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兒把錢袋遞給了劉氏,看了看太陽,正午時分了。春天的太陽不曬人,反而覺得暖暖的。李雪兒和劉氏說想要逛一逛,劉氏只許在這附近逛,不許走遠,還悄悄給了二十文錢。李雪兒高興的接過“零花”錢,東看看西看看。
看見一個布攤,過去瞧了瞧,布的品質她一個外行人都能看出來不太好,但是好在看起來很耐臟,結實。問了問價格要十六文一尺,還不是棉的,她對布料不了解,但是女生天生會穿衣打扮,她一摸一看就知道,這布不好,就沒有繼續瞧了。不是棉布還要十六文,那棉布不知道得多貴。怪不得很多人家都置辦不起新衣。
路邊攤上,琳瑯滿目的什么都有。李雪兒看著這古色古香的街道,真是走一步停兩步的,挪不動腳。看見什么都稀奇的不行。
劉氏一邊賣菜一邊留意李雪兒那邊。見她確實沒有亂跑,就沒有再管她了。李雪兒當然不知道劉氏的想法了,就算知道了也理解,畢竟原主可不是喜歡乖乖聽話得主。
這時李雪兒路過一個小攤位,看見一個和她差不多的女孩子再賣頭繩,口脂,小香包等…都是女孩子的一些小玩意兒。女生嘛,最容易被這些東西吸引了。李雪兒蹲下仔細看了看,看見幾條彩線編的頭繩,想到家里的姐姐妹妹,還有兩個小姐妹。于是問了問價錢。
女孩兒顯然沒想到這個穿著比自己還差一點的姑娘是買東西的。她擺攤也有兩年了,一般這樣穿著的女孩家里條件應該都不太好,最多就是看看新鮮,開口說買的,她還是第一個。她稍稍楞了一下,看著李雪兒柔聲道:“一根兩文,買兩根三文。”
李雪兒聽聞也是一愣,不是因為價錢,是因為對面這個小女孩的聲音。這個小姑娘長得秀秀氣氣,身上還有一點說不明的氣質。只是這聲音確實不好聽呀,她雖然壓低聲音想要讓自己聲音變得好聽點,但是還是明顯聽得出她的聲音怪怪的。
對面女孩見李雪兒盯著她看,也明白因為什么,就對著李雪兒微微一笑。李雪兒回過神,不好意思的回笑了一下,低頭選了四根彩色頭繩,給了六文錢。其他東西很好,但是她現在買不起,等有錢了再買,畢竟第一次進城,買點小禮物也算是個心意吧。
剛起身想走,“等等…”女孩叫住她。遞給她一根純藍色的頭繩,說:“這個很適合你。送你不要錢。”李雪兒大方的接了過去,道:“謝謝,我很喜歡。”又朝對方真誠的笑了笑,轉身離開。
這時擺攤的女孩也開心的笑了。她第一次遇到除了家人以外,沒有因為她聲音而嫌棄她的人,就像老朋友一樣,坦誠。朋友~以前或許有吧,可是家里出事兒以后,都變得不一樣了。同樣她不知道,送出去的是根頭繩,收到的將會是永恒的友誼。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李雪兒心情很好,又花了五文錢給小虎買了幾塊麥芽糖,給李小志和李小虎一人買了一把彈弓。身上的錢一文不剩。錢啊錢,真不經花。李雪兒心里默默吐槽道。得想辦法掙更多的錢才是,離她吃飽穿暖還早著呢。
周圍都看得差不多了,慢悠悠的回到菜攤前,菜攤上菜就剩幾把了。劉氏看了看天,把干糧拿出來給幾人分了。干糧吃完,菜也賣完了。李常青把桶放進背簍里背著,李雪兒和劉氏一人背著一個空背簍。去到和李有跟約定的地方等他,古代通知,傳信什么的都不方便。所以寧愿早早等著,也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