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人中的兩人,都是從冀州來的,怪不得生的人高馬大的,單從身體素質上講,是妥妥的優質工具人。
為首的一人叫程守業,字維良,家住冀州河間郡成平縣,今年20歲,家里本是耕讀傳家的寒門,奈何生活所迫,改行當了屠戶。
家中還有一位大兄,父母雙亡后,分家之時被大兄獨吞了全部家產,因此離家外出游俠,特長是殺豬宰羊,騸獸亦可。
另一位曾持劍欲刺劉賢的人,名叫畢羊,與程守業是同鄉,一樣來自成平縣,今年18歲,家中乃是匠戶,其父是縣城的鐵匠。
由于他不愿子承父業,因此與程守業共同出外游俠,其與程守業的腰中鐵劍,就是從家中順出的,特長是冶鐵鍛造,但都不太精通,只是略懂一些而已,至于木工也會一點。
最后一位比較木訥的,名叫趙常生,本事兗州東郡白馬人,今年19歲,由于瘟疫四起又逢干旱,不得已外出逃荒。
本來仗著會用弓弩狩獵,倒也能勉強過活,只是后來弓弦崩斷無錢修理,這才無奈才下山劫道,恰巧遇到程、畢二人,被擊敗后便跟隨二人四處游俠,特長是飼雞養狗,略通弓術。
三人之中,除了畢羊,余下二人可以說是無家可歸了,怪不得自己拋出橄欖枝之后,三人這么快就來投奔。
三個工具人如何使用,劉賢還沒想好,只能先讓他們哥兒三,給自己當當跟班,等以后有了適合他們的工作,在另行安排。
轉眼過去數日,糜滿倉的崗前培訓也差不多步入了正軌,劉賢也開始靜極思動,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準備前往涿郡。
準備將涿郡的富貴人家分號開起來之后,再趕回薊縣參加醫館的開業典禮,只是路上時間并不充裕,更何況還要躲著點在涿郡出沒的劉備。
但是劉賢并不覺得辛苦,甚至有種在后世全國飛的時光,快樂并充實著。
此次外出,四人均輕裝簡行,劉賢也多了經驗,買了一匹毛驢騎乘,價格便宜不說,還很安全,畢竟劉賢現在年紀小,他還不敢騎馬。
快驢加鞭之下,僅一日就趕到了涿郡,雖說因為天黑才到,不得已在城外扎營,不過總算是一路平安。
翌日,劉賢便去談下早就看好的門臉,由于五銖不缺,因此很快就辦完了租賃文書。
接下來就是招工裝潢,劉賢等人忙在其中自是不提。
短短五天,涿郡的富貴人家分號,就正式營業,效率如此之高,皆因劉賢、趙壘株二人,對此已是輕車熟路,更重要的是五銖開路。
在此中間還有段插曲,可謂越怕什么越來什么。
富貴人家開業當天,劉備就尋著熱鬧前來,接著就在麻將桌上呆了整整一天,害的劉賢都不敢出門。
經營幾日之后,辛莊子村的鄧喜定前來報信,說是莊子主家公孫范,已經回復了文書,說是準許劉賢租賃。
對此劉賢甚感開心,其扎根農村,發展三農的戰略,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但他此時也頓感分身乏術,富貴人家分店的經營,醫館的開張,辛莊子的重新規劃,都需要他親自坐鎮。
這讓他想起前世創業,也是由于如此忙碌,才導致自己積勞成疾,不得已退隱江湖,整日修身養性。
念及此處,劉賢更是再三提醒自己,萬萬不可相信他人,后世自己被人欺騙的大虧,這種體驗有一次就夠了。
先是趕回薊縣,參與了同仁醫館的開張儀式,順便送了點珍惜藥材給郭太守拉關系,爾后又直奔涿郡富貴人家,視察經營效果,最后又轉戰辛莊子。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賢打算把精力都放在此處。
來到漢末已經好幾個月了,此時早已到盛夏十分,要種玉米可能來不及了,不過抓緊的話,孜然,辣椒,土豆和紅薯都還來得及收一波。
只是為了安全起見,劉賢沒敢多種,花了不少錢,請了幾名農耕好手,用了三天時間開了八畝新地,劉賢就迫不及待的下種種植。
其中孜然辣椒各一畝,土豆紅薯各三畝。
這期間韓里魁還來尋事,說是新開的田畝,也要加算租金,劉賢懶得理他,直接五銖開路,對方笑瞇瞇的接過錢,至于最后落入誰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劉賢每日祈禱種植成功的同時,還不斷砍伐樹木,準備加蓋羊房雞舍。
這個時代的牲畜,基本都是放養為主,劉賢怎么可能用如此落后的方法,不然他花那么多錢,囤了那么多書籍有何用?
此后劉賢每日混跡于田間地頭,下地干活更是家常便飯,除了每日勞作之外,還要對作物細心觀察,專心進行詳細記錄。
鬼知道跨越了好幾千年的植物,能不能在此時順利成長。
在此期間確實問題很多,比如農民開墾效率極其低下,田畝灌溉要靠人背馬挑,人畜糞肥竟然還成了稀罕物,竟然需要花錢購買,還有村中土路不平,馬車通行不易等等問題一大堆。
對此劉賢很是感慨,后世農村早已實現五通,既通水,通電,通網,通路,通排水,而現在的農村,僅僅比刀耕火種強點有限,生產效率之低,簡直令劉賢發指,更別提生活品質了。
本來生活十分矯情的劉賢,現在不得已也省去每日洗漱,只得灰頭土臉的過活。
可嫌棄歸嫌棄,自己畢竟是這片土地孕育的后代,既然條件艱苦?那就只好改變這一切。
于是村中各院圍墻,各種朱紅大字漆上,什么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養豬,什么植樹造林利后代,從此燒柴不用買的標語滿眼皆是。
劉賢更是將自己租住的小院圍墻上,寫下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
宣傳效果是拔群的,劉賢招來工具人們,每日于村中宣讀,除了讓他們明白了其中道理之外,還歪打正著的認了不少字,真可謂是不知道那朵云彩有雨。
不過用來漆大字的朱砂,著實不便宜,讓劉賢對此心疼不已,好在兩家富貴人家,外加同仁醫館的開業,讓其每日進項甚多,對此劉賢只能自慰道,思想這塊高地,你不占別人就會去占,先人誠不欺我。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地里的情況也越來越明了,劉賢雙手叉腰,看著地里的嫩苗,不禁感嘆道,農村生活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