還含著半塊果肉。
宋時琰站直身子,拂了拂衣擺,抬頭尋司木的位置,捻起衣擺躍上樹到她的身旁坐下。
司木嘎嘣嘎嘣地吃下一個桃子,速度可比后山那方的靈猴,把一個抹干凈毛的桃遞給他,“公子看出來這片林的陣法破綻了么?”
“在下學識不精。只看出來此陣以八個方位的桃樹作為陣樁,為八卦陣。”八卦陣他只在古籍中了解過些許,并無閱及破解之法。
他雖出身布陣世家,但是只學了不到八年的陣法,近年來忙于商業,確實學識不精。
陣法按設陣的方式分為兩類:一為借用外界事物作為陣樁的陣法,可發揮至大威力,且不損玄師的精神,可耗時長;二為玄師用意念畫陣符布的陣法,爆發力強,方便靈活,可耗精神。
“那公子以為天下有誰能解?”司木咬著桃子側目描勒著他輪廓分明的側臉。
宋時琰抿了抿唇,望著對面桃樹的樹梢,思量。
東魯較他國更擅長布陣,布陣大家自是不少。此等古陣,大約只有百年世家之人或有緣人才知曉。
“布陣百年世家的家主或長老吧。天下之大,能者甚多,隱世高人不為人知。”他拿起桃子咬了一口,猜想她問這個作何。
“原來如此。”她別無他想,只是好奇老爹認識了哪位布陣高人。
“這片桃林可是令尊親自種下的?”
“嗯吶,記憶中是在娘親過世那年他親手種下五十棵。娘親喜歡桃花,喜歡釀桃花酒,老爹與娘親第一次見面亦是在西門關的桃林。”
司木眺望遠方,憶起兒時她問娘親的問題-----娘親與爹爹是如何相識。
年代久遠,模糊記得娘親當時描繪的畫面是人面桃花相映紅,隔年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再后來的事她便不記得了。
只知道老爹真的愛慘了娘親。
以前聽舅母說,那時祖母抱怨娘親只會生女兒,沒少往家里給老爹帶女人,總而言之,婆媳關系不好。
老爹堅決拒絕納妾,說兩個女兒挺好的。祖母見兒子那邊行不通,只能逼迫娘親生兒子,說司家幾代單傳,沒有男孩如何傳宗接代?
娘親也是知曉,所以后來到處求藥生子,身子本不好,吃藥多了更是每況愈下。
好不容易懷上小孩,藥師曾告誡她的身子不適合懷胎,她執意懷小孩。
當時一家子還居住在東魯南北齊三國交界的西門關,老爹除去巡關便是陪著娘親。
再后來,娘親難產,他連著幾個月酗酒,日日呆在娘親的廂房。頹廢之狀,時間之長,世人皆唏噓。
舅母說他恨祖母,恨她執意讓娘親生男孩,一年冷臉待祖母,祖母氣郁過世。
“桃樹長得很好,不像農家細心打理,月季施肥。得益于這陣法,桃樹如得天獨厚,逆天生長。”她調侃著這這陣法的好處。
“每年娘親忌日,老爹都會栽下十顆樹苗。距離現在已有十四年了。”
原來已經過去十四年,光景轉眼即逝,她卻了丟卻保護將軍府的實力,還未實現自己的預想。
宋時琰在一旁靜靜的傾聽著,咬了一口的桃已有些變黃。
“其實,”司木低語,心中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我很羨慕他們能如此相愛。”
宋時琰微微側臉看向她的臉龐,她,在等她的有緣人吧。
他想,她應該不會為外界輿論壓迫而婚嫁。畢竟,她是一個性格瀟灑直爽的姑娘。
司木撇了撇嘴,意識到自己說遠了,擰頭看宋時琰,正好對上他的眼神。
讀不懂他的眼神,她聳眉,打趣道,“怎么了?公子在同情我?”
他搖搖頭,伸手捻開她發絲上的落葉,“姑娘思想通透,不應是姑娘同情在下么?”
司木樂得露出大白牙,想起他二十有二尚未娶妻納妾,可惜了。她不是嘲笑他,人家一心只系事業,可沒功夫娶妻生子。
“要不再摘一個給你?你咬了一口又不吃,都黃了。”
宋時琰聞言便咬了一口桃子,嚼碎咽下,“不用了,多謝姑娘。這桃子很甜。”
“阿木,阿木,快去救顧知,前面有條蛇。”顧元宛在遠處邊跑邊大喊,聲音帶著哭腔。
剛才她與顧知在前面桃林摘桃,殊不知樹上盤著條青蛇。
顧知跳起來扯樹枝摘果,青蛇纏樹吐著蛇信子。
她趕緊揚手撒出把雄黃粉,拉著顧知掉頭跑,沒想到他崴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