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天下為醫

第三十八章 游汴京(二)

天下為醫 草茅之士 3879 2019-11-14 10:28:10

  顏玉一夜好睡,第二日醒來更覺神清氣爽。

  “蘇秋兄,快出發吧。“顏玉來到蘇秋房內,一把奪過蘇秋手中的書卷,催促道。

  蘇秋苦笑一下,只好隨顏玉出了門。

  林清平陪蘇秋和顏玉乘著馬車,向金明池而去。

  三人乘車出了順天門,林清平遙指前方,道:“二位請看,前面便是。”

  蘇秋和顏玉抬頭望去,遙見前方數百步外盤亙著方圓數里的斷棟頹壁,從其規制可見當年之恢弘氣勢。

  三人下了車,緩步走入殘破的圍墻內,四下荒草蔓生,不見人跡,池內已成一片沼澤,成了野鴨、水鳥的樂園。不過,位于湖心的五殿雖墻面斑駁,仍巍然聳立,似在努力為昔日大宋保留最后的榮光。

  “金明池周長九里三十步,池形方整,顯德四年,周世宗為了征伐地處水鄉的南唐,遂在此處開鑿一處人工湖,練習水戰之用。太平興國元年,宋太宗下詔征調三萬五千名兵卒鑿池,引汴河注入,建水心五殿。”林清平身為前宋工部將作監右校署監作,自然是如數家珍。

  “就是湖心的這五殿嗎?”顏玉問道。

  “正是。”林清平道。

  “當年湖面上建有仙橋,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興,謂之駱駝峰,若飛虹之狀。橋頭便是這五殿,叫做寶津樓,是皇帝游樂期間的起居處,殿四周有奇花異石,珍禽怪獸。北岸遙對五殿,建有一“奧屋”,又名龍奧,是停放大龍舟處。仙橋以北近東岸處,有面北的臨水殿,是賜宴群臣的地方。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準京城百姓到金明池郊游,東岸搭蓋有彩棚,百姓可在此看水戲。西岸環境幽靜,可臨岸垂釣。池內還遍植蓮藕,每逢陰雨綿綿之夜,人們多愛到此地聽雨打荷葉的聲音。雨過天晴萬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氣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美譽。”林清平的思緒一下子又回到了十幾年前,手指各處繪聲繪色道。

  “可惜,這一切都成了過眼煙云。”林清平繼而又黯然神傷道。

  “這湖水為何會干涸?”顏玉問到。

  “二位賢兄請隨我來。”林清平引蘇秋和顏玉登上池北城墻,道:“二位請看,汴河在此處分叉,主干經西水門流入城內,另一支流便從小水門入金明池。”

  蘇秋向遠處眺望,曾幾何時千帆竟過的汴河竟只留下一條高高隆起的河床,不禁感慨滄海桑田。

  “汴河引黃河之水,怎會干涸?”蘇秋問道。

  “此事說來話長啊。”林清平邊走邊道。

  “愿聞其詳。”顏玉也饒有興趣道。

  “既然二位愿意聽,林某就多啰嗦幾句,這可是林某的老本行啊。此事還要從治黃說起。二位可知,黃河為何難治?”

  “可是因黃河多泥沙?”蘇秋道。

  “不錯,黃河上游流經黃土高原,故而河水中夾雜大量泥沙,但在上游因流速很快,泥沙不會淤積到河底,但流至河洛后,因地勢底平,河水流速慢了下來,泥沙也便沉積下來,河床逐漸抬高,洪災年甚一年,古人便在下游修黃河大堤,于是黃河的泥沙越積越厚,河堤和河床便也越來越高,黃河漸漸成了一條懸河。”

  “所以年年都要修堤筑壩,一年又一年,修了再垮,垮了再修,是不是?”顏玉道。

  “是啊,兩千年來從未間斷。”林清平點頭道。

  “可是這與汴河有何關系?”

  “顏兄弟莫急,接下來林某便要說到汴河了。”

  林清平身為前朝工部監作,對此一清二楚,故可娓娓道來。“到了東漢初年,黃河與其支流汴河同時決口,黃河下游成了一片澤國,直到三十六年后,漢明帝才任命樂浪人王景治河。王景另辟蹊徑,把治河的重點放在了黃河下游重要的支流汴河上。當時的汴河溝通黃河、淮河,是始于戰國時的水運要道。它從鄭州西北引黃河水,經過汴京、應天府、虞城、碭山、蕭縣,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河。一旦黃河水漲,汴河可分流黃河,保護黃河下游堤壩。”

  “汴河所處亦是平原地區,黃河暴漲之時,水勢兇猛,豈不危如累卵?”蘇秋望著汴河高出地面一丈有余干涸的河床道。

  “蘇兄所言不差,治汴也并非易事。”

  “王景是怎么做的呢?”顏玉好奇地問道。

  “王景修筑黃河堤防后,便著手整修汴河,將河道裁彎取直、疏浚淺灘、加固險段,整修好了下游河道。然后在汴河與黃河交匯口,設立了水門。”林清平道。

  “水門?”顏玉對水工一無所知,疑問道。

  “為了控制黃河流入汴河的水量,他在河口以下每十里立一道水門,通過調控水門控制黃河流入汴河的水量,從而保護汴河河堤。”林清平解釋道。

  “這個辦法好,從此再也沒有水患了吧。”顏玉贊道。

  “設立水門也是有利有弊。黃河入汴因水門水勢減緩,也必將黃河水所攜泥沙沉積于河床,故也需年年疏浚河道、修堤筑壩。前朝時,汴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從此路,乃是首承大河,故而精心整治,但到前宋末年,疏于疏浚整治,二位請看,這河底高出堤外平地已有一丈二尺有余,故而水患頻發,待金軍占領汴京后,便關閉了汴河上的所有水閘,堵住汴口,從此汴河日漸干涸,金明池也就變成了一潭死水,很快便干枯了。”

  顏玉無限惋惜道:“這等美景竟然消失殆盡,真是讓人痛心啊。”

  林清平道:“是啊,當初金軍圍城兩年多,大批人馬就駐扎在都城西北的牟駝崗,軍營與金明池相鄰,原有亭臺樓閣、龍舟畫舫、奇花名木都被金軍拆毀,用來燒火做飯,不能燒火的磚石也被挖出來修筑戰壕,上百年營造的精美園林,只在短短一兩年內毀滅殆盡。”

  顏玉聞言,內心五味雜陳。

  蘇秋默然出神良久,落日余暉下,恍惚間那瓊樓玉宇、金翠羅綺依稀可見,歡歌笑語隱約可聞。一群野鴨振翅撲棱棱飛過,將蘇秋從幻夢中驚醒,望著眼前這滿目瘡痍之景象,不禁感嘆:“昨日樂而忘憂,今日苦而思樂,苦樂交替,世事輪回,如此而已。”

  一日下來,路走得不多,顏玉不覺得體乏,倒是林清平,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天,只覺口干舌燥。暮色四合之時,三人來到豐樂樓,遠遠看去,華宇高聳,檐角交錯,朱門繡窗,燈燭齊明,光華燦爛,蘇秋不禁嘆道:“‘礬樓燈火’果然名不虛傳。”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礬樓。說得就是此樓嗎?”顏玉問道。

  “正是,前朝的遺物,只有這座豐樂樓,繁華不減當年。”林清平感慨道。

  三人入了彩樓歡門,樓內甚是寬敞,一樓散鋪有七八十副桌凳,樓上有六十閣兒,廳堂過道掛滿珠簾繡額,顯得華貴高雅。

  “來客三位!”店小二將三人迎進門來,林清平引著蘇秋和顏玉在散鋪撿了一副座頭坐下。這時,樓上一座雅閣內傳來笙歌管弦之音,猜枚鬧酒之聲,聒噪不已,滿樓可聞。

  “樓上的雅閣是供富貴之人登山點花牌的,咱們就在門床馬道將就一下吧。”林清平道。

  蘇秋和顏玉向樓上望去,見數十位濃妝艷抹,娉婷秀媚的妓女聚集在主廊上,正等待著酒客們的召喚。

  “有好酒好菜足矣,若如樓上這般吵鬧,我倒寧可到外面喝口清風。”顏玉正擔心林清平會召幾個妓女相陪,聞言正中下懷,連忙道。

  過賣道:“客官點什么菜?用什么酒?”

  “炙子骨頭、炸紫酥肉、叉燒鴨、糖醋黃河鯉魚、五味焙雞,打幾角眉壽酒來,快些,快些。”林清平熟門熟路道。

  “好嘞。”過賣唱著菜名去了。

  不多時,酒菜便上來了。

  “這些都是汴梁人最愛吃的菜,這是豐樂樓自釀的酒,來,嘗嘗炙子骨頭,這是前朝御宴必備菜肴。”

  說著,林清平給蘇秋和顏玉各夾了一塊羊肋。

  “嗯,色澤紅潤,肥而不膩,嫩香滑美。”顏玉便吃邊贊道。

  “再嘗嘗這鴨子,也是汴梁一絕。”林清平殷勤地勸菜斟酒。

  “這鴨子色澤紅潤、皮脆肉嫩、豐腴醇香,肥而不膩,真好吃。”顏玉贊不絕口。

  “聽說當年道君皇帝就是在這座樓里和李青青相會的。”正值青青年少的顏玉不免對這些風流韻事充滿好奇,饒有興致地問道。

  林清平指著三樓東南角的一間雅閣道:“那個閣兒就是當年道君皇帝和李青青幽會之地,你看那匾額上的‘醉杏閣’三個字就是道君皇帝親筆題寫的。”

  就在三人抬眼觀望之時,忽見一位妙齡女子從那間閣兒里踉踉蹌蹌地跑出來,接著一個滿身橫肉的男子從閣兒里沖了出來,飛起一腳,踹向那女子,只聽“啊”的一聲,那女子凌空飛起,從三樓越過欄桿摔了下來,恰好落向三人坐席旁,蘇秋眼疾手快,飛身將那女子托住。蘇秋見那女子已昏了過去,急忙掐人中施救。

  林清平定睛一看,頓時嚇得面如土色,毛發倒豎起來。“不得了,樓上的那位是當今太子,那可是個花花太歲,惹不起,咱們還是快走吧。”原來樓上的那個滿身橫肉的衙內正是齊國兵馬大元帥太子劉麟。

  果然,劉麟見那小娘子竟被人救下,心中的一口惡氣未能發泄,不禁愈發惱怒,帶著幾個隨從伴當,從樓上沖了下來,不由分說,如一群惡犬般捋袖揎拳朝蘇秋撲過來。顏玉早已怒不可遏,搶上前去,攔住幾名伴當,左踢右踹,打得幾名惡奴人昂馬翻,好不痛快。原來女真人無論男女,個個可騎射狩獵,對付這幾個成日只知吃喝玩樂的伴當還是綽綽有余。

  正在這時,只聽門口有人大喊道:“住手!”

  此言聲雖不高,卻有不容置疑的威嚴之氣。眾人聞聽各自住手,回頭一看,見門口站著的一位四十余歲的男子,此人頭裹皂羅巾,身穿鶻捕鵝紋盤領衣,腰系吐骼帶,腳著烏皮鞋,渾身透著斯文儒雅之氣。劉麟先是大吃一驚,繼而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禮道:“見過高郎君。”一干侍從也顧不上蘇秋和顏玉,跟在劉麟身后,垂手而立。

  “怎么回事?”那位高郎君不動聲色道。

  “沒事,沒事,鬧著玩的。”劉麟一揮手,隨從們搖尾喏喏地跟著劉麟趨步上前,滿臉堆笑地圍侍著那位高郎君。

  那高郎君背著手踱著四方步沿著廊道走來,經過蘇秋身邊時,轉過頭來掃了他一眼,然后走向樓梯,緩步上樓去了。劉麟小步徐行,垂手跟在后面,轉過頭來狠狠地瞪了蘇秋一眼。

  顏玉正要上去理論,卻被林清平慌忙拉住。林清平急得臉色發白,帶著哭腔道:“兄弟,今日咱們算是燒了高香了,若不是這位貴人出現,咱們怕是兇多吉少,您就別再惹事了。”

  這時,那位從樓上摔下來的女子蘇醒過來,哭訴道:“奴家是擦桌兒的,那人竟要強暴奴家,奴家不從,沒想到那人竟下此毒手。”

  顏玉見這女子甚是可憐,掏出一錠銀子,放在那歌伎手中,道:“快走吧。”

  那歌伎深深地道了個萬福,告別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荔波县| 亳州市| 红安县| 临猗县| 达日县| 古田县| 祁连县| 宁海县| 佛冈县| 民和| 永丰县| 马龙县| 宽城| 德兴市| 昌吉市| 乌拉特后旗| 太白县| 曲沃县| 同江市| 密山市| 玉环县| 固始县| 高密市| 龙门县| 海门市| 建阳市| 江山市| 徐水县| 包头市| 长春市| 六安市| 华阴市| 肇庆市| 齐齐哈尔市| 武夷山市| 昌黎县| 雷山县| 瓮安县| 杭锦旗|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