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情滿大荒山

第77章 一鋤一窩種下的花椒

情滿大荒山 金江隱士 2134 2020-01-25 21:06:00

  (求收藏、求推薦)

  9月1日,茅草坪村小學開學了。休息了兩個月的老師和學生們又回到了教室,大荒山深處又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9月2日上午,茅草坪村小學舉行了開學后的第一次升旗儀式。學生們、老師們在硬化后的操場上整齊列隊。伴隨著雄壯的國歌,一面五星紅旗在兩個六年級學生的操作下,在操場邊的旗桿上緩緩升起。

  經鄉黨委張書記和余鄉長協調,市體育局給我們送來了兩個標準籃球架,一套全民健身體育器材,有單杠、雙杠、腰背按摩器、太極揉推器、伸腰伸背架、蹺蹺板、踏步扭腰器等,技術人員用兩天時間把全部器材安裝到位。

  一時間,村委會里熱鬧起來。吃過晚飯后,籃球場上有年青人對抗打籃球。一些較為清閑的老頭老太太也慢慢學會用腰背按摩器、太極揉推器健身了。

  市文廣局安裝調試好了廣播設備,三個高音喇叭架在樓頂上,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向全村廣播。

  文化館拉來了1000套圖書和書架,我發動村小的老師們一起動手,把1000套圖書登記造冊,擺放上架。

  我和老劉老師搬進了新活動中心空的辦公室里住。

  ……

  茅草坪村是純農業村,主要的農產品是洋芋和苞谷,洋芋和苞谷價格低。特別是洋芋,除了人吃一部分而外,大多數都喂牲畜了。對于發展支柱產業,村民們能想到的,不外乎就是養豬、養雞、養羊。其他的產業,他們看不到前景。

  馬書記、黃朝華代理主任和我經過認真研究,我們覺得種花椒、甜杏、青脆李、核桃這幾樣果樹比較適合茅草坪村村情。

  市林業局從外地采購了一批核桃樹苗和花椒樹苗,本來不分給我們茅草坪村的。但我把這事跟冷副局長匯報,冷副局長找了市林業局的領導,為我們村爭取到了一萬株花椒樹苗,不需要我們找車去拉,市林業局直接用車把一萬株花椒樹苗送到了村里。村委研究決定,每戶貧困戶分一百株。九月正是雨季,是種樹的好時節,貧困戶們很快領取了花椒樹苗,根據各家實際情況進行了栽種。

  鄉農技員老楊今天又到茅草坪村來。他戴著草帽,換起襯衣袖子,穿著解放鞋,背著一個草綠色的軍用水壺。老楊雖然是駐村農技員,但多數時間都住在鄉上。老楊五十來歲,衣著樸素,脾氣溫和,誠實本分。平時不多言不多語,問到他農業科技上的事,他總能說出些道理來。

  老楊跟我說:“村里的村民養豬,基本上不喂配合飲料,生長慢,出欄慢,但豬肉肉質好,口感好,在大城市里,這種綠色豬肉一斤比喂配合飼料的豬肉要高2-3元。村民養的雞,是跑山雞,成天在戶外跑來跳去,生長周期在一年以上,肉質好。但交通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說到產業扶貧,我跟老楊算了一筆賬,我說:“就拿種甜杏來說吧,種下去三年開始掛果,五至八年后一株平均可產10公斤,按現在的價格每公斤二十元計算,一株每年的產值就是二百元,一百株就上萬元,基本可以保證每家每戶貧困戶脫貧了。”

  老楊哈哈一笑,說:“你不懂,照你這么計算,農村早就富得流油了,還搞什么脫貧攻堅?”

  我說:“賬就是這么算的呀。”

  老楊不跟我爭,也懶得跟我解釋,他站起身來出去了。

  對于花椒產業,我也比較看好。晚上,我跟老劉老師講:“三年后,只要一株花椒結5斤果,一株就是50元產值,一家一年光是花椒收入就有5000元了。”

  老劉老師說:“你太天真了。”

  我說:“為啥?”

  老劉老師說:“你下村組時仔細看看,村頭村尾的那些花椒樹怎么樣?形不形得成商品?會不會給給村民帶來大的經濟收入?”

  老劉老師老是跟我抬杠,我的一些想法他也都不贊成。這次我就想跟他請教請教,我說:“你為什么說種花椒不會成功?”

  老劉老師說:“我混到了一個教書的工作,算是端了鐵飯碗,但你嫂子是農村人,在家里種承包地,我也想早日致富。花椒我20年前就種過,種在我家包產地的地埂上。我當時買了種花椒的書認真學習,及時澆水施肥,認真加強管理。幾年后樹倒是長起來了,但一棵樹結不了多少花椒。花椒渾身是刺,一不小心就扎手,摘花椒太慢,效率太低。最后自家想吃了摘點,產量太低,都不愿意摘去賣,不劃算。”

  我點點頭。老劉老師接著說:“我敢說貧困戶種的花椒基本上都不會成功,不信你認真去看,看看都種在什么地方的,怎么種的。”

  我說:“怎么啦?”

  老劉老師接著說:“不用肥沃的土地種能成功嗎,一鋤頭一窩種下去能成功嗎?種下去不認真澆水能成功嗎?即便種出來了,山高路遠,形不商品,賣不到集市上去,換不來錢,能算成功嗎?”

  事實證明,老劉老師說得很對。我在以后下村入戶時認真觀察,種在地里的只有一小部分,有的種在地邊田邊,有的種在房前屋后,有的種在荒山荒坡上。有隔十公分遠栽一株的,有一個坑里栽兩三株的。更有一戶,花椒苗領回去了丟在菜地里,一株沒栽的。種植方式粗放,更談不上管理了。

  我問馬書記,馬書記說,村里土地本來就少,用來種花椒了吃啥?

  我的心涼了半截。我知道作物的栽種,跟土壤氣候關系密切,跟管理水平關系密切,跟市場環境關系密切。老劉老師跟我說,農民都有一種惰性,安于現狀,不愿意冒險,舍不得投入。他要實實在在看到有人種花椒掙到錢了,他才會有強化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我覺得老劉老師講得有理,但我們市沒有種花椒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地方,要參觀得到市外去,參觀經費也無法落實,這事就放下來了。我想,做了的事,一定要把他做好做出成效。村里有了駐村農技員老楊,我讓他多指導下村民如何管理花椒樹。老楊對此很上心,深入每家每戶,給他們講管理技術,引導群眾給花椒樹除草、施肥、澆水、剪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崇仁县| 昭通市| 慈利县| 运城市| 凤山县| 仙游县| 黄大仙区| 枣阳市| 兰坪| 武宁县| 丹棱县| 临夏县| 滨海县| 盐源县| 大名县| 阿城市| 夹江县| 九龙县| 共和县| 深水埗区| 锡林浩特市| 济阳县| 囊谦县| 东山县| 磐石市| 垣曲县| 德钦县| 平利县| 沙坪坝区| 钦州市| 舞钢市| 东明县| 金寨县| 朝阳区| 台江县| 建德市| 东乌| 石楼县| 德江县| 青州市|