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意的家離學校很近,大概半公里。
同學們總是喜歡扎堆兒回家,一路上說說笑笑、交換著各種八卦信息。
喬意是沒有機會參與這種對話的,因為喬意總是一個人走回家。另外回家的這個路程過于短,喬意也沒覺得一個人回家有什么問題。如果要按學習成績來給學生分類的話,喬意絕對屬于“好”學生,她不太參與和同學的打鬧,一心想著學習,自己給自己安排了很多課外輔導書的自學任務。
至于為什么自己給自己安排起了輔導書的學習任務,完全就是一個意外。喬意小學從來沒有做過輔導書,所以根本不知道輔導書是什么東西,也不知道哪種輔導書好,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有一天課間喬意在位置上聽著旁邊的三五個女孩兒嘰嘰喳喳在討論什么,轉頭望過去發現有個女孩兒桌上有一沓樣式統一的書,于是好奇地問了句是什么書。喬意這才反映過來女孩兒們是在討論這沓書。回家喬意跟媽媽說了這件事,于是媽媽就帶著喬意去買了一套課外輔導書。
買了輔導書就得看,平時在課堂上老師沒有講明白的內容輔導書又提供了另外一套說明方式和解題思路。于是喬意會在課前看一下需要學習的內容,課后拿輔導書復習一下。就這樣慢慢地變成了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那個時候喬意還不知道什么是學習方法,僅僅依靠的是一個被媽媽鼓勵的自律習慣。
在安樂中學這樣的鎮中學里,一部分學生來自于鎮里,一部分來自周圍的農村。農村的小孩兒會在早上起很早,三五成群地慢慢匯合,往學校的方向走。路上少不了半小時、一個小時。農村小孩兒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是爺爺奶奶帶,小孩兒的教育上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幫忙。
“好”學生在學校里總是被照顧和關注的。所以放學的路上偶爾會有其它同學搭話,喬意總是默默接受。
喬意回到家,跟媽媽說起了今天在學校的事情,媽媽很欣然的接受了喬意要進舞蹈隊的事情。這令喬意很意外。
“可以鍛煉鍛煉身體,但是學習任務不能耽誤。”
“哦。”
舞蹈的排練是每天最后一節自習課開始,周六會有半天的時間。于是喬意不得不在晚上完成作業和輔導書的自學任務。周末在練舞之前會把階段復習試卷做完。喬意媽媽會在孩子走后幫喬意把錯題勾選出來,這樣喬意練完舞回來就能直接復習錯題的部分了。
喬意不太在意學習的地點,不過總歸是有一張書桌的。書桌是一張從店里淘汰下來的,不符合喬意的身高,喬意幾乎是趴在桌子上的。這樣喬意有時候會到后院兒里去學習,那里有一垛不知道哪里來的紅色磚頭,喬意就把書放在磚頭上,坐在旁邊。有時候曬著太陽,有時候吹著冷風。累了就數數院兒里的草和隨手扔地上長出來的柑橘樹苗。
院里還有一方矮墻,長滿了青苔,順著它可以爬到屋頂上。喬意偶爾也爬過幾次墻,但自從有次發現自家的貓在墻頭凹陷處放了很多老鼠頭之后被嚇得半死,就再也沒上去過了。
就這樣的學習習慣喬意一直堅持到初三上學期。這段期間,林曉白也會在喬意家一塊兒學習。大概是媽媽和小姨聊天過程中發現小孩兒還要這樣抓學習,才把林曉白又送過來。
為什么說“又”呢?小姨家和自己家其實很近,2公里左右,兩家相互幫忙帶小孩兒或者蹭頓午飯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在喬意的印象中,林曉白在家里長住過幾段時間,大概原因想來是小姨隨姨夫在外掙錢。再小一點,那個時候喬意媽媽還能在學業輔導上游刃有余,會帶著三個小孩兒一起在飯桌上學習。那個時候的飯桌是一張放在門店中心的八仙桌,四個人每個人坐一個方位。小孩兒們在喬意媽媽的帶領下圍繞著這張飯桌完成吃飯、吃水果、學習等一系列日常活動。除了小孩兒們學習自己的功課外,喬意媽媽也在學習電視維修相關的知識,計劃著把水果門店改成“技術門檻”更高的電器維修店。
喬意和林曉白一個年紀,免不了要相互比較,那個時候林曉白成績總是要稍微好一點。喬意學東西很快,對需要反復練習的事情總是沒什么耐心。林曉白在這方面會好很多。有時候一篇課文,在旁邊的喬思都會背誦了,喬意還是記不住。所以喬意媽媽的判斷是喬意記憶力不行、字也丑,只能學理科了。
小學林曉白的成績總比喬意好上一些,但上了初中之后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小學3年級以后,小姨家也回到了安樂鎮常居,就把林曉白、林曉云兩姐妹接回到自己身邊養。小姨和姨夫都是上了初中后就輟學了,對小孩兒的學習也是處于“攀比關心、一切靠小孩兒自己”的狀態。家里沒了學習環境,加上受人歡迎、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小伙伴,學習自然變成了“自然”的狀態。
安樂中學原本是一所同時包含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中學。但在安樂中學這樣的鎮中學里,人才流失是常態,新來的老師總是把這里當作一個臨時選項。盡管國民素質平均水平一直在提高,但安樂中學的教學質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再后來,甚至連高中部都無法維持、索性取消了。到了喬意這一屆,甚至出現了物理學科老師念課本的情況。
喬意幸運的是,在偶然的機會中知道了課外輔導書的存在,而且有較強的執行力和家庭環境允許她能自己去摸索課堂上無法及時理解的概念。
在安樂中學這樣的學校中,所有的學生都面臨著考學的問題,也就是需要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高中。這就意味著,中考成績至關重要。學生會被高考分數分流到好幾所不同的學校。甚至一些家長最開始就為了更好的教學質量,以一些聞名的重點高中為目標要求自己的孩子。喬意媽媽也是其中之一。喬意甚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考上“扶蘇學校”變成了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